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8月开始,中国多个省区水泥价格开始攀升。先是海南省水泥市场价格翻番,突破每吨700元;随后新疆水泥价格每吨涨价100多元,涨幅达30%左右;紧接着云南、四川、广东等地也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水泥价格调升。
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曾学敏指出,各地水泥价格的上涨,尤其是海南地区的价格疯长只是阶段性的供需失衡,其核心原因在于淘汰了落后产能,但新建产能未能及时跟上,造成需求在短期内难以满足。
市场:涨势凶猛
自2007年8月起,海南水泥价格从2006年的每吨270元~280元涨至每吨425元,随后又一路攀升,最终突破了每吨700元的高位。无奈之下,11月下旬,海南省发展与改革厅下发《关于对水泥价格实行行政干预措施的紧急通知》,将海南42.5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最高出厂价定为每吨400元,32.5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最高出厂价定为每吨380元。直至2007年12月18日,海南省各地水泥价格才明显回落,海口市强度为32.5的水泥零售价格保持在每吨500元~580元。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海南的水泥价格一路攀升,部分工地甚至因水泥价格过高而被迫停工。
然而,海南水泥的涨价并不是一个个案。据中国水泥网的统计,2007年8月以来,包括新疆、云南、四川、广东等多个省、自治区都出现了水泥价格攀升的情况,而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则多为区域供给难以满足需求。
据海南省价格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分析,“近年来,海南省陆续关闭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的小型水泥厂,水泥产量只有500万吨左右,缺口300多万吨,严重供不应求。落后产能淘汰,新建产能未能及时跟进造成的供应缺口是海南水泥价格攀升的主要原因。”而此前海南省为迎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查,海口责令水泥码头停止装卸易污染
建材,使水泥外购渠道严重受阻,也使得海南水泥价格在11月攀升至每吨700元的高位。
业内人士指出,“大干快下”地淘汰落后产能,导致水泥价格上涨并非海南省的“专利”。据了解,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全国将淘汰2.5亿吨落后水泥产能,今年要淘汰5000万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完成这一淘汰任务的难度不大。而受到“新建产能需等比例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限制,此轮新增的干法线大多要到2008年以后才能进入生产运营阶段,短期内似乎难以弥补这一供给缺口。
解决:先立后破 曾学敏说,为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一些仍承担满足地方水泥需求的小企业也被一并关停,而新建一条干法线则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这段青黄不接的阶段性供不应求造成了水泥价格的阶段性上涨。
她同时指出,这样的阶段性价格上涨往往会给水泥企业一个市场长期供不应求的假象,再次激发企业投建新线的热情,极易出现投资过热,在这一轮干法线陆续投产之后,将有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水泥价格也将随之陷入低谷。
解决这一问题的惟一方法就是——先立后破。曾学敏分析道,通过采取先建设新型干法生产线、后淘汰落后产能的步骤,将使各省在经历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时,不致出现价格的过分波动。
“毕竟水泥价格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短期内的价格起伏不仅不利于水泥行业的发展,对于下游行业也会造成影响。”她说。
作为“先立后破”淘汰落后产能的典型,浙江省的水泥市场目前供过于求的现状,也让众多省市急于效仿。
但曾学敏认为,由于目前投资水泥行业的多以大企业为主,所以,类似浙江2003年那样民企大量涌入水泥行业的情况将不会重演。
数字水泥网CEO刘作毅坦言,哪里市场好,哪里就会吸引投资者,目前的水泥投资洼地出现的投资过热几乎无法避免。
他说:“投资过热之后的冷却期,甚至景气下滑期,将成为龙头企业整合区域市场的绝佳机会,中国水泥市场也将经历至少两轮整合大潮后才能达到接近国外市场的行业集中度。”
前景:关注政策 从较长时期的价格走势来看,对影响水泥价格的因素仍然保持乐观:首先,煤炭和
电力价格预计仍将保持高位运行,这将带来生产企业成本的提高。因此,不排除企业以涨价来化解成本压力。其次,2008年水泥行业的结构调整将进入实质性阶段,预计将有大批落后产能被淘汰,而水泥投资和新增产能的趋缓将有利于改善行业的供求关系,并由此保持水泥价格的稳定甚至走高。此外,明年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将会大规模展开,大型企业市场份额增加带来企业定价权的加强也有助于维持价格的稳定。
影响水泥价格的不利因素主要在于调控引起的固定资产投资减缓。目前的调控政策仍主要针对工业投资和房地产领域,而在水泥的消费构成中,有60%%以上用于城镇化建设、新农村改造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建设项目在“十一五”期间都是需要重点发展的,因此,调控对于水泥消费需求的影响不会很大。此外,落后产能的淘汰也有助于弱化行业的周期性。
总之,水泥行业目前仍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中,2008年行业的景气周期有望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