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示踪流量注聚剖面测井技术应用潜力大

示踪流量注聚剖面测井技术应用潜力大

发布时间:2007-07-24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我国东部油田普遍实施了以聚合物驱为主导的三次采油工业化应用项目,为老油田稳产作出了贡献。从已实施的聚合物驱项目看,大部分见到了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但也有部分注聚区块增油量没有达到设计预期,其主要原因是注聚剖面调整效果不理想。由于目前监测手段不完善,对现有的注聚剖面只能定点了解,无法精确测出分层剖面,成为摆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目前国内外聚合物流量测量主要有电磁流量计、脉冲中子活化、同位素示踪法等。这些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对井况的要求各不相同。如电磁流量计只能进行厚层流量测量;中子氧活化技术价格高,维护费用高。而普通的同位素示踪法受聚合物黏度影响大,解释精度低。国内外正在开展消除聚合物黏附的同位素示踪流量法,即应用示踪流量注聚剖面测井技术,实现注聚井剖面测试,了解单层及层内小层注聚情况,为注聚设计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
  示踪流量注聚剖面测井技术,就是采用放射性示踪流量计和放射性同位素131Ba微球吸水剖面测井的原理,同时采用可喷射131Ba微球与黏稠悬浮液的新式释放器,在注聚井正常生产的状况下实现密闭测井。该技术既可以进行点式喷射,也可以实现连续喷射。定点测量点式喷射的131Ba放射性同位素悬浮液伴随配注站的注入液经过两个Y探测器的时间差△t,计算出相对流量;连续喷射的131Ba放射性同位素悬浮液与注入液一起到达目的地层后,液体进入目的射孔层,而131Ba放射性微球则滤积在地层表面,自下而上可获得直观形象的剖面曲线,以确定射孔目的层段的注聚剖面。
  示踪流量注聚剖面测井技术测试工艺,一是进行磁定位、自然伽马和流压测井:确定点测位置、提供自然伽马基线,并对密闭测井情况进行验证;二是进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注聚剖面测井——连续测:在顶层的上部由示踪剂喷射器连续均匀喷射131Ba微球示踪剂,在目的层进行同位素示踪曲线测量,为小层注聚剖面解释提供资料;三是进行示踪流量测井——点测:在顶层的上部、每个层段(每个配注器的上、下处)由示踪剂喷射器点式喷射131Ba微球示踪剂,进行定点测量,为分层段注聚剖面解释提供资料。
  技术关键:一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液的研制。要求131Ba微球示踪剂配制液达到很好的悬浮性、流动性、携带性和稳定性,以保证131Ba微球示踪剂无论是点射还是连续释放都能在注聚井中均匀进入每个小层,不黏污油套管和井下工具;二是同位素示踪液喷射器的研制。研制的同位素喷射器,既能点式喷射,也可连续喷射,同时使同位素示踪液连续均匀喷射并均匀进入各小层。同时,喷射器在井下工作时能通过遥测控制可快、可慢、可喷、可吸,此外,喷射器喷射孔的大小根据地层孔隙度的不同也能作相应改变,对致密地层,131Ba微球的粒径为300—600μm,喷射孔直径较小;而对高孔隙度地层,须使用600—900μm的微球,喷射孔的直径要相对大一些。
  截至2007年6月20日,技术人员在孤东油田进行示踪流量注聚剖面测井共55井次。该测井方法解决了同位素法测注聚井的黏污问题,填补了注聚井不能录取剖面的空白。同时,测试资料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测试井的注聚剖面,并且各个小层内细分清楚,应用效果良好。
  实例:2007年6月5日对7-30-175井进行示踪流量注聚剖面测试。该井井口注入压力7.2MPa,井口注入量120m3/d,测井时正常注聚,射孔井段1200~1290m,选用600~900μm同位素颗粒。
  该井注聚前注水54、55+61层,只有底部55+61吸水,上部54不吸水,注聚后反映55+61吸聚但细分不清楚。通过示踪流量注聚剖面测试,反映出主要是55层6.4m下部吸聚好,55层上部0.3m吸聚,而61层不吸聚。根据吸聚剖面分析,说明了该井所对应32-175井注聚明显见效的原因,为适时调整注聚量,巩固油井见效状况提供了依据。
  示踪注聚剖面测井技术能直观反映出注聚井的注入剖面状况,并且施工工艺和以前所进行的水井注入剖面测井工艺相似,便于再推广使用。针对现场溶液配制时间较长、操作人员易受同位素辐射的问题,在喷射器的吸入、喷射时间上加以改进,以提高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ntfo.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数控机床产量增长持续高于普通机床

下一篇:智能完井技术优化油气生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示踪流量注聚剖面测井技术应用潜力大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