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电子标签方兴未艾 我国市场及时应对

电子标签方兴未艾 我国市场及时应对

发布时间:2006-12-11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电子标签

导  读:

电子标签通过射频识别系统实现自动识别.将商品信息存储在芯片上,附着在待识别物体表面,当商品进入阅读器的读取范围后,阅读器通过发射信号寻找它们.当信号激活电子标签时,后者会立刻反馈携带有标签信息的反射信号,实现无接触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达到自动识别物体的目的.
    电子标签的技术特点
    目前国内外市场普遍采用的防伪标签有条形码标签和激光防伪标签。由于条形码标签本身具有一些缺陷,各国企业一直都在探求一种更新、更完善的信息解决方案,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标签应运而生。作为条形码标签的电子版本,电子标签具有更多条形码标签所不具备的优点:
    1.可远距离识别
    条形码标签一般是通过近距离的手持光电设备进行信息的读取,而电子标签由于采用射频识别系统,随着工作频率的变化,识别距离也发生改变。通常,较低频率的射频系统其识别距离较近,一般为几厘米到几十厘米,而高频、超高频系统的识别距离较远,可从几米到几十米。
    2.信息量大,可动态改变
    电子标签是借助面积不足1μm的芯片来记录商品信息的,存储在这些微小芯片中的信息量非常大。厂家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定义各型号产品的存储容量和每个扇区的字节数。并且扇区可以反复读写(读无限次,写10万次),使得标签内容可以动态改变,例如存储商品从产地至运输过程中的途经地、仓储信息、有效期等,也可方便地对原信息进行修改。
    3.可批量识别
    条形码标签必须直线对准扫描,读写速度较慢,而且只能逐个识别。电子标签采用了防冲撞技术,读写速度快,且可以多目标同步识别。非静止状态识别,每秒同时最多能识别100个。
    4.安全性更高
    电子标签采用国际统一且不重复的8字节识别内码,标签数据的存取有密码保护,排除了条形码标签和激光防伪标签的可复制性,安全性更高,数据更加可靠。
    5.物理性能好
    电子标签具有多样化、超薄的外形和良好的柔韧性,能够轻易地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类型的产品上。电子标签具有防水、防磁、耐高低温、可弯折的卓越性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可在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使用寿命长,一般可提供10年以上的服务。
    电子标签对我国标签的冲击
    电子标签技术从2O世纪9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很快就在商品流通、生产管理、交通等领域推广开来。据有关权威资料统计,全世界范围内射频产品的销售额1989年为0.81亿美元,1992年为1.41亿美元,1997年为4,33亿美元,1999年则为6.85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电子标签、阅读器和相关软件与服务的销售额可望增至40亿美元。可见,电子标签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此外,国外一些公司对电子标签的强制要求,也使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条形码标签被迫退位,将市场份额拱手让给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的应用现状
    射频识别技术是时下最为先进的非接触感应技术。200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已把这种芯片写入了国际标准IS015693,射频识别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快发展。射频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商品拣选系统、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物流供应链、安全防伪、军事等众多领域。
    目前,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外得到很快发展,电子标签产品种类很多,像德州仪表、摩托罗拉、菲利浦等世界著名厂家都生产电子标签产品。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电子标签市场尚处在起步阶段。从目前电子标签技术的发展来看,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
    1.成本高
    目前电子标签每块至少30美分,感应器成本更高,达1000美元。如果要使商店每件货物都加设电子标签,标签成本必须下降。
    2.误识别率较高
    电子标签的识别信号很有可能被无线电话、无线局域网络和其他通讯设备干扰。有消息称,目前电子标签产品识别的失误率达到2O%,离大量进入商用还有一定距离。
    3.没有统一的拯准规范
    我国关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各公司射频识别设备千差万别,造成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和传递,阻碍物流信息化发展。电子标签是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标签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在射频识别技术上还比较落后,仅在低频和中频产品上有所应用,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这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才刚刚起步。预计在较长一段时问内,成熟的条形码标签技术不会消亡,条形码标签和电子标签将会此消彼长,形成二者并存、共同发展的态势。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ngr1.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亚洲使用开源软件比三年前增长40%

下一篇:我国仪器化标准执行过程注意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电子标签
  • Xerafy扩大产能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定制RFID跟踪解决方案需求

    新的生产设施覆盖RFID生产商整个产品组合的生产,包括Gen2 UHF RFID电子标签、Label、Inlay和传感器,以及产品的组装、定制、质检和全球运输。新工厂于今年8月正式启用,占地面积显著增加,排产更高效。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也使得整个生产流程更加高效和灵活。定制RFID,产能,RFID解决方案,

  • 2016物联之星RFID世界最有影响力评选结果揭晓

    “2016(第十届)‘物联之星’RFID世界年度最有影响力评选活动”结果正式揭晓!本次RFID评选在电子标签、读写设备、有源、系统集成、芯片、生产设备、最佳进步、国际品牌、成功应用、创新产品、年度事件等11个子奖项中角出了71个大奖。

  • 西门子推出大容量RFID电子标签与可移动手持读写器

    西门子再次扩充其超高频RFID产品系列Simatic RF600家族阵容,推出具备更大存储容量的全新电子标签以及紧凑型可移动手持终端。全新的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RF622T和RF622L的存储容量可达4KB,能将更多数据存储在装有标签的物品上,并且可以快速调用这些数据。因此,它们非常适用于分布式控制领域,如生产控制、资产管理和内部

  • 电子标签取代传统条形码必将是大势所趋

    RFID(射频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的受关注度与日俱增,RFID产品种类也日渐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

  • RFID技术应用的路障

    RFID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近年来,随着RFID相关产业的发展,RFID在各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挡道的路障也在其中,对大力推广应用存在困难。      困难主要有三方面。首先,行业标准缺失。目前,国内不同行业的相关技术和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产品存在很大差异,无法实现真正的

  • 亚运进口食品采用RFID检测

      近日,广东检验检疫部门开始组织对第一批进口供亚运食品抽样送实验室进行违禁药物检测。这标志着对亚运进口食品安全的检验检疫监管,由此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据介绍,亚运进口食品全程实施无缝监管。   这批食品来自新西兰、德国等国家,从广州、上海等口岸进口。广东检验检疫部门通过核对配料清单等方式,对这批由

  • 出租车装上电子“身份证”教你辨别黑车

        要辨别一辆出租车是“黑车”,交通稽查人员只要设置好路障,等车辆减速通过时手持读卡器一“叮”,车辆的情况就了解得一清二楚。经过半年时间的准备,昨日,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市出租车行业协会正式启动东莞市出租车防伪电子标签管理系统,首批安装了“身份证”的150辆出租车正

  • 浙江三年后高速公路将实现不停车收费

        日前,浙江省发改委批复全省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建设项目和高速公路二义性路径识别系统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的实施,意味着浙江三年后高速公路将实现不停车收费。     据悉,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建设项目将对2008年1月底前建成的全省高速公路网所有收费站、收费分中心和省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