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面向系列化智能缝制设备的嵌入式软件系统”提高了国产缝制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面向系列化智能缝制设备的嵌入式软件系统”提高了国产缝制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发布时间:2008-02-10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缝制设备 软件系统

导  读:

   近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验收委员会,对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联合承担的“面向系列化智能缝制设备的嵌入式软件系统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进行了验收。 
    该项目历时两年零四个月,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陕西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处长权林出席了验收评审会议。验收委员会由来自全国知名科研院所和国内缝制设备行业的多位教授、专家组成。验收委员会听取了该项目相关负责人的验收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计报告,实地考察了西安制造公司产品生产现场,审查了项目验收资料,并进行了质询。 验收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项目圆满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提高了国产缝制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打破了国外企业的长期垄断,促进了国内缝制设备行业的产品结构升级,对于我国智能缝制设备研制以及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陕西省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处权林处长在会上发表讲话,他强调,此项技术是标准股份自主创新的优秀成果,更是企业与院校合作,走产学研自主研发道路的成功典范。企业与科研院所在此次 技术攻关中,发挥了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为带动西安、陕西、乃至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实现校企合作、自主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他 表示要以此为典型进行宣传和推广,促进更多企业和科研院所联手合作,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和长效机制。 
    标准股份总经理耿莉萍、副总经理余守旗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总经理耿莉萍对前来参加项目验收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对政府有关部门一直对“标准”的支持表示感谢。耿 总表示,多年来标准股份一直坚持走自主研发、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瞄准国际尖端制造技术,紧追国际技术潮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标准”就率先在行业内实现技术引进,先后与日 本三菱公司、日本兄弟公司开展战略性合作,近年又实现对德国ASS公司、意大利JAM公司的技术引进与合作。此次验收的项目,将对标准股份未来几年产品向智能化、环保型方向发展,参与 国际性中高端产品竞争奠定扎实的基础。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质量优势,标准股份能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标准股份将再接再厉,继续开展类似的技术攻关项目,不遗余力推进企业技术创 新的步伐,充分发挥产业化项目示范作用,为我国缝制设备行业的产业升级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缝制设备 软件系统
  • 工业互联网如何做到增加30%营收还能节省80%成本?

    一个商业模式是否成功,并不是靠臆想,而是靠市场的验证,数据的证明。这一点,树根互联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黄路川也很认同。黄路川表示:树根互联与大豪科技合作推出的“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典型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成熟案例,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大豪科技是缝制设备电脑控制系统的龙头企业。

  • 缝制设备自动化实现业界全新跨越

    近年来,我国服装产业面对转型升级、国际贸易壁垒等不利因素影响,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吃力。缝制设备产业作为服装产业关联最大的产业之一,受到的影响是空前的。时代在变化,产业也在变化,而属于缝制设备的未来则是一场关于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变革战争。

  • 自动化是缝制设备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产业自动化是缝制设备产业发展新趋势,是企业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产要自动化必先有性能优越的机器设备,自动化设备是提高零配件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提升机器功能的关键,所以在行业内每年都有大批的自动化设备引进。当前国内缝制设备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 2010年5月将举办中国上海缝制设备展

      2010中国上海缝制设备展将于5月22日~2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   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缝制设备的主要消费市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借助优质设备生产高附加值及差异化产品成为服装企业的必然选择。   本次展会将以全面提高服装产业设备配套能力为宗旨,展品范围包括缝纫机、绣花机、绗缝机、服装生

  • 提高缝制设备智能化水平 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

    这一年来,缝制设备企业把攻坚重点放在了开拓市场和研发产品上。尽管企业的破冰之旅主要从市场拉开,但关键还须扎实产品技术方面的基础工作。先忽略那些让人头疼的坏消息,暂时忘记不够火热的市场。在各个企业的研发中心里,技术人员还在为能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而努力。在这一期“聚焦”专题里,本刊收集了近年来企业推出

  • 专家视点:为中国缝制设备行业实现产品机电一体化奠定基础

        在飞跃集团科技馆,由一系列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缝纫机组成的“飞跃军团”夺人眼目。它们曾接受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也曾受到业内专家和全球经销商的严格检验。中科院院长路甬祥评价说,飞跃走出了一条从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国际上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堪称中国民营企业自

  • 直接驱动无油程序式电脑花饰机等新产品亮相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

    日前,在由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上,兄弟(中国)商业有限公司作为重要的参展厂商,展示了以工业缝纫机为中心的各类最新机型产品。    纵观当前缝制工厂业态,必须克服各种成本的涨价因素、劳动力的不足所带来的影响,同时要保证客户所提出的高水准的品质、交货期和成本控制,并且在此基础上确

  • 缝制设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成为亮点

       近年,国内的服装制造业面临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持续升高的局面,多数企业已经改变过度依赖人工来提高产能的思想。引进智能化、自动化、高精度缝制设备,将成为目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必然趋势。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普遍应用已经进入了快车道。本次展会,标准股份隆重推出了与意大利JAM公司合作开发的

  • 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

    智能制造是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而逐步发展起来的。1988年,美国纽约大学的怀特教授(P.K.Wright)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布恩教授(D.A.Bourne)出版了《智能制造》一书,首次提出了智能制造的概念,并指出智能制造的目的是通过集成知识工程、制造软件系统、机器人视觉和机器控制对制造技工的技能和专家知识进行建模,

  • 由“硬”向“软” 软件系统+人工智能成机器人“赋智”关键

    在22日开幕的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伯旭表示,世界机器人产业正由“硬”竞争转向“软”竞争。机器人与前沿信息技术和产业快速结合,呈现智能化、网络化和定制化趋势,正由“硬”的机械电子产品转变为“软”的信息网络终端。软件系统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成为未来机器人“赋智”的关键。

  • 云连接IIoT和工业4.0

    基于云的通信和数据服务,避免了以前出现的问题,比如收集和分析生产设施产生的数据,以便提供硬件和软件系统抽象的视图。

  • “软实力”促进纺织机械革新升级

    在国内工业界的各个行业来看,国内企业与国外的技术差距显而易见。这其中,软件上的差距越来越成为制约国内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 油田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钻具识别与管理软件系统通过专家评审

        中原油田钻井管具工程处承担的油田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钻具识别与管理系统,近日通过油田科技处组织的专家评审,标志着中原油田实现了专业化钻具识别与管理。      中原油田现有钻杆6万多根,每年的报废量达10%左右,浪费十分惊人。而目前国内石油行业对钻具管理采用的都是

  • [技术动态]岩石物理软件系统等适用岩性勘探特色技术(下)

    另外,他们将岩石物理分析应用于储层预测中,也取得实质进展。该所通过结合岩石物性测试分析成果,针对地震资料解释和反演中从已知井资料的认识向未知区域横向预测具有一定盲目性的不足,提出一种与常规地震储层预测不同的方法技术。   该方法技术综合岩心物性参数和岩石物理模拟,以正演结果指导油气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 [技术动态]岩石物理软件系统等适用岩性勘探特色技术(上)

      “在复杂的岩性或地区开展岩石物理研究,对充分理解地下地球物理场的响应特征,以及发展与岩性勘探有关的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从事岩石物理研究的石勘院南京石油所地球物理实验室马中高说。         随着油气勘探主要目标转向隐蔽性油气藏,岩石物理研究作为地球物理勘探中

  • 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及软件系统在中石化上海油气分公司得到应用

        开发出一套适合深水无井或少井条件下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包括混合地震反演储层预测软件系统(HSI1.0)一套;叠前去噪、保幅和高精度速度分析等三个特色模块;以及波阻抗储层岩性预测地质建模模块一个。其中HSI1.0软件系统为核心技术。包括叠前反演构建虚拟井波阻抗曲线、虚拟井约束下的叠后宽带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