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天下周刊”刊登了《十四个浙江人的国际交通报告》后,读者反响热烈。远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快报读者林奇,通过网络看完我们的报道后,主动就“大城市应如何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采访了国际智能交通领域的专家吴建平教授。
2和20万
吴教授目前在英国南安普敦市工作,谈起那里的交通,他眉飞色舞:“南安普敦是典型的智能交通管理城市,交通控制中心的数据系统中输入了2000多种交通事故的‘专家处理方案’,控制中心的软件可根据各种情况指挥处理,疏导交通。”这种系统设置使交通指挥变得异常简单。目前,南安普敦的交通控制中心实际上只有两名交通管理员,而他们管理着由20多万辆机动车组成的交通体系。
这就是智能交通系统在管理城市交通中的巨大优势所在。
喝茶看报车辆自动开
所谓智能交通系统, 是运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控制、环保等高新技术,对传统运输系统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交通运输系统。它是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新技术手段来实现交通更便捷、更舒适、更安全、更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
智能交通发展至今,基本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智能交通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早上驾车上班之前只需用手指轻轻点击几下你的掌上电脑,一份清晰的出行计划就出现在你面前:包括最佳行车路线,到达目的地所需时间,道路拥堵情况,目的地停车位情况,甚至天气状况等一览无余。如果你是乘坐公交上班,智能提示也会告诉你最佳换乘路线,下一班车到达时间,甚至还有几分钟等车你可以抽空去边上商店买个早点……这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实现。
第二阶段:对用户的局部控制,也就是用远程控制手段对车辆实行控制。比如你在高速公路上车速过快,远程控制系统可以自动给你的车辆发动机发出指令,让它自动减速;比如城市空气污染排放监控系统可以对车辆排放自动监控并对车辆局部控制,让它达到优化排放标准,等等。
第三阶段,那才算真正实现了智能交通:你出门后坐车,只需输入目的地,然后就可以闭目养神了。车辆自动驾驶,自动避让,把你安全带到目的地。
国内实施智能交通有前提
作为中英智能交通项目的领头人、北京奥运交通咨询专家和参加两会的海外华人代表,吴建平在跟踪国际最新科研成果的同时,也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中国。
吴建平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承受着巨大压力。而大中城市普遍存在人车混行,运输效能低下。而管理技术落后又加剧了交通设施短缺所造成的困难。
针对各地都把智能交通作为治理城市交通的惟一良药,吴建平显得异常冷静。他认为在中国要实施智能交通必须满足三个前提:一是出台政策,从源头上控制车辆的过快增长;二是调整土地规划,科学城市布局;三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只有满足了这三个前提,城市智能交通才会发挥作用。不然,马路上全是车,城市成了露天大停车场,那么再先进的系统也不管用了。
谈自己:一个哑铃担两头
吴建平的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浙江大学完成的。1989年,出国留学的机会到来时,吴建平从靠近自己专业学科考虑,想到国内正开始修建高速公路,于是决定到英国学习高速公路建设。
到了后他发现,英国的高速公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完成了,他们面临的课题是如何解决道路拥堵。吴建平想:与其去学老掉牙的东西,不如学新的。于是他改变初衷,选择学习交通管理和智能交通这个领域。那一年,和吴建平一起到英国留学的二三十人中,他是惟一选择这个方向的人。
现在的吴建平,已经成为国际智能交通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他是中英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开发中心(UCIC)主任,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土木和环境工程系交通运输工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兼国际合作协调员,还是北京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此外,他还担任了英国皇家特许交通运输学会会员、英国后勤和运输学会会员,杭州市政府交通顾问,中国科技部“智能交通系统专家”,浙江大学、西南交大等兼职教授。
经常在中英两国间飞来飞去,吴建平笑称自己是“一个哑铃担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