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北枕长江,坐拥35公里长江深水岸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利用长江的“黄金岸线”,江阴在沿江建立了液体化工码头和储罐群,成为华东地区最重要的化工物流基地之一。
由于地处长三角制造业中心,江阴的包装材料产业十分发达,这带动了该地区可发性聚苯乙烯(EPS)产业的发展。而随着未来华东地区苯乙烯的一系列扩能,江阴EPS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EPS是硬质蜂窝状的聚苯乙烯泡沫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避震性能。EPS具有高压缩强度,轻质和抗湿性。它在建筑上作保温隔音,内墙和外墙的保护层。另外,EPS还用于制造包装材料和一次性包装容器。近年来,我国EPS产业发展很快。1979年,我国EPS产量不到5000吨,到2005年,我国EPS生产能力已突破200万吨/年,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目前,江阴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EPS树脂生产基地,拥有多家大型EPS生产企业,被称为“中国EPS之乡”。其中,最大的江苏兴达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拥有50万吨/年EPS生产能力(包括江苏成达石化的产能),亚洲最大的EPS生产商台湾见龙(Loyal)集团机构企业江阴新和桥化工有限公司有一套25万吨/年装置。其他较大的生产企业还有江苏嘉盛化学品工业有限公司(20万吨/年)、江阴倪家巷新材料有限公司(12万吨/年)和张家港泰来化工有限公司(12万吨/年)等。随着中国的电器、包装、信息器件、建筑等工业的发展,作为主要原料之一的EPS,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几年我国EPS消费将以9%左右的速率持续增长。
需求的增长激发了EPS生产企业的扩能热情。据悉,台湾见龙集团有意扩大华东几套装置的生产能力,到2008年,使其EPS的总产能达到110万吨/年。此外,中国中化集团近日表示,将在江苏省新建一套30万吨/年EPS装置。
然而,原料苯乙烯的来源一直是EPS生产企业面临的大问题。近年来,虽然我国苯乙烯产能一直保持增长,但仍不能满足国内下游衍生物快速持续增长的需求,每年都需进口大量进口。2005年,我国共进口苯乙烯281.2万吨,进口依存度约70%。从进口商看,排名前十位的大多位于华东的江浙两省,进口量最大的是无锡兴达泡塑新材料有限公司,2005年共进口苯乙烯22.1万吨。
依赖进口原料,无疑增加了生产企业的成本。因此,当地一些民营企业家纷纷投资建设苯乙烯项目,将产业链向上延伸。如常州东昊化工2005年投产了一套15万吨/年苯乙烯装置,江苏双良利士德化工2006年年中投产了2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该公司近日宣布,在2008年将其在江阴的苯乙烯单体产能翻一番,达到40万吨/年。日前,海南实华嘉盛化工有限公司8万吨/年苯乙烯装置也已投产。虽然该装置位于海南,但主要投资方为江阴的嘉盛化学品工业有限公司,由此可见该企业向上游产业延伸的决心。
目前,华东地区其他主要苯乙烯供应商还有上海赛科石化(50万吨/年)和扬子巴斯夫苯乙烯系列有限公司(12万吨/年)。预计未来两年仍将有部分苯乙烯产能投产。如扬子巴斯夫苯乙烯系列有限公司计划将目前12万吨/年生产装置扩至18万吨/年。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南京金陵石化公司、中国金盛合资公司也有意在华东地区新建苯乙烯生产装置。特别是镇海炼化100万吨/年大乙烯项目下游将配套生产60万吨/年苯乙烯。
粗略估计,未来两年将有100多万吨苯乙烯产能投产,除去上下游一体化企业可能消化掉的产能,仍将有相当数量的苯乙烯供应市场。因此,上述苯乙烯新建、扩建(包括双良利士德)计划如能实现,将有效降低江阴EPS生产企业对进口苯乙烯的依赖,进一步巩固江阴地区在EPS产业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