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专家指出我国中高端数控系统被德、日垄断

专家指出我国中高端数控系统被德、日垄断

发布时间:2007-06-2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数控 垄断

导  读:

虽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记者日前在调查中发现,国内绝大多数重要机械制造装备的数字化控制系统却不是中国造。    

尤其是关系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高档数控机床,它的大脑和心脏却要大部分从国外引进。专家呼吁,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不能没有创造,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迫在眉睫。

总体发展向好心脏部件尚缺

十五期间,我国机床产业发展十分迅猛。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5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60亿元人民币,是九五末期的23倍;产品销售收入1213亿元,是九五末期的239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表明,在去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中,金属加工机床销售超过400亿元人民币,自2002年起连续三年销售额已居日本、德国、意大利之后,排名第四位。

据国内数控专家介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机床业已进入了以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时代,其中数控机床就是代表产品之一。目前,欧、美、日等工业化国家已先后完成了数控机床产业化进程,而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仍处于发展阶段。

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十五期间,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实现了超高速发展。其产量2001年为17521台,2002年24803台,2003年36813台,2004年51861台,是2001年的3.7倍,平均年增长39%;2005年国产数控机床产量59639万台,接近6万台大关,是九五末期的424倍。

业内人士指出,十五期间,我国机床行业发展迅猛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旺盛。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汽车和机械制造行业发展迅猛、外商投资企业增长速度加快所致。

与机床发展迅猛的现状相比,作为机床心脏部件的数控系统,2005年销量虽然超过3万台,但处于低档的经济型数控系统占据较大比重。业内专家不无忧虑地表示,国产数控系统近几年虽有很大发展,但仍无法阻止进口数控系统垄断的局面。

从2002年起,我国就步入世界最大的机床消费国和最大进口国,仅以2004年为例,我国机床消费量占世界机床产值的20%,2005年消费量仍在增长。在我国机床消费额中,进口机床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绝大多数是数控机床。

国内中高端数控系统被德、日垄断

据了解,长期以来,国产数控机床始终处于低档迅速膨胀,中档进展缓慢,高档依靠进口的局面,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需要的关键设备主要依靠进口,技术受制于人。究其原因,国内本土数控机床企业大多处于粗放型阶段,在产品设计水平、质量、精度、性能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落后了5-10年;在高、精、尖技术方面的差距则达到了10-15年。同时我国在应用技术及技术集成方面的能力也还比较低,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研究制定相对滞后,国产的数控机床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我国的数控机床产业目前还缺少完善的技术培训、服务网络等支撑体系,市场营销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高。更重要原因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控系统少之又少,制约了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进口的数控系统基本为德国西门子(SIMENS)和日本发那科(FANUC)两家公司所垄断,这两家公司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0%。在国内尚无自主知识产权高端数控系统替代的前提下,西门子和发那科拥有绝对的价格优势。加上高性能数控系统具有超越经济价值的战略意义,发达国外对出口中国的数控系统始终有所限制,甚至像五轴联动以上的高性能数控系统产品绝对禁止向中国出口。

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总干事长吴柏林分析,目前国内高端数控系统的生产能力有所欠缺,与国外差距较大,大多数还要依靠进口,但进口已呈现逐年减少之势。中低端数控系统,国内完全具备生产能力,且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吴柏林说,进口数控系统垄断国内中高端市场,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在某些技术质量方面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是市场对国产数控系统的认可度不高,结果导致数控系统企业规模上不来,国内数控系统企业年产中高端数控系统产量不过几百台,好一点的上千台,但西门子和发那科的年产量都在几万台和几十万台,基本上垄断了我国中高档数控系统的市场。产量上不来,技术质量和稳定性就很难提高,成本更是降不下来,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这样就更没办法上规模了,形成恶性循环怪圈。专家们说,无论从经济安全还是国防安全来讲,我国都必须加快发展自己的数控系统。如果没有中国芯,就要让人牵着鼻子走,你没有跟他讨价还价的资格;更为重要的,五轴联动以上的数控系统用于军事上属国家的核心机密,人家是不会轻易卖给你的。

 
应当指出的是,国外知名数控企业在华扩张的力度不断加大,他们已经从过去简单的技术转让发展到现在的合资建厂,在销售和售后服务上包括进行先期的市场培育,向用户无偿提供产品和培训技术人员;通过降价等市场策略增强了竞争力,使得一些已经技术成熟的国产数控系统很难打入市场。这种心脏病问题体现在今年2月上海举行的2006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应用在国产机床上的国产数控系统却是凤毛麟角。

还有一个谁也不愿说透的原因,应用进口高端数控系统的企业,可有机会出国培训;销售西门子系和发那科系的企业技术人员待遇高还有销售提成,仅2004年发那科和西门子在华销售的数控系统就分别达到1.2万台和7000台。而应用国产中高端数控系统,企业经营者要担负稳定性、可靠性、精度差等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要打消用惯了进口数控系统企业对国产系统的疑虑是很难的。

要走产、学、研之路

专家指出,我国数控机床和世界发达国家机床的重要差距就是铸件的尺寸精度、表面精度和直线度误差。经过九五、十五国家科技攻关与863数控产业化项目,我国形成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的产业化基地,所生产的普及型数控机床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已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在高档数控机床方面与国外先进相比还属技术跟踪阶段。大中型加工中心的主要技术指标、效率、精度和可靠性方面均有一定的差距。

面对这样一个突出问题,专家提出,发展具有重要经济、战略意义的数控系统产业,确实需要国家政策支持,一方面要对数控系统生产企业给予支持,比如采取资金倾斜、增加投入、贷款贴息、减税等措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降低国产数控系统的开发成本;另一方面要采取鼓励措施对使用国产数控系统的用户进行奖励,增强用户使用国产数控系统的积极性,如增加购买国产数控系统时的信贷支持等,以打破进口数控系统的垄断局面。

也有专家提出,要走产、学、研之路,促成国内的数控系统厂、科研单位和机床厂结成战略联盟。专家建议,在保证其技术开发投入的情况下,研发基地可以设在数控系统厂或数控开发公司,生产基地设在机床厂,由自已开发研制、自已采用系统开始起步,以考验其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然后逐步向整个机床行业和其他数控机械企业辐射。这样可以从一开始就具有稳固的技术基础和稳定的市场需求,一步步替代进口数控系统产品,推动国产数控系统健康发展。

专家指出,目前国际机床市场的消费主流是数控机床,世界数控机床消费趋势已从初期以数控电加工机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为主转向以加工中心、专用数控机床、成套设备为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先进制造业是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方向,传统工业如汽车、机械、家电、纺织、农机、环保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对数控机床的需求继续攀升;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又为精密、高效、专用数控机床开辟了新的需求。业内人士分析,十一五期间,国产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将从十五末期的26.9%上升到50%以上。这就为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中端数控系统提供了宽阔的市场空间。

沈阳机床集团总经理关锡友认为,国内外数控机床竞争的焦点在于其产品的水平、价格和服务,但最本的还是人才智力的竞争。谁占有了人才,谁就占有了优势。由于数控系统是一种专业化程度极高的计算机应用科学,我国不但人员数量不足,而且现有人员的软件开发能力也不强,能将软件设计和加工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他建议,国家应建立人才保护政策,加紧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和完善自下而上的激励机制,防止人才外流;对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高端数控系统给予重奖,加快其开发、研制、推广、使用的速度,尽快缩小我们与国外在开发能力上的差距。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ns4d.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国产机床的致命杀手

下一篇:五轴高速加工中心的发展动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数控 垄断
  • 现场直击丨阿尔法主轴伺服在广东区域大批量应用

    阿尔法主轴伺服在广东区域大批量应用, AS600M主轴伺服驱动系列是一款调速精准、低频力矩大,负载响应能力强的主轴伺服驱动系统。应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镗床、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甩刀机、旋切机······

  • 弘亚数控 : 18年有望继续高增长

    公司发布2017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收入8.20亿元,同比增长53.60%,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51.15%。分产品看,封边机营收4.29亿元,同比增长37.52%;裁板锯营收1.78亿元,同比增长50.74%;数控钻营收1.16亿元,同比大增183.12%。

  • 2018CME中国机床展展会同期活动精彩来袭!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核心,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制造2025》规划指出,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重点

  • 钢铁智能制造成下一风口 五大钢铁企业如何进行智能化改造

    “十三五”以来,智能制造在钢铁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物流配送、产品销售等方面应用不断深化,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65%,企业资源计划(ERP)装备率超过70%。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中,钢铁行业重点围绕流程型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方面开展试点示范。

  • 怒放大招—千台设备+现金补贴+抽奖尽在3月6-8日济南机床展

    丞华数控机床展,是环渤海地区关于机床题材的重点展会项目,每年举办三场次,即3月“山东装备博览会-数控机床展”,5月沧州数控机床展、9月济南数控机床展。 2018山东装备博览会-数控机床展,重点展示数控机床、激光切割、钣金成型设备、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等。 在行业的期待下,2018山东装备博览会-数控机床展将于201

  • 今年开建的广东数控项目

    本文介绍三个预计今年开建的广东数控项目,包括广州市智能配电设备绿色数字化生产基地项目、广州雪锋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和河源市年产汽车模具800套项目,

  • 台达携机床行业自动化成果亮相2016中国国际机床工具展览会

    台达2016年数控新品铣床控制器NC200系列和开放式架构控制器Open CNC也在展会与广大用户见面。NC200系列性能优异,密封性强,界面操作人性化,同时支持键盘和鼠标功能,可应用于玻璃机、木工机和雕刻机等机型; Open CNC则瞄准客制化市场,客户可依照设备外观、特性等需求,自行发展优化的显示及操作界面,同时可整合第三方

  • 投入3000万技改 机床提高3倍生产效率

    作为一家从做模具模胚加工生产到自主研发数控机床,环球工业机械(东莞)有限公司近三年投入3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五年内企业的年产值可以达到3亿元。开发部总工程师曾大庆介绍,公司研发的五轴复合数控机床,让用户企业生产可节约大约2成的加工成本和提高3倍以上生产效率。

  • 一位售货机制造商的心声:警惕会展垄断,维护企业利益!

    最近,我在某网站上了解到,上海某售货机会展发文声称:售货机会展,全国就上海唯一一家!意思很明确,就是在售货机行业除了上海这个会展之外,其他地方没有售货机会展。这明显是会展垄断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不良的竞争行为对我们企业尤为不利。

  • 打破国外高端轮胎生产装备垄断

    生产线制品厚度的在线检测及伺服电机驱动方式的闭环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垄断,对促进轮胎和制造装备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 中航工业将研制国产核电用传感器 打破外国垄断

    中航工业凯天与中珐国际核能工程有限公司在成都签署了核电传感器联合研发协议。这是凯天致力于构建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以推动和拓展核心专业发展应用及市场布局的一项重大举措,公司将由此成为国内首家提供核电用传感器的厂商,同时也成为国内首家提供第三代核电用传感器的厂商,将打破国外产品和技术在该领域的垄断。

  • 做国产铁路电源首选品牌

    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投资保持着持续高速增长,这为电源行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然而,国内铁路电源机车系统的核心应用市场,却长期被国外品牌所垄断。民族品牌无论是在性能还是在可靠性方面都与国外龙头企业有着较大的差距。

  • “多晶硅还原电源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四川英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战略性新兴产品“多晶硅还原电源系统”采用了多晶硅还原炉电源系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打破国外的封锁和垄断,对行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中国IGBT芯片生产线打破国外垄断 年产12万片

    中国首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线在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建成,中国首片8英寸IGBT芯片同时下线。此举打破了国外在高端IGBT芯片技术上的垄断,对保障国民经济安全和推动两型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 “智造”机器人打破国外垄断

    2012年,世界机器人年产销量达16万台,创下了历史新高,而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的1/5。

  • 两拓合并势必形成垄断 中钢协呼吁各国反对

      中钢协周四发表声明,认为各国应该一致反对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和力拓的“垄断性”合资计划。   中钢协在代表官方意见的《中国冶金新闻》上发表了正式声明,宣称两家公司规划的1160亿美元的合资计划将会损害公平竞争,还会拉高全球铁矿石价格,并认为“全球的消费者应该一致抵制”。 以下是中钢协的声明全文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