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俞慧月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汽车技术创新的70%源于汽车电子技术,但我国基础薄弱,缺少原创技术。现状是,国外汽车电子巨头均已进入中国并全面布局,几乎垄断了核心技术领域,这给中国汽车电子产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筹办“第三届中国国际汽车电子产品与技术展览会”时,俞慧月发现,90%的参展商都是国外企业,而且大部分专利都集中在国外厂商手中。“中国汽车电子
控制系统的产业化水平和研发能力与国外的差距还很大。”
上海航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金伟华对此直言不讳,他说:“国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几乎为零,国产厂商可以形成联盟,哪怕1/3产品可以独当一面,也是一种突破。”
中国汽车企业难走出合资模式
俞慧月说:“其实国产企业的意识是起来了,但由于起步晚,与国外巨头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而目前新兴的中国汽车电子企业很难走出合资经营模式,因此容易被整车厂控制。
在研发过程中,国内生产汽车电子产品零部件的配套厂家受到合资企业的控制,造成汽车电子配套市场不健全,对中国汽车电子研发企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采购周期长、购买不方便、规格不符合汽车专用要求等是比较普遍的问题。”金伟华表示,汽车电子的高功率、大电流环境对线缆和器件的配套有较高要求,这方面存在配套困难。
需了解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
由于缺乏整车的需求牵引,汽车电子制造商不得不自行研发产品的功能性样机,然后才到整车厂接受测试,通过测试再寻求配套厂家。中国汽车技术研发中心一位高级工程师表示,由于测试次数少、费用高,产品经受的试验时间较短,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难以达到国际标准要求。
摩托罗拉电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中国汽车电子企业要多参与国际性的汽车电子采购大会,逐步了解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从配套入手发展中国的汽车电子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