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篇让司机更“聪明”
系统联网私家车精确告知哪里堵
一期工程完工后,二、三期工程还需经过市上批准立项方能开工,因此二、三期工程的具体建设时间尚是未知数。不过“3到5年内完成三期工程建设”则已确定下来。届时市民驾车出行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那时候我们的流量自动采集系统和信息处理发布系统都已建成,交管局掌握的车流信息可以实时传递到驾驶员那里,实现信息诱导。”林斌为我们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从红星路二段驾车到中医学院,驾驶员上车就可以通过电台或车载卫星导航系统获知路况信息,比如人民西路路口车流量较大、轻微拥堵,交管局指挥室的电子地图上亮起了黄灯,驾驶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知晓,选择其他路线抵达。略显夸张的说法是,届时驾驶员足不出“车”就可能知道每一条主干道上车辆的大致数量!
让信号灯更“聪明”
感应系统自测周边车况运算后灵活配置“红”“绿”时间
对于市民最为关注的“智能信号灯”、根据车流量实时设置亮灯时间一事,林斌也作出了解读。据悉,目前我市已经在人民路和蜀都大道两条主干道上设置了这种智能信号灯,采用的是Scoot“信号灯自适应控制”系统,俗称感应系统。林斌透露,作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Scoot将通过感应线圈测知路口各方向的车流量、车速,运算后灵活配置“红”“绿”时间。这一系统将在5年内应用到我市中心城区的所有放射状主干道上。
林斌告诉记者,Scoot系统安装的范围越广,效果就会越明显;单纯在某个路口设置,其实意义不大。“某个路口安装了Scoot,行车当然可以不再傻等红灯;可如果周边其他路口都是‘傻瓜信号灯’、车辆此处不等彼处等,作用就非常有限了。”林斌认为,随着我市加大投入力度、Scoot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成都的未来交通状况只会越来越好。
特别视线不要让“人工”干扰“智能”
交管局长呼吁交通智能化后市民文明出行仍然重要
市民热议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这在李建伟意料之中。“这几年,成都的发展迅猛,中心城区改造,中小街道水环境治理,道路资源潜力已经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可成都机动车增加很快,保有量已经达到171万余辆,两者的矛盾日益凸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就必须启动。市委、市政府在加大投入、提升成都交通管理水平的科技含量上,态度一直是非常明确的。”李建伟说,在我市中心城区道路资源潜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以科技手段挖掘管理资源的潜力,实是明智之举。
不过“智能”毕竟不是“万能”。据了解,当前我国已有部分城市包括我们成都就安装了Scoot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雏形),但专家认为效果远远低于预期,同样的系统在国外发挥的作用比在国内大得多。导致Scoot水土不服的原因很多,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Scoot建立的数据模型完全以行人车辆绝对遵守交通规则为基础,所有的测算都在此前提下进行。”林斌说,如果在安装Scoot系统的路口发生闯红灯、逆行等不守规则的现象,系统将受到干扰,在分配信号灯时间时出现误判,严重的话会直接使交通陷于瘫痪,甚至导致交通事故。
因此在昨日的采访中李建伟反复吁请市民文明出行。他说,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固然是好事,但这绝不意味着成都的交通问题将得到一劳永逸式的彻底解决。“如果把系统的建设视为一项工程,它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套’政策支持;而市民的文明安全意识和行为则是‘配套’政策中最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