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机床(600806)、秦川发展(16.90,-0.12,-0.71%)(000837)、沈阳机床(23.25,-0.04,-0.17%)(000410)等三家机床行业上市公司都为三季报“提前报喜”,显示出机床行业强劲的增长势头。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下游产业的强劲需求推动机床行业长期向好,而机床产品进口替代进程的推进与机床贸易逆差的逐步回落,都使得行业的景气度不减。未来五年机床行业仍将稳定增长,有望保持15%的增长率。
进口替代空间巨大
国泰君安研究员张锦灿告诉记者,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机床消费国和数控机床进口国。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机床消费107.8亿美元,占世界金属加工机床生产总额的20%;而2006年中国机床消费131.1亿美元,占世界机床生产总额的22%,同比上升两个百分点。2006年,中国继续保持了机床消费世界第一、进口第一、生产第三和出口第八的地位。
张锦灿同时指出,发达国家对出口中国(尤其是军用)的数控机床始终有所限制,像五轴联动以上的高性能数控系统产品绝对禁止向中国出口。因此,“国机国造”已经成为中国机床行业发展的战略需求。
按照行业规划,到“十一五”末期,国产数控机床占国内市场的比重将从现在的30%上升至50%以上,国产数控机床采用自己的功能部件达到60%以上,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占数控机床总产量的75%以上。国产中高端数控机床存在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未来五年稳定增长
张锦灿向记者表示,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汽车和工程机械等行业,而机床是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我国要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要振兴机床工业。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是我国“十一五”期间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的产业。从机床型号来看,用于船舶、国防军工的大型和重型机床的需求将增多;从产品档次上看,对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对低档、普通机床的需求将趋于平稳。
招商
证券研究员刘荣预计,未来五年,机床行业有望保持15%的稳定增长率。其中,由于国产机床的数控化比率和国内市场份额的提高,数控机床的增长率将在30%左右;中档数控机床的进口替代效应将逐年显现;但高端数控机床技术难以赶超德国和日本,高端市场难以动摇;我国中高档数控机床在技术上与国外同类产品接近,价格优势明显,出口的比重也将逐年提升。
刘荣指出,目前国内数控机床企业在产品设计水平、质量、精度、性能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落后了5—10年;在高精尖技术方面的差距则达到了10—15年。同时,我国在应用技术及技术集成方面的能力也还比较低,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研究制定相对滞后,国产的数控机床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这都需要行业的进一步创新与整合。
行业整合大势所趋
当前,国内外机床企业纷纷进行重组和整合。大连机床行业实现整合,成立了大连机床集团并且兼并了英格索尔生产系统公司、西门子(控股70%)等国外企业,销售额位居世界机床行业第八;
沈阳机床行业通过改制整合,2006年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北京第一机床厂并购了德国科宝公司,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张锦灿认为,虽然机床行业前期的整合存在行政意识的痕迹,但在提升产业集中度的大趋势下,为了实现中国机床业的真正崛起,为了中国机床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未来市场因素驱动的企业整合将越来越多,而机床行业上市公司的整合则更加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