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2006年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2006年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发布时间:2007-03-03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2006年 经济结构

导  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了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认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结构矛盾突出。
    公报表明,2006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了1.23%,比预定的4%的计划仍有较大差距——值得高兴的是,单位GDP能耗指标首次由升转降说明中国节能工作已经开始取得成效。
    公报指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5.5%。年末国家外汇储备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5亿美元。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8087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3.35%。全年全国税收收入37636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上年增加6770亿元,增长21.9%。
    农业方面,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53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10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49746万吨,比上年增加1344万吨,增产2.8%。
    工业和建筑业方面,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90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产品销售率98.1%。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784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2.1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7.3%。发电量28344亿千瓦小时,增长13.4%。原煤23.8亿吨,增长8.0%。原油1.84亿吨,增长1.7%。
    汽车产量728万辆,比上年增长27.6%,其中轿车387万辆,增长39.7%。移动通信手持机、微型电子计算机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58.2%和15.5%。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65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071亿元,增长18.1%;上缴税金1404亿元,增长21.0%。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870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382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3612亿元,增长25.3%。商品房竣工面积53019万平方米,下降0.6%。
    国内贸易方面,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4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6.3%。
    对外经济方面,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2%;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0%。出口大于进口177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
    全年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1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6%。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9%;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54亿美元,增长12.3%。
    金融、保险等方面,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4.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9%;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2.6万亿元,增长17.5%;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2.7万亿元,增长12.7%。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4.8万亿元,增长16.0%;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3.9万亿元,增长14.7%。
    全年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2.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277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2.4万亿元,增加2068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99万亿元,增加1439亿元。
    全年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5594亿元,比上年增加3712亿元。其中,发行A股(包括增发及可转债)128只,配股2只,筹集资金2464亿元,增加2126亿元;发行H股共34只,筹集资金3131亿元,增加1586亿元。年末境内上市公司(A、B股)数量由上年末的1381家增加到1434家,市价总值8940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5.7%。
    全年发行企业债券1015亿元,比上年增加361亿元;发行短期融资券2943亿元,增加1551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3593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539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509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439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465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77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796亿元。
    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方面,全年实际建设占用耕地16.7万公顷。灾毁耕地3.6万公顷。生态退耕33.9万公顷,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4万公顷。查出往年建设未变更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9.1万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6.7万公顷。当年净减少耕地30.6万公顷。
    全年水资源总量2550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9.1%;人均水资源1945立方米,减少9.6%。
    初步测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3%。其中,煤炭消费量23.7亿吨,增长9.6%;原油3.2亿吨,增长7.1%;天然气556亿立方米,增长19.9%;水电4167亿千瓦小时,增长5.0%;核电543亿千瓦小时,增长2.4%。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4.5亿吨,增长17.2%;铜372万吨,下降4.0%;铝865万吨,增长32.1%;乙烯939万吨,增长23.9%;水泥12.0亿吨,增长14.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1.21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23%。
    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28亿元,比上年上升23.8%。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12822人,比上年下降11.2%。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56人,下降20.4%。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nl63.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我国1月份外贸进出口超1500亿美元

下一篇:建立淘汰落后水泥有效机制 实现水泥工业增长方式转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2006年 经济结构
  • 我国2006年经济运行的特征问题

          2006年前三个季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0.3%、10.9%和10.7%,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为1.2%、1.3%和1.3%,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和较低通胀。但宏观经济运行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新问题和新趋势。      投资和外需驱动特征明显    &n

  • 2006年生产资料价格运行状况

          2006年,中国经济由加速增长逐步走向稳步较快增长,促使生产资料市场保持旺盛,并拉动国内生产资料价格高位趋稳,全年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上升3.5%。估计高位平稳、小幅震荡、略有攀升仍将是2007年生产资料价格运行的基本特征。      2006年价格运行良好&

  • 谭仲明:2006年水泥工业的发展

    【本网讯】2006年,我国水泥工业发展迅猛,以近20%的速度增长,出呼许多人的意料之外,外国的同行对此也感到困惑不解。回顾2006年中国水泥走过的道路,展望2007年的前景,并就企业发展的热门话题,数字水泥网于元月11日专访了中国材料科工集团总经理谭仲明先生。本网将对以上采访内容陆续加以公布,敬请关注。  

  • 2006年中国水泥热点新闻

          2006年,“十一五”规划的起始年,水泥工业在健康、持续的快车道上奔驰……      回顾一年来水泥工业的发展,可以用“增长快,运行稳,质量高”一语概括。数字水泥网从发扬、总结、借鉴、以求创新的角度出发,把2006年水泥业的热点新闻简要地重现给大家,愿它有

  • 2006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子八大热点事件回顾

        英飞凌内存部门终成“单飞雁”、飞利浦半导体合并谜团依然未解、WAPI因为“缺乏安全算法”再度失手、珠海炬力vs.SigmaTel 专利大战愈战愈烈、飞思卡尔与意法半导体结盟震撼汽车电子市场、汉芯造假事件至今发人深省、半导体产业出售 结盟 并购不断、即将走向整合……2006年开年的第

  • 宏观经济环境看2006年中国机床市场

         2006年,中国机床市场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依然比较好,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2006年中国GDP值的增长率将比上年小幅下降,预测为接近9%,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06年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注意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反弹。中国社会科

  • 2006年中国机床市场展望

    [B][B]2005年中国机床市场简要回顾[/B]    2005年中国金属加工机床(以下简称机床)的消费额、进口额增速从上年的超过40%回落至百分之十几,产值增速从上年的36.9%回落至25%左右。这三项重要指标告别了上一年的超高速增长回归到平稳和较快增长,只有机床出口额的增速比上年的42.4%还略有提高。 &nb

  • 湖北第一智能化大剧院2006年落户武汉

        日前,倍受市民瞩目的武汉琴台艺术中心与清华同方合作,联手启动该艺术中心智能化系统建设工程。整个建筑按照建设部甲级智能建筑标准建设,将成为武汉市乃至国内最具时代特征的智能化建筑,并作为主会场迎接2006年在武汉举行的中国第八届艺术节。   坐落于月湖之畔、汉江之滨的琴台艺术中心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