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份识别到供应链管理、资产管理、公交车/停车场/高速公路自动付费,一直到识别和追踪食品,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标签(RFID)的应用范围已延伸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创造出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目前国内外的许多应用试验已证明,RFID在增加供应链透明度、节约时间和劳动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就中国市场而言,RFID的低频和高频应用已经相对成熟,但是超高频技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差距,无法实现规模生产。未来超高频的应用热点将主要集中在
物流仓储、高速公路自动收费、城市智能
交通、生产制造等领域。
从身份识别到供应链管理、资产管理、公交车/停车场/高速公路自动付费,一直到识别和追踪食品,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标签(RFID)的应用范围已延伸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创造出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目前国内外的许多应用试验已证明,RFID在增加供应链透明度、节约时间和劳动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就中国市场而言,RFID的低频和高频应用已经相对成熟,但是超高频技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差距,无法实现规模生产。未来超高频的应用热点将主要集中在物流仓储、高速公路自动收费、城市智能交通、生产制造等领域。
RFID的下一个应用热点将是手机、PDA和
汽车电子产品。不过,WJ通讯公司市场经理Prashant Upreti认为:“如果要将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或汽车电子产品,必须把读写器做成芯片组。”WJ通讯公司最近推出的第二代UHF RFID组件WJM3000,是在该公司RFID 阅读器芯片组WJC200的基础上研制的。WJM3000的射频输出功率为1W(+30dBm),可以在阅读器稠密(DRM)的情况下工作。“WJM3000为价格昂贵的固定/便携式阅读器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采用Gen2标签时其典型的读取距离为15-20英寸,支持高达240 KHz的数据速度,内置智能功率管理功能。此外,紧凑的外形使其成为将RFID功能集成到移动设备时的理想方案。”Prashant Upreti表示。
标准和频段问题仍然是RFID发展的主要瓶颈
从实际的商用情况来看,RFID的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根据最近对几家公司的访问显示,标准不统一和工作频段不同仍是RFID技术推广的瓶颈。深圳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钟书华表示,“标准不统一表现在HOST与读写器之间的接口标准不统一,各个读写器生产厂家生产的读写器与上端HOST的数据交换的协议和格式不一样,造成读写器之间不能互换,不同的读写器不能同网工作。”虽然目前EPC Global组织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已经出台了读写器与HOST之间的数据交换标准。但是要推出满足标准的读写器仍需等待一段时间。RFID的工作频段也不同,尤其是欧洲的RFID标准增加了“先听后发”的功能,因此在开发读写器时,要能够同时兼容欧洲标准和北美标准有一定的难度。此外,价格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立格射频科技副总经理徐展指出,目前RFID设备和标签的价格都相对较高,不利于该技术的推广。
另一方面,在RFID产品的研发中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读写器的开发为例,一般来说我们希望读写器读取标签的距离越远越好,但某些现实应用环境的要求却并非如此,例如在高速公路自动收费应用中,多条车道安装有多台读写器,读写器可能读到相邻车道上的车辆标签而造成误读,因此要求读写器能实现在某一精确距离上读取标签,或根据实际需要用软件调整读写器的读取标签距离;在密集读写器环境下,读写器还将产生相互干扰问题,例如在超市收银台等许多应用场合中,多台读写器同时工作十分普遍,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相对于标签的信号要大很多,必然会淹没标签信号,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对读写器的研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最后还需考虑便携式读写器的体积、读写距离、电池工作时间等因素的权衡选择问题。
“RFID信号强度取决于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距离以及信号在这个范围内所受的干扰。要确保射频识别阅读器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其中的信号路径必须采用噪音极低的元件。换言之,放大器的输入噪音必须极低,模拟/数字转换器的有效位数必须极高,而锁相环路的抖动(即相位噪音)必须极低。”美国国家半导体南中国区业务总经理何贤斌指出,“美国国家半导体因应这几方面的要求,特别为这类信号路径提供一系列理想的低噪音解决方案。以美国国家半导体的高速运算放大器为例来说,其输入噪音低至0.92nV/√Hz,是目前性能最卓越的低噪音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