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两会上,“节能降耗”成为许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在谈到迅速发展的建筑领域时,一些代表委员指出,在城市建设中“节能降耗”要先从建筑节能做起,建筑领域存在的奢华之风该刹了。
“豪华建筑成为耗能大户”
“在北京沿着朝阳路西行,沿途写字楼都是玻璃幕墙建筑。”全国人大代表黄鸣说,这些拔地而起的“玻璃盒子”就像一个个巨大的“温室”:夏季紫外线照射强烈,冬天又不挡寒,一年四季不得不开放大功率空调来调节室温,冬天要先于其他建筑保暖,夏天要先于其他建筑供冷。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玻璃幕墙(非节能玻璃)面积已超过900多万平方米,而且呈持续发展趋势。在带来所谓美观的同时,能耗却成倍的增长。很多商场夏天因使用空调而耗费的
电力就占到全年耗电量的30%至40%。黄鸣代表说:“大量建造玻璃幕墙仅是我国建筑浪费的一个缩影。设计师和建筑商在建楼时首先考虑的是美观、新潮、气派,而节能很少被考虑。”新建住宅中,窗户越多越好、水景越多越好、面积越大越好;公共建筑甚至一些政府大楼,都采取超高层大厅、透光屋顶,看起来十分气派。这种新潮豪华的建筑,往往要比一般建筑浪费能源。
建筑成为吞噬能源的巨大“黑洞”
全国政协委员郭松海说,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业粗放型生产经营,建筑已成为吞噬能源的巨大“黑洞”。例如,我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相同气候地区发达国家的2至3倍。我国太阳能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没有把此项技术很好地与建筑结合起来,以致于居民为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只得将大量热水管道如长蛇般盘绕在楼房墙壁上。
我国城镇水资源匮乏,但城镇用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中水技术很少推广。有统计数据表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住宅钢材消耗高出10%至25%,卫生洁具耗水高出30%,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
黄鸣代表说,在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再加上相关
建材生产能耗还有16.7%,两项相加可以达到45%左右。尽管全国迄今为止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10.6亿平方米,但这一数字仅占全国城镇既有建筑面积的7%;新建建筑中节能建筑的比例不足50%。
究其原因,部分人大代表分析,这与一些地方好大喜功的理念有关,一些城市为了印出一张像样的“城市名片”,忙于打造“标志性建筑”、“百年不落后建筑”。很多大型建筑盲目“求新、求大、求洋”,在一次性的高额投资之后,往往伴随着长期的高额运营维持费用。在普通住宅建筑中,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也不愿在墙体保温等节能技术上下功夫。
促进建筑节能,国家实行政策倾斜
“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摆脱建筑业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增长方式,使其逐步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集约化路子已刻不容缓。”郭松海委员说。
黄鸣代表建议,要从规划审批上确保新建建筑达到节能标准,验收达不到标准的不准上市。公共建筑和政府办公建筑更要优先达标、率先改造。加大建筑节能的执法力度,加快已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从政策上扶持可再生能源建筑,并给予适当的补贴。郭松海委员建议,在大中城市,房地产开发要以建设小高层和高层为主;在小城镇,住宅建设要以多层住宅为主;在农村要引导农民集中连片统一建房,限制零散农宅建设。要防止城市大拆大建,通过立法程序规定,新建的小高层和高层除了因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需拆迁外,20年内不得拆毁,否则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一些代表委员建议,促进建筑节能,国家应该实行政策倾斜。可以建立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基金,主要用于研究房地产开发和旧房改造中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技术应用等事项,给技术应用的试点示范项目提供费用补贴,提供贷款贴息等。
相关阅读
马志武代表:建筑节能亟需立法
“当前已建和在建的住房普遍没有考虑到节能措施,而这一状况若不加以改变,‘建筑节能’在未来将成为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江西省建设厅副厅长马志武代表不无担忧地说。
媒体评论:公共产品“豪华化”是在背离大众
有关公共产品“豪华化”甚至“奢侈化”的现象近来再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比如各地竞相兴建豪华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如新型大剧院、歌剧院、艺术中心等);还有一些城市公交车的竞相“空调化”等等。笔者以为,这些做法,不仅与公共产品服务的基本性质相违背,也是对公共财政的浪费,应该引起职能部门的高度警惕。
中国建筑耗能形势严峻
联合国关于气候变暖问题的报告近日引起广泛关注。有关专家指出,气候变暖不仅给生态、农业等带来直接影响,也给中国的建筑节能问题敲响了警钟。
“绿色建筑”将成为我国未来建筑市场主流
节能省地型的“绿色建筑”将成为我国未来建筑市场主流,据四川省建设厅介绍,建设部已经制订了《绿色建造导则》《绿色建筑技术评价标准》等相关文件,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绿色建筑”创新的评奖活动,这一趋势应引起国内建筑企业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