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2006年12月12日,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召开的2007年发电设备生产座谈会上,发改委能源局电力处处长郝卫平面对29家发电设备企业关于后续市场空间的提问,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整体迈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时期,相关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我国发电设备的年产量平均增长速度高达49%,2005年的产量更是达到9200万千瓦,创造世界纪录。今年产量预计将超过1亿千瓦。
不过,从前年开始,随着我国电力供需矛盾的日益缓解和电力建设无序苗头的渐趋明显,国家开始加强对电力行业的宏观调控,大批未经核准的电站被接连叫停,发电设备企业开始面临市场下滑的局面。
产量连创新高后,“十一五”后二年的市场需求到底会回归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成为了发电设备企业当前最关心的问题。
事实上,作为典型的重大装备,发电设备行业的运行态势与电力建设息息相关。连续三年处于高位运行的发电设备产业,面对市场出现的快速变化,必须尽早准备,才能避免企业的大起大落。
正因如此,2007年发电设备生产座谈会,吸引了众多企业参加,希望借此能够了解宏观经济运行形势和国家对当前、今后电力建设的考虑、安排及要求。
其实,“十一五”电力建设的盘子究竟有多大?“十一五”后二年我国电力是否真正过剩?这些问题已经困扰了发电设备行业很久。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几年,发电设备企业产能和生产能力都已经上了规模,以哈尔滨电站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为例,经过“十五”期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单个企业的产能已经由800万千瓦左右上升到了现在的2500万千瓦左右。企业后期都面临着巨大的固定资产折旧压力,一旦“十一五”电力建设盘子变小,企业产能放空,整个发电设备产业将面临沉重的打击。因此,国家政策性的引导对于发电设备企业而言是相当重要的。
记者注意到,尽管政府已经传递出电力结构调整的强烈信号,但国家层面对“十一五”电力建设规模迄今为止也没有形成定论。今年六月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曾公开表示,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将较“十五”的1.36有所下降,到201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接近8亿千瓦。但随后,这一数字引起了广泛争论,很多人士认为,这样的装机容量并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12月12日,代表发改委出席2007年发电设备生产座谈会的郝卫平透露,目前,201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初步定在了8.4亿千瓦。他认为,尽管从总量上看,发电设备的交货形势与电力形势的发展还存在着滞后的问题,但是“十一五”后二年,国家对发电设备总的需求规模也不会太小,每年仍有可能达到6000万到7000万千瓦。
对此,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电设备中心主任徐英男乐观地认为,尽管从去年开始,发电设备的产销形势开始发生一些变化,由严重的供不应求变为订货热潮的回落,但是根据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规模测算,发电设备产业“十一五”后二年有望实现“软着陆”,并不会遭遇大起大落。
不过,郝卫平认为,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目前仍面临着质量良莠不齐、原材料涨价、产品价格下跌、铁路运输不畅等一系列问题。
企业必须适度调整自己的发展思路,在产品质量、技术上多下工夫,才能把握住市场机会。
同时,他提醒企业应注意规避项目风险,“32号文件以后出现的违规项目国家不会再安排了,而企业和违规项目签订的是无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