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刚刚进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三家最权威的管理咨询机构--兰德公司、麦肯西公司、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们,通过对全球增长最快的30家企业的‘跟踪调查后,联合撰写了一份对企业界颇具影响的报告--《关于企业增长的研究报告》,这份研究报告的最后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正如《财富》杂志评论员文章指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他们最注重四点:一是团体协作精神;二是以客户为中心;三是平等对待职工;四是激励和创新。凭着这四大支柱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使这些一流公司保持百年不衰。在大多数企业里,实际的企业文化同公司希望形成的企业文化出入很大,但对那些杰出的公司来说,实际情况同理想的企业文化之间的关联却很强,他们对公司的核心准则、企业价值遵循始终如一,这一理念可以说是世界最受推崇的公司得以成功的一大基石”。
其实,我国的企业家们在自己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关于企业文化的论述也不乏高明见解。柳传志在“联想”说:高级管理人员要讲理想,中层管理人员要讲事业心,第一线的管理人员要干实事。这是一句很通俗的话,但却是很高明的企业文化注解。张瑞敏在海尔讲:“理念的领先几乎决定企业的命运,可以这样讲,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实际上,海尔的每一步都在诠释:精神是制导企业发展的法宝。任正非在华为说:“物质资源是会枯竭的,只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这里深刻地揭示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存命脉的真谛。大连机床集团的决策层也提出:“进取的企业精神,团结的工作氛围,温馨的人文关怀,是企业凝聚力的有效体现。”“文化的本质是人性化,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的归宿就是做到以人为本。”大连机床集团的高明之处在于,把企业文化落实到了使用层面。
也许有人会问:没有企业文化不行吗?大连机床集团有50多年的历史了,以前也没谈什么企业文化,不是也过来了吗?
我们的回答是:不行!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企业的发展中,可以没有企业文化之名,但必须行企业文化之实。这是因为:
其一,大连机床集团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制造自己的文化,并以市场为载体不断传播、壮大。对于企业,尤其是大连机床集团这样的装备制造企业,最直观的文化创造就是产品,产品是企业文化创造的结晶,是企业凝固的文化乐章。比如,建厂50多年来,大连机床集团曾经先后研制成功几十个“中国第一”,中国第一台全齿车床、组合机床……当年,毛泽东主席亲笔写来慰问信表示祝贺。时至今日,大连机床集团已先后为我国汽车、摩托车、机械制造、轻工家电、航空航天、采矿冶金、地质勘探等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各类机床l 50000多台,产品遍布国内各省、市、自治区,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一台台机床直接表征着大连机床集团的文化,它不仅是文化创造,还是文化传播。
其二,大连机床集团的历史发展本身就是文化。历史之所以呈现出环环相扣的链条就在于其文化脉络的承袭沿革。从1948年的广和机械工厂到1953年的大连机床厂;再到1 995年以原大连机床厂为核心,合并了大连市机床工具行业的主要企业,组建了大连机床集团;再到2000年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整体并入大连机床集团;直至目前拥有全资,合资、合作及控股、参股子公司22个,其中与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组建的合资公司5个,收购美国英格索尔全资子公司2个,大连机床集团已经成长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科、工、贸一体化的大型外向型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
应该说,在这样一个巨型的集合体中,原来的各个企业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怎样深度融合的问题。那么是什么融合了这种差异并形成了统一的精神和意志?文化!因为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一般来说,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形连心不连”现象。所以,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其次,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白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是旗帜,文化是号召,文化是粘合剂,文化是注塑机。
然而,我们提出文化与企业相始终的命题旨在于提出企业文化的必然性,决不是倡导企业文化的自然主义,其实,人们之与企业文化也是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大连机床集团始于2000年的创建先进企业文化活动,2003年实施的“五个一工程”,都充分体现了这样一个过程。这种自觉建设的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统领与整合作用,进而增加企业行为的有效性,使企业在合目的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有一位企业家曾说:“建立以国家文化为基础的企业文化是公司全体员工的粘合剂,它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管理的精髓,规范员工行为的准则,增强沟通与理解的桥梁”。
企业作为一种组织是由人构成的,是为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奋斗的机构。从组织行为学来讲,凡是由一群人构成的组织,就需要一定的规矩和程序来协调和规范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以保证组织成员都朝着同一目标而努力。
通过组织研究我们发现,个人在与组织及其成员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以某种方式进行活动,这些活动方式,天长日久就会变成一些规矩、章法,从而进一步升华为文化。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感受和活动方式,霍夫斯塔德认为,人的这些思考、感受、活动就是人的心理程序,或者叫心理软件,集体的心理软件就是文化。因此,文化总是集体现象,有集体才有文化,这种集体心理程序把一个群体的成员与其他群体区别开来,就企业而言,也就是文化个性。比如,为大连机床集团上下所标榜的“领先法则”就通过这样的集体心理程序把自己的t企业文化个性有效的彰显出来。这一法则体现出“行业垄断、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和“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以及“干就干精品,争就争第一,’的集体心理与文化的精要。当这一法则通过企业行为在市场的熔炉里锻铸成“协同创新,追求完美”的企业精神时,使人们由衷地感觉到大连机床集团的文化品格淬去了几分稚嫩的张扬,多了几分练达成熟,也厚实了企业的精神底蕴。正如“企业精神’’的释文所言:
精神的内在凝敛是一种品格,外在舒张是一种形象,内外合一就是一种力量。大连机床集团尊崇“协同创新、追求完美”的企业精神,并在不断追求完美的史册上凿刻出“和”、“改”、“快”、“干”等诸多精神特质。
创新孕育变革,变革提升境界,创新是攀登的阶梯。不断推动观念、制度、管理、技术和服务的创新,是企业穿透市场之盾的锐利矛头。一一大连机床集团发展的新境界因“改”而生。
追求始于足下,足下本无路途,追求是开拓的脚步。心大不服、咬紧牙关,勇于应对挑战、发出挑战,是企业碾碎荆棘前行的开路战车。一一大连机床集团的事业是“干”出来的。
完美蕴于过程,过程趋向无限,完美是对无限的挑战。过程不可逾越,唯有战胜时间求得速度的极限,把“快”也作为生产力发展。一一大连机床集团于“快”中求完美。
人们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建立各种不同的活动系统类型,而这些活动系统就是各种文化。现代化企业经营早期研究的实例之一有这样一个结论:公司企业中的工作群体能够建立他们自己独特的小文化,而这些小型文化既可能伤害企业经营业绩,也可能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从实践来看,企业文化的形成,一般经历了三个模式:首先是创业者一种经营思想或战略,并通过某些制度规定来实施这些战略;其次,企业员工根据经营思想、经营战略指导自己的行为,进行实际操作,并形成各类非自觉状态的文化承载形式;再次,企业出现自觉的企业文化体系,它包含了企业的经营思想和战略,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实施这些思想和战略的经验体会。
文化体系一旦形成,对于组织成员就产生了角色规范和价值导向作用。这种对群体角色的认同,实际上就是对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最终是以社会角色和心理契约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组织对员工和员工对组织能够在共同的平台上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比如,在大连机床集团的企业精神中强调:协同缔造和谐,和谐催生力量,协同是事业的基石。共同的文化滋养、统一的思想和相互协调的行动,是企业凝聚力、战斗力的不竭源泉一一大连机床集团的旗帜高扬于“和”之高地。再比如,大连机床集团通过提出“诚信、产品、人才、智慧、创造”五者互动的企业循环发展观,引导员工用新的眼光和姿态审视和对待大家共同的事业,用新的方法论指导员工的工作和行动。
今天的企业文化越来越从商业氖围升华出来,而更关注于人的价值,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大连机床集团的“刚性制度,柔性管理”的管理理念乃至“始于客户需要,终于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无不闪现着这种人本管理哲学的光辉。在大连机床集团的管理文化中,我们发现了科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的辨证法,这就是“刚性制度和柔性管理在相对对立中达成绝对统一,它们统一于和谐。刚性制度是柔性管理的前提,全体员工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又必须是被约束者;柔性管理是对刚性制度的人性化解读。刚性制度人人遵守、柔性管理以人为本,企业就会实现制度化运作基础上的人性氛围,这是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本源。管理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管理理念内化为员工自觉的问题,并通过全体员工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把管理推升到无为而为,无为而无不为的和谐、自然的理想境界。”
大连机床集团的文化认为:“服务是一种承诺,更是一种信誉。客户是最理解最尊重我们劳动和创造的人,他们是我们最尊贵的客人。因为他们信赖并选择了我们。除了报以真诚和敬意、奉献最好的产品,大连机床集团始终坚持‘只要我们能做,我们就会承诺,只要我们承诺,我们就会做到’”,应该说,他们的文化远远超出了商业化管理而取向与人文认同。
商业化管理的本质特征是以物为中心一以全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人的因素,在管理上着迷于铁的纪律、绝对服从和至高无上的权威。这里,劳资之间变成了纯粹的雇用与被雇用关系。这在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显得有些落伍。著名学者杨振宁说:“2l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是中国超越发达国家的主战场”。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的发掘员工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员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况且,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理性管理思想,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如果我们深入到大连机床集团的企业文化之中,品味其“把握市场真谛,领悟鱼水情深”的市场理念,研读其“优化员工质量,提高工作质量,打造产品质量”的质量理念,赏析其“我们所做的,绝不仅仅是让金子发光……的用人理念,我们会深切地体会出人性化管理的意蕴。
咀嚼大连机床集团的企业文化,体会出强烈的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的新战略思想。“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齐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战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近三年,世界上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其实,大连机床集团的企业文化应该说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了麦肯齐的新战略,把“和为贵”、“君子好成人之美”与“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完美嫁接,在他们看来,竞争未必就是你死我活,对手不一定就是死敌,大连机床集团在传统文化中得到启示:企业在成就别人事业和生活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一一全体员工始终坚信: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因此,大连机床集团形成了独特的经营理念一一成人济我,携手共赢。
21世纪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因此,大连机床集团认为: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因而学习是企业及每个员工生存、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当今社会生活的新追求、新时尚。
学习是创新的前奏,学习创造无限机遇,学习是企业实现创新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实现创新的动力源泉。
企业应该是善于学习的企业,领导团队应该是善于学习的团队,员工应该是善于学习的员工,领导团队应该走在学习队伍的最前列。不仅从书本上学,更要从实践中学;不仅向合作伙伴学,更要向竞争对手学。
基于此,他们创设了自己的学习理念一一比对手学得更快、更好。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随着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潜能及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进一步受到关注。但是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和团体的搭配问题,搭配的状况不同就会对企业产生不同的结果: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及搭配良好,会对企业产生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从而推动企业的迅猛发展;个人及团体都不断学习但是搭配不好,“个性”太强,反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学习也有“协同”的问题。
文章的最后想谈谈核心理念。
核心理念也称做核心价值观。一个企业的核心理念就是它选择的事业领域,确定自己长期奋斗目标和战略的基础,是建立自己的价值评价体系的基本准则,是保持企业旺盛活力的源泉,是企业文化的轴心,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核心理念表现在企业经营中就是企业的行为趋向、价值追求。透过大连机床集团的企业文化体系完全可以体会到大连机床集团人对此把握得通透到位、运用自如。所以才会孕育出:“制造希望,创想生活”如此美轮美奂的核心理念,创意新颖,富于个性,寓意深远,文法精致,既切合企业实际,又有开阔的愿景空间,当它与“创世界名牌产品,做全球一流企业”的共同远景珠联璧合时,则在整个文化体系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制造是特色的劳动,是价值的凝聚过程,更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开拓、跋涉。
希望是员工的美好愿景,是企业的美好未来,更是国家、社会的美好明天。
创想是大连机床集团人的主观描绘、创新实践和不尽的追求。
生活是归航的港湾、起航锚地,是创业的蓝图、是人们的福祉。
其实,“制造希望,创想生活”就是夸父追日精神的现代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