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管道安全检测的技术垄断
“以前国外公司来检测油气管道,每公里费用约1万美金,而我们的检测费与国外同类设备相比很低。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的检测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但已经大大平抑了国外公司管道检测的价格。”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理践说,“前年有一项工程,国外公司已经采取和国内一样的标价来竞争,他们想方设法要挤垮我们,因为他们不希望我们存在。”
管道是能源(天然气、石油)输送的主要手段,其安全运行尤为重要。因为输油、输气管道一旦泄漏,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泄漏造成的后果更是灾难性的。目前我国在役的长距离油气输送管道总长约2万公里,在西气东输工程中,出疆管道、出川管道等铺设里程都很长,管道建设发展很快,在建和拟建的管线长达近万公里。近年来,国内管道故障时有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加强管线检测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杨理践介绍,管道安全运行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管道的探伤检测,确定管道的腐蚀、缺陷程度,为管道运行、维护、安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但管道检测也是一个公认的难题,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是采用管道在线检测设备(因为它在管道里行走时哼哼作响,出来时全身是油,国际上又称智能管道猪)来解决。在线检测设备就像医学上的内窥镜,让仪器钻到管道里面探伤。国际上这方面的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检测技术被美、英、德、俄等几家跨国公司掌握,他们对所有与检测相关的东西,包括仪器、相关技术内容都严格保密。“为实现技术垄断,它们通常只提供服务,不卖产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支持下,杨理践带领的团队和新疆三叶管道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高精度管道漏磁在线检测系统的研制。在鉴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此项技术在主要指标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油气管道在线检测方面的空白,使我国拥有了独立知识产权的“智能管道猪”,并成为国际上少数能进行这方面研究、制造和服务的国家之一。
在长春到吉林有一条“250管道”。这条输油管道在进吉林市前有段沿坝的路线,如果这段管道破损,松花江下游的水就会受到严重污染,下游几个城市的饮水就成了大问题。“我们进行管道检测之后,采取了修补的措施,把几处危险的地方挖开,对管道的缺陷进行了补强,保证了管道的安全运行。”
目前,管道检测系统已完成了新疆油田、大庆油田、吉林油田等近3000多公里的输油输气管道检测,效果十分显著。
科学基金起到重要作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杨理践的团队完全从低层的原理出发,进行从仪器原理到技术、工程问题的研究。在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学部主任基金、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仪表专项基金的资助下,完成了系列高精度管道漏磁在线检测装置的研制。他们进行了高清晰度漏磁检测传感器的设计研究,海量存储器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建立了管道漏磁检测装置的有限元模型,确定了各种因素对漏磁检测信号的影响;建立了检测器速度变化效应的信号补偿的新方法;建立了缺陷信号处理分析的方法,能对不同的缺陷信号进行识别。进行了漏磁机理研究,传感器设计,检测速度影响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