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建设污水处理工程采取政府投资和社会化融资“双管齐下”的办法,不仅解决了近20亿元的资金来源,而且保证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高效运行。目前,城市中心区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
地处沿海的大连市,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将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大海,海水污染状况日益严重。1984年大连市政府投资的东北地区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改善了周边50平方公里的环境。从1998年开始,大连市政府加大了城市污水处理的投资力度,对原先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工艺改造和完善厂外截流管道系统,使日处理污水能力由6万立方米提高到8万立方米。同年,市中心城区马栏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01年竣工运行,服务面积近40平方公里。大投入带来了大变化,马栏河这条昔日被称为“臭水河”的泄洪道成了一道景观,不仅美化了周边环境,更给周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毗邻的星海湾金融商务中心区成为外资竞相涌入的投资宝地,星海湾成为城市的旅游景观。
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大,运行成本高。1998年大连市首次以社会化融资方式,由大连东达环境公司投资承建付家庄污水厂。该项目总投资2431.7万元,其中企业自筹1731.7万元,政府用于配套投资700万元。东达公司于2000年完成采用TAO内循环性污泥处理法的项目建设,并自行运营管理,取得了投资少、见效快、管理好的效果,由此打开了社会化融资的通道。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污水治理市场,市政府采取BOT即基础设施特许权方式进行社会化融资,允许民间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投入资金建设并经营污水处理厂,政府对其提供的服务价格予以限制。同时,市场化运作的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量、出水水质由市排水处进行监测核定,在达到标准的情况下,给予拨付污水处理费,保证其获取一定比例的利润。
政府的有序管理,吸引了民间资本的大量涌入。位于大连中心城区的老虎滩污水处理厂,是采用BOT模式投资额最大的项目。该项目采用CAST生化法处理工艺,总投资1.29亿元,其中企业自筹8600万元,国债资金170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2600万元。据统计,在全市已建成的9座污水处理厂中,有4座污水处理厂是以BOT方式实行市场化运作,1座的合作期限为10年,3座的合作期限为20年。2006年有4座在建的污水处理厂采用市场化融资的方法。市城建局局长谭积斌介绍说,全市污水治理工程投资近20亿元,其中社会融资占大头。至2008年底,大连市中心区污水处理率将超过90%,在全国城市中处于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