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能代替人类从事多种危险工作。但如果机器人受到损伤,它将如何化险为夷?《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报告称,美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机器人,不仅能感应部件受到的损坏,还能独立“想”出自我修复的办法,而后自我调整,继续工作。
一般的机器人通常都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执行任务,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霍德·利普森、维克托·济科夫和美国佛蒙特大学的乔希·邦加德近日合作研发出一种能自我修复的智能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有4条腿和8个关节。每个关节都安装有倾斜度感应器和角度感应器。机器人可通过感应器掌握自身结构和运作情况的信息,如果信息发生变化,机器人能够相应地改变行动程序。换句话说,如果某部位意外受损,机器人可及时准确感应到,随即设计出一种新的行动程序。
自我修复技术可广泛应用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具有实际意义。目前大多数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机器人都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如果要在室外工作,机器人就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这种机器人可以被派遣到无法预知的环境下工作,如探索外星球。它一旦受损并且无法将问题及时返回地球,新型机器人可以独立完成修复,继续完成使命。”邦加德说。
研究人员还表示,这一自我修复技术还可广泛应用在其他领域。比如,一座桥梁如果能感应到自身某一部件出现问题,就可以自动亮起红灯,向交管部门发出警告,从而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机器人“自我意识”引争议
新型机器人的问世,在科学界引发了一场关于机器人“自我意识”的讨论,同时激起一些科学家对研制出有独立思想的机器人的展望。美国科克应用生命科学研究生院的克里斯托弗·阿达米针对自我修复型机器人发表评论文章称,机器人能独立生成新的运行程序,意味着机器人能产生自我意识。这种机器人发展的下一步,就是对它所在环境形成意识。这样,它就可以被用来探索未知领域。
至于这种新型机器人是否会像电影《终结者》和《2001太空漫游》中的机器人那样攻击主人,利普森表示不用担心。
“我们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这点我们无需担心。只要拔掉插头就行。”利普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