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先进的调制和RF传输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

先进的调制和RF传输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

发布时间:2007-04-09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无线射频 RFID

导  读:

        在近日举行的IEEE射频无线会议上,众多发言人纷纷表示:先进的调制和RF传输机制正在迅速走出实验室,进入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中。   

        在话题范围从超宽带(UWB)个域网到Wi-Fi网格的广泛讨论中,学术研究人员通过几个具体的实例阐述了先进的无线数据和传感器网络如何才能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Deborah Estrin是该学校嵌入式网络传感中心(CENS)的主要研究人员,她向我们演示了河流与森林监测系统,展示了在执行精准农业和物种多样性跟踪等任务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是如何与调节器和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形成自适应视觉的。   

        “异质性和空间可变性是常见的环境难题,这些问题特别适合用嵌入式无线传感器网络来解决。”Estrin指出,“如果没有非常细微的变化,那么就不需要进行多点感测。”   

        UCLA中心脱胎于为美国国防部开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原型项目,该项目由William Kaiser教授领导。最近,Kaiser正在开发一种具有低功耗能量感知处理(LEAP)的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微控制器作为负载处理器,从而使网络在20-60%的工作负荷下正常工作20年。   

        Estrin透露,虽然目前很多传感器网络都在使用太阳能,但LEAP网络的独到之处在于本身能够“收集”并高效地使用太阳能。   

        据Estrin介绍,最近几个月,UCLA中心网络主要被广泛用于:   

        * 监测孟加拉国内饮用井中的砷污染物扩散;   

        * 在2005年10月巴基斯坦发生地震后在当地实施地震监测;   

        * 研究San Joaquin和Merced河在加州的汇合;   

        * 使用地面成像网络观察几个大陆的小气候。   

        小型机器人和调节器子系统是这些应用的关键部分,Estrin指出,因为节点的可移动性有助于克服网络中静态节点固有的采样不足问题。UCLA中心的网络一般采用三层结构:位于终端被称为“微尘(Mote)”的简单微型计算机;控制许多Mote的微服务器;以及独立的移动节点,许多节点还使用了照相机和其它感应器件。   

        Estrin表示,这种层级模型允许城市里的研究人员进行充分地本地化、分散式参与,特别是在跟踪地震和洪涝灾害等方面极具优势。不过她指出,控制这些自底向上网络的人们必须认识到,出于个人考虑,本地参与者可能会选择性地决定是否只将他们收集到的部分信息进行共享。   

        SDR为应用量体裁衣   

        在射频与无线研讨会上,许多设计师在正在从事为认知无线电系统提供可配置RF和基带模块的工作。其中,日本国家信息与通信技术研究院的Hiroshi Harada,通过将芯片设计和政府的频谱分配计划相关联,将可配置器件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在演讲中,Harada解释了2011年7月日本结束模拟电视广播的计划,将为日本在开放频谱方面带来怎样的困难和机遇。这些也正是美国现在所面临的,因为2009年2月美国也将停止模拟电视广播。   

        Harada指出,在产业界和学术界的设计者考虑认知无线电时,他们应该斟酌预期的可用频段及其如何影响所设计器件的动态范围。这直接关系到研究院正在开发的频率范围在0.4-5.3GHz内的多频带SiGe-BiCMOS混频器。   

        该混频器与双电路板基带DSP系统结合在一起,其中DSP系统采用了430Mips的micro-iTron处理器和一个可在多个可用频段间转换的多频段天线。   

        认知无线电设备除了可以选择频段外,还有更多的用处,Harada表示。他演示了射频信号的量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基站会自加载无线局域网(WLAN)软件,并从蜂窝网转向Wi-Fi网。“理想情况下,单个设备可以服务移动通信、数字地面电视、WLAN和UWB,并根据不同类型的链接配置自己的软件。”他指出。   

        今年的射频与无线研讨会,除了关注射频与基带器件的物理层特性外,还特别加强了对无线网络的研究。有数篇论文涉及到使用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桥接和路由特性来直接影响无线网络拓扑。在一篇论文中,英特尔公司通信技术实验室的研究科学家Ozgur Oyman提出了多跳路由方法,并将其作为面向WiMAX或网状Wi-Fi等微微蜂窝(picocellular)OFDM服务增加天线多样性的方式。就像空间分集或频率分集能够优化宽带网络一样,多跳路由模式自身也可以影响宽带OFDM蜂窝拓扑,他表示。   

        英特尔的工作表明,无线广域网吞吐量的最大化就相当于人们非常熟悉的、在IP路由网络中遇到的最小成本路由问题。Oyman的研究工作也被纳入IEEE 802.16j中继研究小组的多跳中继工作中。   


        什么是Wi-Fi?  
        wiFi的全称是Wireless Fidelity,又叫802.11b标准,是IEEE定义的一个无线网络通信的工业标准。该技术使用的使2.4GHz附近的频段,该频段目前尚属没用许可的无线频段。其主要特性为:速度快,可靠性高,在开放性区域,通讯距离可达305米,在封闭性区域,通讯距离为76米到122米,方便与现有的有线以太网络整合,组网的成本更低。 根据无线网卡使用的标准不同,WIFI的速度也有所不同。其中IEEE802.11b最高为11Mbps(部分厂商在设备配套的情况下可以达到22Mbps),IEEE802.11a为54Mbps、IEEE802.11g也是54Mbps。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无线射频 RFID
  • 无线射频技术应用大有作为

    自2004年起,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热潮,包括沃尔玛、宝洁、波音公司在内的商业巨头无不积极推动RFID在制造、物流、零售、交通等行业的应用。 RFID技术及其应用正处于迅速上升的时期,被业界公认为是本世纪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它的发展和应用推广将是自动识别行业的一场技术革命。而RFID

  •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首次应用内河航道

        在杭平申线海盐段白苎检查站,几个水泥墩台盘踞在站外,原来这是嘉兴市港航管理局为即将安置在此的RFID读写器建造的承台。据悉,嘉兴市港航管理局与上海海事大学共同研究的"基于主动式RFID的港航管理信息平台研究与应用"课题被嘉兴市科技局列入今年嘉兴市第一批科技项目。   RFID又名无线射频识别技

  • 非洲首家机场引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据肯尼亚《商业日报》25日报道,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最近引进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以减少托运行李被盗事件。这是利用此项新技术保障行李安全的第一家非洲机场。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不同于条形码,它使用的是一种只有米

  • 武汉成立促进中心发展无线射频识别产业

     一根白萝卜缨上嵌入“电子标签”, 识别器扫描后,可用清晰的语音报出其产地、生长期、采摘期,这是基于一种名为R FID的新技术。昨日,武汉RFID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华中科技大学挂牌。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技术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内置在包装 材料中的标签

  •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应用发展趋势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或称射频识别技术,是从二十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快捷等许多优点。    目前常

  • 电子代码无线射频首次用于珠三角

        EPCglobal香港在“第八届亚洲高效消费者响应会议上宣布,香港电子产品厂商伟易达公司,将引入产品电子代码(EPC)与无线射频识别(RFID)混合技术和标准,应用在由珠三角厂房到客户的产、供、销过程中的供应链管理上,目的是追踪卡板及包装箱上的货物。伟易达将在明年开始应用产品电子代码/无线射频

  • 飞利浦电子亚洲的供应链全面建立无线射频辨识系统

    飞利浦电子近期宣布,该公司已经着手为半导体部门在亚洲的供应链全面建立无线射频辨识系统(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这也是半导体产业首次大规模导入RFID的项目。飞利浦为全球非接触式芯片的领导厂商,已销售面市的芯片达十亿枚,因此该项目采用飞利浦本身出产的RFID芯片,由IBM提供系统

  • 贵重品牌时装防伪无线射频识别系统香港面世

       由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制衣学系科研人员利用先进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研发的一套高度安全的防伪系统在香港面世。    此系统特别适用于为贵重品牌时装产品加强防伪特征。现时,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业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仍然在64位元的电算平台上运作,而香港理大研究人员突破了电算位元

  • 标签数据标准让RFID技术更有成效

    基于此,斑马技术可以确定在生产点的物品、包装和托盘层面上相对更具可扩展性的编码方式,从而使下游的相关者都能受益于RFID。而我们也能确定一个合适的标签数据标准。

  • 领先的钻头制造商如何使用 Xerafy RFID 为采矿业开发互联智能钻具

    通过部署RFID电子标签,为采矿运营商提供制造和服务的生产企业正试图在他们的设备中加入无线跟踪功能。他们与 Xerafy 合作部署可嵌入金属的 RFID 技术。

  • 下游产量及库存需求的增长助推RFID进一步应用于制造业

    数十年前,制造商们在实践条码标准方面进展有限,而在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潜力的过程中,他们则走在了采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前列,尤其是汽车制造商。尽管固定式工业扫描器能够自动扫描沿生产线和传送带运送的库存物品条码,但制造商仍希望通过更完善的方式对运离其生产线及设施的各个物品进行定位和报告。

  • 展望2022年:自动化的革新与机遇

    2022年RFID解决方案的市场采用率预计将会有所增长,尤其是在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和供应链提供商中。斑马技术目前已为业内众多企业成功部署了RFID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提升竞争力和数字化水平。

  • 智能传感应用|关于我国RFID发展的几点思考

    RFID无疑是近几年见诸报端杂志最火的词汇之一,业界不少人认为RFID目前是炒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各行业对RFID所能实现的透明化和自动化存在巨大需求

  • RFID传感标签:优势互补,释放更大可能性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物联网领域又出现了哪些最新的创新成果呢?RFID领域又有哪些创新的产品形态?哪些最新的应用场景?以及怎样的发展趋势呢?来IOTE 2021吧,这里有关于物联网产业链完整的展示,以及RFID产业链完整的展示。

  • 专家有奖召集令!《物联网产业大讲堂》正式招募主讲嘉宾!

    11月22日,协会首期《物联网产业大讲堂》顺利举办。主讲人李东云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从业经验,为企业代表全方位讲解了RFID技术的发展现状,分享项目实践经验。

  • 论坛 | 数据自动化走进佛山

    图尔克的前沿自动化科技将进入制造业腹地华南地区,来到历史名城佛山。图尔克很早就进行布局,通过技术研发及投资,拥有了从传感器到数据处理,从RFID再到PLC,直至自有的工业云等一系列方案。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