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前,人类就渴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到了近代,自“robot”(机器人)一词从捷克语中产生(捷克语译为奴隶),到1959年美国的英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功能和应用领域一直在不断地拓展。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争相开展机器人研究。比尔·盖茨更预言,机器人会像电脑一样走进千家万户,深深影响人类的生活。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机器人一直应用于制造领域。随着人的活动领域不断扩大,机器人应用也从制造领域向非制造领域发展。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便开始机器人研究的国家,如今,他们的机器人已经在很多重要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
我国的机器人研究相对开始较晚。先后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萌芽期,80年代的开发期和90年代的适用化期。
1972年,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里,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之父”的蒋新松在诸多争议声中开始了机器人研究。1977年,沈阳自动化所将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确定为学科发展方向。之后,中科院自动化学科的发展规划正式纳入机器人技术研究。
!--/ep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