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筑工业现代化
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从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小生产方式逐步向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过渡,也就是以建筑施工为主体,围绕建筑产品,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在建筑标准化的基础上,发展建筑构配件、制品和设备的生产,培育技术体系和市场中介机构,使建筑业逐步走上社会化生产、专业化协作和商品化供应。建筑工业化可以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的目的,符合国家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建设部将从以下几方面积极引导和推动建筑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整体装配式结构技术,提高建筑构配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定型化程度,加大建筑部品部件产业化生产比重;提高建筑施工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提升施工现场装配和机械化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积极推行“绿色施工”。拟于今年出台《民用建筑绿色施工导则》,通过有效应用清洁生产技术,推进“绿色施工”,减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创建节约型工地,在施工过程中节约使用煤电油气等资源,降低建筑施工能耗。规范工程评优评奖活动,引导“绿色施工”技术发展;加大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力度。完善对绿色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市场主体的监管制度,将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建筑市场主体诚信行为标准,严肃查处不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施工、监理的企业。
强化公共建筑运行管理
大型公共建筑是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是体现城市风格和时代特征的重要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目前,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高的问题比较突出。据抽样调查,国家大型公共建筑面积占城镇建筑面积比例不到4%,但消耗的电量却占20%以上。因此,强化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是今后一段时间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今年重点将完成: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制度;加强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及运行管理。
大型公共建筑必须按照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的要求,突出抓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各方面起到社会示范作用。对于2万平方米以下的中小型公共建筑,特别是社区中心、卫生所、小型图书馆等,也要对其进行参照管理。
建设部还将会同教育部、旅游局组织开展“绿色校园”、“绿色宾馆(酒店)”的创建与评选工作。培育绿色建筑服务体系
要从绿色建筑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政府服务、市场服务、金融服务、技术服务等方面,逐步培育政府服务、市场服务、金融服务、技术服务等四大服务体系。
要充分发挥行业学(协)会的积极性,协助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监督管理、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工作,为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及居民做好绿色建筑工作提供服务。借鉴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开发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形成绿色建筑的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绿色建筑领域的作用。
发展绿色建筑的设计、运营管理和诊断咨询等新兴行业。一些意识领先的企业已意识到绿色建筑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积极积累绿色工程建设经验和研制优化绿色建筑管理和系统硬件,其专业领域拓展到绿色工程估算、绿色建筑材料、废物最小化和循环利用以及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等。各地也应积极探索,争取优惠政策,创新机制,尽快形成规范有序的绿色建筑服务体系。
加强绿色建筑国际合作
组织实施好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中国终端能效项目”(建筑部分)、中德技术合作“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中法“中国住宅领域提高能效与可持续发展项目”、中荷“可持续建筑示范项目”。积极开拓新的绿色建筑国际合作项目,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适合国家国情的适用技术。坚持每年定期举办“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打造绿色建筑国际交流平台。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指出,此次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建设部共同举办的“海峡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博览会”,立足海峡两岸,面向国内外,突出南方和亚热带地区特色,注重自主创新主题、项目质量提高和产业技术对接,作为专馆构成第五届“6·18”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省部联合举办这次博览会,既是建设部参与“海西”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省部携手构筑国内外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产业技术成果和技术需求沟通交流平台的一项具体行动,对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成果的转化、项目落地生产和形成生产力、带动海峡两岸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