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前,人类就渴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到了近代,自“robot”(
机器人)一词从捷克语中产生(捷克语译为奴隶),到1959年美国的英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功能和应用领域一直在不断地拓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争相开展机器人研究。比尔·盖茨更预言,机器人会像电脑一样走进千家万户,深深影响人类的生活。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机器人一直应用于制造领域。随着人的活动领域不断扩大,机器人应用也从制造领域向非制造领域发展。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便开始机器人研究的国家,如今,他们的机器人已经在很多重要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
我国的机器人研究相对开始较晚。先后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萌芽期,80年代的开发期和90年代的适用化期。
1972年,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里,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之父”的蒋新松在诸多争议声中开始了机器人研究。1977年,沈阳自动化所将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确定为学科发展方向。之后,中科院自动化学科的发展规划正式纳入机器人技术研究。
进入80年代后,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七五”期间,国家投入资金,对工业机器人及其零部件进行攻关,研制出喷涂、点焊、弧焊和搬运机器人等五类机型。国家“863”计划开始实施后,跟随世界机器人的发展潮流,智能机器人主题成为主要研究方向,国内也建立了一批优秀的机器人研究基地,如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等。历经几年,他们成功地研制出了一批特种机器人。
90年代初期,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也在实践中迈进了一大步。点焊、弧焊、装配、喷漆、切割等各种用途的工业机器人相继出炉,形成了一批机器人产业化基地。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制成功的6000米水下机器人,能够无缆进行作业,获得2000年国家十大科技成果之一。2006年,我国研制成功世界最大潜深载人潜水器海极一号,7000米的工作潜深,可以达到世界99.8%的海底,比世界上另外5台同类产品深500米。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机器人的研究在一些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在产业化上与国际上有着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我国机器人研究多是借鉴外国先进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的多,自身技术创新较少。
目前我国机器人主要朝着仿人仿生方向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创新不足仍是主要问题。总体上看,我国机器人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