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出口各类磁体23万吨,出口金额仅8.6亿美元;进口各类磁体6.9万吨,而进口金额达5.7亿美元。图7示出2006年中国海关统计的磁性材料进出口数量和金额,从中也能反映出中国的磁体价格远低于国际价格。
行业存在四大问题
1.资本和知本脱节,现在有资金的企业不少,据统计,上市公司加入磁性材料行业有近30家。一些非磁材领域的上市公司单凭资金投入,缺少与研究院所和有一定技术的企业联合,单干效果不理想。
2.科技投入力度不够,国内的一些大企业,在科技投入方面资金较少,没有技术创新的考虑。国外的企业投入科技开发的资金约为利润总额的5%。
3.缺少与下游产品共同开发,由于中国的整机开发跟在国外市场后面,很少与磁材企业沟通,所以磁材行业在整机使用方面永远处于被动地位。
4.中国磁性材料企业过多,新兴企业要占市场仅靠下降价格,像滚雪球一样无止境。另外中国的市场竞争游戏规则与自我约束机制不完善。
总之,前途是光明的,21世纪国际磁性材料中心转移到中国,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磁性材生产基地、磁材销售市场。各企业要按照中国磁性材料发展战略,制定各自的战术,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国内到国际,步步实现自己的宏大理想。我们坚信:中国磁性材料企业必能成为国际巨头。
微特电机:重点开发三类产品
中电元协微特电机分会秘书长 陈宝
随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微特电机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办公自动化、汽车、电动自行车、通信、纺织机械和航天军工领域。2006年我国微特电机产量近50亿台,占全球总量的60%,生产制造总量全球第一,出口额超过20亿美元。展望2007年,微特电机行业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类产品急需开发
由于微特电机行业是完全开放的市场经济竞争行业,微特电机行业企业将会不断加强新品技术开发和智力投资力度,结合用户需要,自主开发各类高档新型产品。概括起来可以分以下三类:一是高档精密微特电机的开发,如精密高档无刷直流电机、交流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直线电机、带齿轮减速电机、微型特种电机等,填补国内空白,从而替代进口。二在开发微特电机的同时,加强电机驱动控制的研究开发,形成以微特电机为主、包含驱动控制器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系统、步进电机驱动、全数字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等,尤其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的开发使用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三是特种电机的开发,随着国内现代化和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领域需要特种电机系统实现能量转换,如风力发电系统、微电子机械系统、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等。
微特电机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得到极大发展,约占全球60%的微特电机在我国制造,应当高度重视微特电机产品的出口,要把技术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专利放在重要位置,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遵从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汽车成为微特电机重要市场
微特电机的市场应用,一定程度上是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根据发展需要,微特电机行业2007年总体上仍然不会低于5%的递增速度。目前微特电机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另外也包括通信用的手机、传呼机等。2.视听设备,包括录音机、录像机、摄像机、照相机、VCD、DVD和数字式摄录一体机等。3.汽车工业用微特电机。4.家用电器用微特电机。5.工业及武器装备用微特电机。下面就汽车工业为例介绍微特电机的发展前景。
微特电机是汽车上的关键零部件之一,配置的微特电机越多,汽车采用电机驱动控制代替机械控制的部位越多,汽车的电控自动化程度越高,驾驶操控汽车就更方便,汽车配置更显舒适豪华。汽车用微特电机主要分布于汽车的发动机、底盘、车身三大部位及附件中,并将逐步成为汽车的动力系统。
1.汽车发动机部件上的应用:主要是在汽车起动机、电喷控制系统、发动机水箱散热器及发电机中的应用。这些部件中应用多台直流电动机。
2.汽车底盘车架上的应用:主要是在汽车电子悬架控制系统、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汽车巡行控制系统、防抱死控制系统及驱动动力控制系统的应用。其中广泛应用永磁式直流电动机或永磁式步进电动机。
3.汽车车身部件上的应用:主要是在中央门锁装置、电动后视镜、自动升降天线、电动天窗、自动前灯、电动汽车坐椅调整器、电动玻璃升降器、电动刮水器、空调系统、电动电子车速里程表等的应用。其中普遍应用永磁式直流电动机和永磁式步进电动机。
4.汽车附件上的应用:主要是在吸尘器、充气机、气泵、抛光机、电动坐椅按摩器等装置中的应用。
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6年汽车产销统计,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同比增长27.32%和25.13%。产销双超720万辆,意味着中国2006年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同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新车消费市场。2007年中国汽车工业仍将保持稳步上升势头,汽车销量增长预计仍可达15%左右,总量将超过800万辆。随着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微特电机在汽车上的应用会更加宽广。如信息系统、导航系统、汽车音响、电视娱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上网系统,其微特电机的应用数量也随之增加。作为我国民族微特电机制造企业,不断提高质量和汽车用微特电机的市场份额,微特电机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总的来看,虽然存在国际铜材、钢材和磁性材料等成本价格变数的影响,但是我国微特电机行业还会保持稳定增长,这主要取决于我国不断增长的电机产品技术开发能力、高品质产品的批量生产管理水平和日益完善的国内外市场销售渠道。
继电器:攻克高端 整合低端
中电元协继电器分会秘书长 刘雪来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仍将以不低于近两位数的增幅高速发展,这给继电器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特别是各个行业的普遍高速增长和升级换代,并以自动化、数字化为特征,对控制基础元件——继电器不仅需求加大,而且对技术性能、品质、种类等都提出了更高期望,毋庸置疑,也给继电器行业提供了又快又好发展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高端继电器失守令人堪忧
据中电元协信息中心的统计,2006年1-12月我国继电器出口169488万只,同比增长23.34%;金额为50213万美元,同比增长30.15%;进口86475万只,同比增长9.25%,金额达44590万美元,同比增长28.1%。
从以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出口已近17亿只,进口只有不到9亿只,但按其金额相比,出口额仅比进口高出区区5000万美元,超出12.6%,而数量上却高出了8亿只,超出88.8%。进口继电器每只均价为0.516美元,而出口产品每只均价仅为0.296美元。这充分说明,我国出口的继电器仍以低端低值产品为主,是名副其实的“加工大国”,这不仅仅是数量和价格价值的差距比较,更重要的说明,在高端高值产品上,我国继电器行业失守的状况并没有改观,甚至还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向。
再从需求情况来分析,2006年我国继电器出口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23.34%,出口额增长了30.15%,出口额比出口量高出6.81百分点;进口继电器数量同比增长了9.15%,进口额同比增长了28.1%,进口额比进口量高出18.95百分点。进口额的增长是最大的,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市场对进口高端高值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高端产品量增价涨,而继电器出口产品却是量增价降,我国继电器行业的整体发展还处于低端产品、低价竞争,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端产品的需要,将高端、高值产品让位于国外继电器厂商。
为此,继电器行业要集中优势,攻克高端产品;对国内急需的高、精、新、特产品要投入更大的研发力量,重点围绕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数字化家电、装备制造母机、汽车电子、环保节能领域的相关产品、设备,以及改造传统产业的需求,开发具有先进技术性能指标的产品。围绕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产品,重点将与继电器相关的片式电子元器件、机电元件、电力电子器件等作为攻关的方向,努力发展片式化、微型化、薄型化、高频化、高精度低功耗、多功能、复合化、组件化、模块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型继电器件,满足电子整机、装备控制的发展需求。国内继电器厂家只有在高端产品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上下功夫,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才能有效拓展继电器市场的空间,为企业做强做大争取展示更新更大实力的舞台。
汽车继电器技术创新成为瓶颈
汽车继电器是汽车零部件中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是仅次于汽车电子传感器在汽车产品上应用最多的汽车电子元器件之一。目前全球汽车继电器的销售额约占继电器总销售额的20%。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继电器销售额为42.2亿美元,其中汽车继电器销售额为8.5亿美元。汽车继电器用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信息,结合我国汽车工业特点,我国信息产业部将大力支持汽车电子产业,与汽车继电器相关联的汽车设计、制造、试验的软件平台建设,车载信息系统和汽车电子基础器件等方面的产业化项目将是其重点,国家继续组织实施汽车电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预计2007年全球继电器销售额将达44亿美元,其中汽车继电器销售额为8.9亿美元,增幅4.71%。预计2010年世界汽车继电器市场需求量将突破25亿只。由此可见,汽车继电器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汽车电子在整车中占25%至30%,而其中的80%为基础电子元器件,作为控制性元件的继电器件,在这80%的份额中就有近20%的含量。
汽车所用的继电器,其发展的主要趋向是组合化,将传统的多线各路单功能控制转向继电器与微电子紧密结合,扩展为数线多路智能化组合式控制;随着整车的自动化、高档化、配置优化等而广泛用于车辆启动、自动刹车、防抱死制动等等方面,汽车用继电器及其控制总成在汽车上应用不断增加,尤其是汽车电源系统将从14伏向42伏的转型,将会推动技术的不断创新。按每辆货车平均用7只继电器,轿车平均用15只继电器估算,全国汽车行业每年对继电器的需求量将达到1亿只以上。
通信继电器有突破
无论我国还是世界各国,通信产业在当今已成为发展最迅速的支柱产业,而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又给了通信继电器极其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容量。自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通信产业一直稳居继电器应用的第一市场领域,全世界通信继电器的产销量占到继电器总量的25%以上,在某些通信产业大国甚至占到其产业规模的40%。据国外有关资料显示,今年,全球通信继电器的市场需求将达到近11亿美元,而在我国其需求量也在成倍增长,其市场前景如日中天,不可小视。
随着通信技术的提升发展,第三代、第四代通信继电器已成为产品主流,但我国继电器行业对其技术制造、工艺在整体上尚未全面系统地掌握,其距离虽在缩短,但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
通信继电器特别是目前方兴未艾的第四代通信继电器将向小型化、片式化、低功耗、高可靠等方向发展,在应用领域除上述要求外,其产品功能参数的一致性要求更苛刻。为此,各国投入相当的力量研发,在制造工艺上都有一定突破,生产上大量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精密制造、装配、调试、监测、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
第四代通信继电器在国内只有少数个别厂家仍在探索生产阶段,大多数是第三代通信继电器。厦门宏发、宁波福特等已有了第三代通信继电器的生产能力,并已形成了市场供给。国内市场上高端通信继电器仍然集中在外资公司,如日本、美国、法国公司手中,并且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他们必将把生产线转移到中国,而且还会大规模扩张,其势头咄咄逼人。
面对这样的形势,不仅国家要大力扶持国内企业在第三代、第四代通信继电器方面的研发、生产,而且继电器行业必须下力气做强做大,以品质确立品牌,以品牌扩展市场,自主创新,锐意开拓。
接插件:高端连接器需求上升
中电元协电接插元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林修进
电接插元件作为电子元器件中的一个大类产品,2006年需求量超过500亿件,销售额在529.6亿元~561.43亿元。2006年进出口规模达到106.74亿美元,接插元件市场规模在世界上排在美国、日本之后。现已成为我国工业先进制造业中支柱产品之一,更是信息产业中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我国接插元件进出口总额在电子元件销售中排在印刷电路板之后居第2位。
与整机制造业布局相适应
按照我国工业产业结构组成的地域来看,目前生产整机设备及终端产品的企业主要分布在长春、沈阳、大连、北京、天津、青岛、重庆、成都、武汉、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厦门、深圳和珠江三角洲。这就为电接插元件企业提供了配套的机会和机遇,并在这些地区适时地建立了自己的加工企业与销售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