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2月5日开幕的2007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传来消息,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具备区域导航能力,2008年该系统将首先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在国家加快发展卫星导航产业的政策支持下,业内人士预测,到2010年,我国导航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500亿元。
功能日趋完善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拥有5颗导航卫星,2008年前还将发射一些卫星。” 中国卫星(行情 股吧)导航工程中心副主任冉承其在发布会上说。2003年,我国已建立起北斗导航试验系统,该试验系统具有为中国及其周边地区定位、授时、报文等功能,并已在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等民用领域使用。随后建设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功能更趋完善。
根据智能交通网的信息,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自主研制生产卫星导航系统:除了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中国“北斗”系统之外,还有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计划2009年底服务范围拓展到全球;欧洲“伽利略”系统,预计2008年前可开通定位服务。
而目前全球普遍使用的卫星导航系统就是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它以24颗定位人造卫星为基础,向全球全天候地提供三维位置、三维速度等信息。中国的“北斗”系统则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计划2008年左右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易观国际分析师认为,伽利略和北斗系统等将打破美国独霸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格局。从市场的发展来看,世界上多套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并存,相互之间的制约和互补将是各国大力发展全球导航定位产业的根本保证。
而北斗卫星导航实验系统是我国自主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2003年基本建成。目前已有5颗专用卫星,在森林防火、渔业等方面已开始应用,并和GPS作为北京奥运会“双保险”使用。据透露,到2010年前甚至更早,系统将具备无源定位能力,可以像GPS一样使用,国民经济各领域都将从中获得更大效益。
卫星导航产业有“钱”途
根据国防科工委11月18日发布的《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鼓励加快形成建立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核心的民用导航产业体制,鼓励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对于涉及国家经济、公共安全的重要行业领域,须逐步过渡到采用北斗卫星导航兼容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的服务体制。
据业内人士介绍,卫星导航产业价值链包括电子地图出版商、导航仪生产商、车载终端经销商、运营中心、定位平台提供商等多个环节。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中国汽车卫星导航的市场潜力巨大。
据交通部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仅运营车辆安装的卫星导航设备就已超过38.5万台。而今年我国汽车市场容量为850万辆,明年可达到1000万辆,这部分车辆将是车载卫星信息系统导航终端的潜在市场。
此外,我国卫星导航应用技术已应用到众多领域:交通运输、基础测绘、工程勘测、资源调查、地震监测、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等。2006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产值突破了百亿元、用户终端年产销量超过百万台、个人导航终端数量已超过车载导航终端数量。
同时,我国的卫星导航产品也开始走出国门。2007年,在东南亚区域的公开招标中,我国的高精度测量型卫星导航产品获得马来西亚测量师协会的批量采购订单,进入国际市场。
据统计,今年中国汽车卫星导航市场的规模接近10亿元。预计到2009年,这一数字将接近100亿元。而到201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500亿元。随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和汽车市场的发展,到2020年,作为导航卫星应用的主流市场,中国这两大市场的规模将居世界首位,我国导航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也将更加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