近两年,全国机床市场日渐升温,对于齐一机床来说,加工能力严重不足,高效率、高精度、数控设备比例较少,大型产品把关加工设备奇缺,成了制约其高速发展的瓶颈。去年夏天,他们获得了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首批国债项目,使职工看到了希望。厂长刘建荣认为,数控旋压机床产业化,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决不能错失良机。这样,在许多拿到项目的企业正等待、观望的时候,齐一机床就行动起来了。由于大型设备生产周期长,去年11月,他们就向济南二机床预订了一台18米的数控龙门镗铣床和两台数控落地镗铣床,为尽早完成新项目做好了设备准备。
今年春天,企业自筹资金6000万元,为新项目筑巢。目前,一座占地3200平方米的重机制造部正在建设之中,预计今年9月完成土建、电力、动力工程,将成为国内机床行业最大的机加装配车间。
刘建荣说,这6000万资金可不是小数目,要给全厂职工发工资,至少能顶两年。但那是短期效益,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在这方面,齐一机床深有体会。1999年,他们开发研制的“多轴控制、五轴联动”重型卧式加工中心被国家计委批准为全国机床行业惟一一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使他们掌握了西方发达国家长期禁运的世界先进的五轴联动车削等尖端技术,巩固了在重型卧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也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目前,齐一机床重大产品的数控化率为95%,主导产品中3~5轴联动、承载能力在32吨以上的重型卧式机床的市场占有率已达95%。
近年来,齐一机床的主要经济指标均直线上升,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已由1999年的几千万元,分别增长到4.858亿元和3.7亿元,职工工资也在成倍增长。
“五轴联动”项目,不仅盘活了企业,也让职工尝到了甜头。如今,对企业的技改支出和项目投入,职工都举双手赞成。
新项目启动后,六七家投资方盯上了齐一机床
把握好新项目,也就把握住了企业的未来。数控强力旋压机床,是金属成形技术领域中技术难度最大的无屑、冷态成型新的工艺方法,是集冷旋压、机电液一体化、计算机等多项先进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随着我国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国防装备建设现代化的要求,填补国内空白的大型旋压机床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凭借它,齐一机床不仅能打破国外企业的垄断与封锁,还将加快向国际一流机床企业迈进的步伐。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企业将形成年产数控强力旋压机床系列产品15台的生产能力,每年新增产值2亿元以上,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左右。板焊分厂工人郑宝国听说新项目已动工,乐得好几天睡不着觉。他说,现在企业的活儿有的是,就是干不过来,厂里的设备太老了,早就该换一换了,否则,企业难有大的作为。看来,这个普通的产业工人已经认识到了新项目将给企业带来的深远影响。
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产品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吸引了众多商家的目光。随着新项目的启动,已有六七家企业盯上了齐一机床,据了解,北京一家研究所正在与之商谈合作事宜。厂长刘建荣说,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目前,他们不仅和国内的投资方密切联系,还与德国和加拿大的知名企业进行接洽,力争将齐一机床做大做强。
另外,一些过去南飞的“北雁”也纷纷回头。近几年,由于企业高度重视人才、新上项目不断,已有近600名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重新回到了企业。人才的大量回流,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技术实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如今,机械行业较为红火,市场供不应求。据技术发展部副部长孙永革介绍,该厂去年末为今年储备产品合同7亿元,今年预计产品合同可达15亿元。面对如此饱和的在手合同,全厂职工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企盼着新项目的成功实施,企盼着企业的技术设备、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到2008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亿元的奋斗目标,齐一机床人信心万倍。
项目实施还有3000万资金缺口
一个大项目从立项到付诸实施,一般得12年的时间,需经市里、省里、国家层层审批。然而,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如果项目的准备期、建设期时间过长,往往会贻误“战机”。目前,国外欧美的机床大户“虎视眈眈”,国内闽浙的民营企业“蠢蠢欲动”,对于齐一机床来说,加快新项目实施的步伐,已刻不容缓。
据了解,数控旋压机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9600万元,其中银行贷款6800万元,企业自筹2800万元。3个月前,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国家有关部门,至今还没有得到正式的批复。众所周知,见不到批复银行不予企业贷款,而贷款不到位国家贴息则无从谈起。因此,企业启动新项目,只能自筹资金进行。然而,像齐一机床这样历史欠账较多、人员包袱沉重的企业,能自筹资金6000万已实属不易,下一笔投入,他们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因此,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各方面的有力支持,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