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虽然电站设备总体需求趋于平稳,但水电、核电与海外市场的需求较为乐观,业内看好输变电、
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子行业发展前景。
一直以来,我国电力工业“重发轻供”,电网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电网发展严重滞后于电源发展。因此,未来10~20年,持续加大输配电领域投资、提高电网资产占比,是我国电力工业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相关规划,2007年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5%,预计2008~201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左右。
电力装备制造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国家在重大项目招投标上一直采取“市场换技术”策略,行业频频上演“技术转让—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经典“三峡模式”。
随着一大批重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在重大装备国产化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电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国产化能力不断提升,为我国的“特高压”网架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目前,电力工业是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大户”,因此“节能减排”正在成为电力工业发展的主旋律。其中,电力生产、输送和使用效率的提高是关键,高等级、高参数以及节能产品将是未来几年我国电力设备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电源建设:装机快速增长供电能力明显增强
据世界能源组织(IEA)估计,1995~2020年间,世界电力供应翻一番,由3000GW增加到6000GW。在增加的约3000GW中,CECD(经合组织)为1094GW,发展中国家550GW,中国550GW,其他国家1109GW,总计3303GW。预计在这25年中需要投资资金33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每增加1kW电力,需投资900美元。据预计,发电设备企业每年从全世界发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获得大约400亿美元的总收入,维修养护合同又为其增加大约50%的收入。按照输配电与发电设备配比1∶1估算,全球输配电设备年需求量也应在400亿~500亿美元。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全社会用电量的快速增长。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总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已经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二位。2006年全国新增投运的发电装机10097万千瓦,其中水电971万千瓦,火电9028万千瓦,风电92万千瓦。
根据预测,2007年全国新增装机将超过950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共新增装机4.2亿千瓦,考虑5900万千瓦机组退役因素,2010年底全国装机容量将达到8.85亿千瓦。可以看出,2003年以来中国电力工业规模大幅增长,“十一五”年均新增装机容量超过7000万千瓦,但增速将由2005年的17%逐步下滑到7%~8%,新增装机从高速增长回归平稳增长。
目前,我国电站设备总的发展趋势是向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低污染、高可靠性、负荷适应性、经济性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对发电设备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在发电构成上,火电仍是主要组成部分,其中燃煤发电占有突出地位。
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景气将长期上升
长期以来,国内电力建设中一直存在着“重发轻送不管供”的现象,尤其是开放发电领域的投资后,发电和输配电的结构严重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