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式烘干机”专利权人唐德顺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克服了专利转化过程中的重重困难,终于成功地将技术推广、应用到众多水泥生产企业。
2007年大年初五刚过,地处河南新乡市辉县的河南德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职工一改农村“十五不过年不完”的习俗,早早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公司总经理“全自动立式烘干机”发明人唐德顺说,“现在企业发展形势大好,专利产品是供不应求,前三年的推广努力总算结出了果实。”
推广道路 步履维艰
2003年,有着多年水泥环保设备制造经验的唐德顺综合用户的反馈意见,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烘干技术的专利文献资料,研制出了可广泛用于建材、冶金、化工、粮食、饲料、公路建设等多个行业的全自动立式烘干机。该设备热能利用率可由传统机械的40%提高到90%以上。他给这项技术申请并获得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
为了推广这项技术,发明人唐德顺可谓历尽了千辛万苦和坎坷挫折。2004年,由于3年的研制阶段几乎花光了企业的全部资金,唐德顺雇不起业务员,他就亲自到新乡、焦作等周边市县的水泥厂散发宣传资料;他多次参加国家、省知识产权局举办的专利技术博览会、专利巡展;在水泥建材专业网站和杂志上做商业广告;请朋友制作了公司网站,用直观的动画效果来表现他的专利技术工艺流程;请媒体记者报道这项发明显著的节煤、节电效果。
虽然全国有不少水泥客户来电和他联系,但实地考察后,看到企业规模小,设施简陋,又没有有关权威部门的专家鉴定,都对这项专利技术半信半疑,不愿投资几十万元去冒险。于是,唐德顺一年多的努力化为了泡影。
唐德顺归结失败的原因后,认为无论如何需要先做出一台样品机械,用实际效果来让客户信服。然而,当唐德顺甚至开出了“风险共担,免费安装使用专利设备,节能降耗的费用双方按比例分成”的优惠条件,前期和他联系的全国客户中仍然没有一家愿意“吃螃蟹”。 唐德顺的专利技术推广之路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柳暗花明 终有回报
“屋漏偏逢连阴雨”,就在这时, 和唐德顺合作办企业多年的伙伴,对这项专利技术的推广前景丧失了信心,认为还是经营环保设备“老本行”风险小,双方意见发生分歧,合作伙伴提出分手撤股。
无奈,唐德顺东挪西凑还清了合作伙伴的入股资金后,企业几乎陷入了瘫痪的地步。
然而,唐德顺对他的专利发明充满了信心,他认为“是金子总会闪光的,这项专利技术节能降耗效果显著,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早晚会有企业识货的。”年后,唐德顺仍然不断寄发商业信函、在网络上发布推广信息,到全国各地水泥厂上门宣传。
“柳暗花明又一村”。2005年春天,唐德顺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河南南阳邓州灵山水泥有限公司刚刚上任的年轻董事长丁学钊,有着强烈了开拓精神,采用了矿渣制造水泥等多项新技术降低产品成本,对唐德顺宣传的水泥“全自动立式烘干机”专利技术非常感兴趣。双方一拍即合,唐德顺以成本价为该公司制造安装了一台全自动立式烘干机。
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双方技术人员又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造,“全自动立式烘干机”果然显示出了显著的节能降耗效果:每天可节电3000KW,节约煤7吨,年节电、节煤费用可达120多万元。同时,水泥厂粉尘污染明显降低,水泥成本大幅度降低,一度濒临倒闭的邓州灵山水泥有限公司出现了生机。用户非常满意,为唐德顺出具了真实客观的专利技术用户报告。
有了邓州灵山水泥有限公司这个活生生的“样板工程”, 唐德顺的专利推广明显顺利了许多,他胸有成竹地对客户说:“我不用领着你们去,你们可以不打招呼随时去实地考察效果。”慢慢地,全国各地有多家水泥厂登门签订了订单。
做强做大 永无止境
然而,所有的事业成功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2005年年底,许昌一家水泥厂忽然来电,称年底资金紧张,年后再提货,这下可把唐德顺给“坑苦”了:价值几十万元的设备已经做好了,资金全部给占压了。没办法,客户无法得罪,唐德顺只好自己到处借钱,给工人发放了年终工资,自己落得过年兜里仅剩下8元钱,过年还是“没收”了亲友给自己孩子的“压岁钱”,再给亲友的孩子们发。
2006年年后,为了推广自己的专利技术,唐德顺参加了在成都召开的全国水泥行业立窑技术升级会议。会上,仅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唐德顺的学术交流论文,以创新的原理、翔实的数据引起与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的轰动,从而在全国水泥企业界掀起了更新换代的“风暴”。
如今,唐德顺的“全自动立式烘干机”专利先后在鹤壁四海同力、许昌老牌、河北邢台、天山股份新疆屯河、张家港浩仁彭润土水泥等全国12家水泥企业得到了应用。
但是,从专利技术“无人喝彩”发愁,到产品供不应求了,唐德顺又“发愁”了:企业场地太小,资金缺乏,客户急得嗷嗷叫,产品却做不出来,四处融资寻求合作伙伴,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又成了唐德顺新的奋斗目标。
对成功者来说,事业追求永无止境。我们相信,凭着过硬的技术和执着追求,发明人唐德顺专利技术“做强做大”的梦想会成为现实。
来源: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