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屋”是由新加坡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给予部分财政补贴,以低廉价格面向本国公民销售的商品住宅。近日,新加坡政府建屋发展局推出了首批“绿色组屋”,公众踊跃认购,一时间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该建筑群由7栋16层高楼组成,共有712个住宅单元,被新加坡政府授予最高等级的“绿色建筑”标志“白金奖”,也是首个获得环保鉴定的生态邻里社区。
根据设计规划,该建筑群充分体现了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当地第一个集环保、绿化、节能等多项功能及设施于一体的大型公共住宅项目。其最明显的特征是环保绿化:“组屋”楼顶四分之一的空间用来种植植物。“组屋”底层是停车场,上方是被称为“生态层”的活动场地,它横跨整个楼群的地面层,由于种满植物,绿化充足,能够遮荫并吸收环境噪音,创造了凉爽、安静的整体氛围。同时,组屋外廊的部分柱子有植物攀沿生长,半数住宅单元附设有天台花园和养花种草的空间,构成了小区的垂直绿化。
节约能源是又一大特色: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组屋屋顶,占屋顶面积的20%到30%,产生的
电力将在夜间为走廊和停车场等公共地方提供照明,预计节约电力可以高达80%左右。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接收和储存自然降水,供清洁工人清洗走廊和垃圾箱时使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所有住宅单元的洗手间均安装了一种新型的节水马桶,它在水箱上方设有洗手的水龙头,冲水后干净的水会先从水龙头流出供人洗手,然后流入水箱蓄积起来,以便下一次冲洗马桶使用,实现了“一水两用”。
实际上,新加坡政府早在2005年就推出了“绿色建筑”标志计划,给建筑物的环保设计进行评分,对符合标准的建筑设计颁发四个等级的奖项,以便促进、提高和加强开发商、设计师和建筑商的环保意识,推广“可持续建筑”的理念。从设计概念讲,环保、节能、人性化等是“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从衡量标准讲,“绿色建筑”主要包括:木质地板以再循环材料制成、采用节能冷气系统、省水马桶水箱、节能电灯、干净无异味的垃圾输送系统,在停车场内设置废气监测系统,房屋和墙壁以再循环材料制成等。
从目前情况看,“绿色建筑”由于设计和配备较多,成本要高于一般的普通建筑,但从长远来看,“绿色建筑”可以节省大量能源和资源,付诸使用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建筑成本。因而,尽管“绿色组屋”尚属首次推出,概念新颖、超前,成本较高,但还是很快获得了公众的广泛认可和积极支持。从事保险行业的吴女士接受采访时表示:“‘绿色组屋’的概念很好,但必须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购买组屋时最注重地点。如果同一个好的地点里有绿色和非绿色组屋,我不会介意多花一点钱买‘绿色组屋’。”
两年前,新加坡政府设立奖项,以鼓励的方式试行“绿色建筑”计划,逐步在建筑商和设计师当中建立起节能和环保意识,同时也通过一些获奖建筑物的示范作用引导公众的消费心理。两年后,新加坡政府决定,从2007年4月1日起所有新建造或进行大规模装修工程的公共建筑物必须获得环保鉴定,并计划在建筑管制法令中加入新条例,即规定建筑业者必须采用“可持续建筑”方式,以便使目前“绿色建筑”标志奖项的最低标准在全新加坡得以推广实施。
尽管对于“绿色建筑”标准何时将会纳入建筑管制法令,新加坡政府尚未提出明确的时间表,但可以肯定的是,两年多来的实践已经说明,“绿色建筑”的设计概念是成功的,推广计划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