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发电设备产业有望实现“软着陆”1

发电设备产业有望实现“软着陆”1

发布时间:2006-12-2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发电设备

导  读: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2006年12月12日,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召开的2007年发电设备生产座谈会上,发改委能源局电力处处长郝卫平面对29家发电设备企业关于后续市场空间的提问,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整体迈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时期,相关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发电设备的年产量平均增长速度高达49%,2005年的产量更是达到9200万千瓦,创造世界纪录。今年产量预计将超过1亿千瓦。 

    不过,从前年开始,随着我国电力供需矛盾的日益缓解和电力建设无序苗头的渐趋明显,国家开始加强对电力行业的宏观调控,大批未经核准的电站被接连叫停,发电设备企业开始面临市场下滑的局面。 

    产量连创新高后,“十一五”后二年的市场需求到底会回归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成为了发电设备企业当前最关心的问题。 

    事实上,作为典型的重大装备,发电设备行业的运行态势与电力建设息息相关。连续三年处于高位运行的发电设备产业,面对市场出现的快速变化,必须尽早准备,才能避免企业的大起大落。 

    正因如此,2007年发电设备生产座谈会,吸引了众多企业参加,希望借此能够了解宏观经济运行形势和国家对当前、今后电力建设的考虑、安排及要求。 

    其实,“十一五”电力建设的盘子究竟有多大?“十一五”后二年我国电力是否真正过剩?这些问题已经困扰了发电设备行业很久。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几年,发电设备企业产能和生产能力都已经上了规模,以哈尔滨电站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为例,经过“十五”期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单个企业的产能已经由800万千瓦左右上升到了现在的2500万千瓦左右。企业后期都面临着巨大的固定资产折旧压力,一旦“十一五”电力建设盘子变小,企业产能放空,整个发电设备产业将面临沉重的打击。因此,国家政策性的引导对于发电设备企业而言是相当重要的。 

    记者注意到,尽管政府已经传递出电力结构调整的强烈信号,但国家层面对“十一五”电力建设规模迄今为止也没有形成定论。今年六月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曾公开表示,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将较“十五”的1.36有所下降,到201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接近8亿千瓦。但随后,这一数字引起了广泛争论,很多人士认为,这样的装机容量并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12月12日,代表发改委出席2007年发电设备生产座谈会的郝卫平透露,目前,201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初步定在了8.4亿千瓦。他认为,尽管从总量上看,发电设备的交货形势与电力形势的发展还存在着滞后的问题,但是“十一五”后二年,国家对发电设备总的需求规模也不会太小,每年仍有可能达到6000万到7000万千瓦。 

    对此,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电设备中心主任徐英男乐观地认为,尽管从去年开始,发电设备的产销形势开始发生一些变化,由严重的供不应求变为订货热潮的回落,但是根据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规模测算,发电设备产业“十一五”后二年有望实现“软着陆”,并不会遭遇大起大落。 

    不过,郝卫平认为,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目前仍面临着质量良莠不齐、原材料涨价、产品价格下跌、铁路运输不畅等一系列问题。

企业必须适度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在产品质量、技术上多下工夫,才能把握住市场机会。 
    同时,他提醒企业应注意规避项目风险,“32号文件以后出现的违规项目国家不会再安排了,而企业和违规项目签订的是无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nhfp.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光纤光缆行业走出低迷

下一篇:中国传感器市场发展迅速 正转战新机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发电设备
  • 印度屋顶光伏市场发展分析

    目前在印度,几乎各邦都采用了净电量结算政策或类似的政策,允许屋顶光伏发电设备接入电网。净电量结算政策允许用户向电网输送剩余电量产出,以抵消自身使用的电网电量费用。很多州邦都会在每个会计年结束后,以固定价格回购客户的剩余电量,部分州邦甚至会以上网电价的价格水平进行用户多余电量的回购

  • 技术创新成装备制造业向发达国家转变的金钥匙

    2013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1/3,多数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发电设备产量约占全球总量的60%;造船完工量占全球比重41%;汽车产量占全球比重25%;机床产量占全球比重38%。从这组数据来看,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业大国。不过,产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

  • GE与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签订合约式服务协议

    GE 与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就后者在金陵新扩建的联合循环电站项目签订长期合约式服务协议。

  • 电煤价格并轨或导致电煤供求更加混乱

    受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回落较大,与此同时上半年全国电力投资也呈现出低速增长趋势。

  • 发电设备制造成机床业升级突破口

    “十二五”期间机床行业“由大变强”的标志性目标之一,就是在为发电设备制造等重点行业核心制造领域提供装备和服务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 我国电工电器成机械行业增长亮点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电工电器行业产销继续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利润同比增长也达到48.6%。

  • 2011年发电设备技术创新研讨会在三峡召开

      2011年4月12~13日,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2011年发电设备技术创新研讨会”在三峡坝区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技术交流,在大型发电机组研发制造中坚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进一步推动我国发电设备设计、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发电设备

  • 2011年发电设备技术创新研讨会在宜昌召开

    2011年4月12-14日,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主办,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承办的“2011年发电设备技术创新研讨会”在湖北宜昌隆重召开。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陆延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周大兵,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清,中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