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企业资讯>2007年施迈赛国际机器安全标准暨技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2007年施迈赛国际机器安全标准暨技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07-05-23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企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国际机 器安全标

导  读:

  2007年4月24日和27日,施迈赛工业开关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与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分别在北京、上海成功举办了国际机器安全标准暨技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邀请各行业客户代表共200余人,并特别邀请了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宁燕秘书长、机械科学研究院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程师,共同参加此次研讨会。本次会议主讲嘉宾是来自德国施迈赛集团资深安全技术专家Adams先生。研讨会上,嘉宾不仅了介绍当今国际上通用机器安全标准和机械法规,以及最新出台的安全标准的要求等信息,而且就我国目前机械安全相关领域的标准的制订和发布情况,以及以后的发展,与标准化委员会的工程师们做了深入交流和沟通,对今后我国机械安全标准的制订,参考国际标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为全球最大的安全开关电器生产制造商之一,施迈赛集团公司不仅致力于工业安全产品和技术的推广,而且依托拥有的技术和产品,不断宣传正确的安全保护方法,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处处体现了作为机械安全保护技术领域的专家应尽的企业与社会责任。欧盟机械指令于1995年开始强制实施,出口到欧盟的机械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加贴“CE”标志。1996年,施迈赛就在国内与机械部有关部门合作,开展有关欧盟机械安全技术讲座,开始宣传安全产品和安全理念。那时候,国内还没有类似的安全产品和概念。可以说,施迈赛是国内开始宣传国际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产品最早的专业公司,为国内的广大设备制造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98年,欧盟新机械指令98/37/EC于颁布实施。1999年,施迈赛公司在上海投资建立子公司,至今已经有8年了。在这8年期间,施迈赛公司通过参加行业展览会,多次举办安全讲座,持续不断地进行安全产品和技术的推广,从而不断促进国内机械制造水平的提升和安全保护技术的完善。同时积极和国家相关部门联系、沟通,希望国家在机械安全领域方面能够尽快建立自己的法律和法规,尽快建立自己的标准,和国际标准靠拢。这不仅是市场化的要求,也是国际化的象征。

  2006年欧盟机械指令再次更新发布;同年,国际标准ISO13849-1:2006在旧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新内容,也在同年发布,并且已经开始实施。作为国内最早宣传和介绍欧盟机械安全技术和标准的公司,施迈赛总是及时地将最新的国际安全标准和技术介绍给国内同行和关心国际发展动态的设备制造商。这次,也是应国内客户要求,特别是一些设备需要出口的企业,他们特别关心这些标准的变化和新要求,以便了解认识这些安全保护技术和规范需要,及时掌握有哪些新的工作必须跟进。为此,我们特邀施迈赛集团安全技术专家Adams先生来华,介绍这些新标准的相关内容。Adams先生主要介绍了国际标准中的风险评估标准ISO 12100,控制系统安全现用标准ISO13849-1:1999,更新标准ISO13849-1:2006,通过新旧标准对比,生动讲解了旧标准的不足,新标准的优点,还有新增加的4个概念:控制系统安全实现等级,平均无危险故障时间,以及系统诊断检测范围,以及对共因故障控制和预防,并对新标准的补充要求,如何使用,如何计算等提供了实际使用案例和方法。此外,还介绍了最新欧盟机械指令2006/42/EC的改动和要求,并提供了更多有关这些安全标准的详细内容和信息光盘,方便大家进一步的学习了解。最后,施迈赛公司就安全保护领域的领先技术,介绍了最新开发的CSS系列安全非接触安全门开关和门锁,以及Esalan安全无线控制系统,再次展示了施迈赛作为安全技术领域的先锋所具有的创新领导地位。期间,莱茵技术有限公司就北美市场产品认证和服务也做了精彩报告。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懂得了如何设计制造安全的设备,如何购买检验安全的设备,如何对机器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加上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业学科的融合创新,对机械设备的安全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国际标准化组织及时更新完善的国际标准将为各个国家的技术发展不平衡设立了一个统一的协调标准。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采用国际标准并向国际标准靠拢,将是发展的趋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对我国完善国家相关标准,尽快达到国际水平,无疑提供了一条捷径。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npnt.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贝加莱应邀参加陕印四十周年庆

下一篇:三菱电机将上市与FA设备联动性更高的工业机器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国际机 器安全标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