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报机床工具版开设的“振兴工具工业大家谈”专栏,受到广大工具行业专家、企业领导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好评。
三个多月来,发表了许多有见解的文章;一些专家的看法在行业引起广泛关注,受到有关部门重视。
当前的问题是,如何把专家们的建议变成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尽快振兴我国工具工业。为此,我们特约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知名专家杨学桐先生撰写了《我国工具行业的发展要有新思路》的文章,作为这个专栏的结束篇。专栏讨论虽然结束了,不过请读者放心,机床工具编辑部仍将会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国工具行业的发展与振兴。
三个多月的“振兴工具工业大家谈”,得到广大工具行业的专家、企业领导和各方面人士的关注,发表了许多有见解的文章,阐述了非常有卓识的观点,本人也想就此题目发表一下个人意见,供大家参考。
我非常赞同专家的意见:我国工具行业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我国工具工业不仅国内市场丢失了大部分份额,出口传统低档次产品也难以扩展,逐步萎缩。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国产刀具的市场占有率不到10%。加入WTO后,我国工具行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各种制约发展的潜在因素开始显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整体工业水平等诸多矛盾严重影响工具行业的发展。国外厂商凭借其资金和技术的实力,把已抢占的部分市场作为继续进军我国的桥头堡,开始在全国范围的各个领域内挤占这个市场。专家说的“如果继续维持目前的落后格局,中国的工具工业将有全局覆没的危险”的警句,绝非危言耸听。
多年来,工具行业的许多有识之士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也曾采取许多措施来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但没有显著的效果。
当前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把这些症结分析和措施建议变为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使政府、协会、企业和相关行业能明确为了工具行业的发展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而且可以做。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信心,正确分析我国工具行业面临的形势
当前,我国工具行业发展极不平衡,传统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大,而进行技术改造、工艺装备、更新产品的资金投入渠道很窄。因此,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开发,市场的开拓都面临不少困难。但这些年来,国内工具行业的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经过近年的改制、改造和易地改建,使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恢复了生机,一些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建立也为工具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都是工具行业的“春风”。
在技术发展方面,我国工具行业在重点应用行业刀具国产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特别是可转位刀具、复杂刀具、硬质合金刀具等取得了一些突破,开始在数控机床、汽车发动机制造等方面得到应用,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品牌效应,这些都是工具行业的“新芽”。
在管理体制上,与其他行业一样,工具行业在政府不断深化改革的形势下,逐步让企业走上市场第一线,在风雨中经受磨炼,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都有新的变化,企业自律、自强、自我发展的能力有了提高,这些都是工具行业的“春雨”。
所以,发展工具行业,首先是要树立我们的信心。我国的工具行业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有一批忠于行业、忠于事业的精英和人才,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困难。
二、更新观念,共同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工具行业的发展要建立新的观念,“国产刀具”逐步演变为“本土刀具”,这不仅仅是观念和认识的改变,重要的是我们发展行业的一个新的思路和办法。我们在观察国内外工具行业发展的异同,在借鉴其他工业发展的成熟经验时,首先要分析我们工具行业所处的市场定位和在经济发展链条中所处的环节。工具是高技术的行业,但同时它又是一个配套的、从属的行业;它是一个多品种的产业,但同时又是要有一定批量的产业;它是一个微利的产品,同时又是一个易耗、易损、需求量大的产品。因此,工具行业要走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路子,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克服小作坊、单打一的生存理念,不要担心大企业、名牌企业对本土企业的兼并、参股、控股,同属一个行业的机床行业近年来一些著名骨干企业开始与国外或民营合资,甚至让外方、民营企业控股,都获得新的发展机遇。汽车行业虽然对其发展模式各有褒贬,但本土汽车(过去称国产汽车)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的事实也是不容争辩的,我国工具行业的企业要走出这条路,要放下包袱,更新观念,要勇于探索,勇于“下嫁”,对于一些高新技术的民营企业和国外企业,无论其原来“出身”如何,只要他有能力、有勇气投身于这个行业,我们就可以让其控股,接受他的投资、技术、装备,以建立新的体制、新的机制,掌握新的技术、新的装备,共同发展、共同受益。材料工业、工具工业、机床工业等产业要在资产上形成纽带,而不是靠政府拼凑,才有可能打破部门、行业、地区的界限,寻求共同的利益和发展。
三、创立品牌,迎接挑战
我国工具行业发展到今天,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离真正创建一个中国的品牌,还有不少差距。我以为,目前的形势决定了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来创品牌,世界上通行的OEM生产企业的存在和壮大,给竞争性产业建立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
我国工具行业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按照国内外著名生产厂家的要求(包括用户厂)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其品牌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联合的,甚至可以是他人的,只要是“MADE IN CHINA”就可以,这对我们在新一轮竞争中保存和发展中国工具工业是不无益处的。世界上著名的刀具厂家不多,中国要建立相同规模的厂家和品牌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做出特色,才有可能走出一条符合我国现实的发展道路,我们可以选择几个重点,像汽车、模具。我们可以在共创名牌的目标下,走一条国内外共有,工具行业、用户行业共创的利益共享之路。
中国的工具行业有市场、有基础、有人才,如何利用好这个外部条件,是工具行业共同要重视和探讨的,问题是市场竞争的要求留给我们取胜的时间并不是永远的。要走出去、请进来,要横下一条心闯出一条新思路,才可能使我国工具工业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