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1.5兆瓦风电机组由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
[img]200611820431056957.gif[/img]
业内人士表示,1.5兆瓦风电机组的研制成功,攻克了一批制约我国大型风电机组及其主要部件设计、生产、制造中的共性和关键性技术,使我国风电产业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局面,标志着我国风电设备国产化取得了重大进展。
据了解,上个月21日,1.5兆瓦风电机组出厂仪式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辽宁省发改委和科技厅、地方有关主管部门、风电投资商和研制开发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约200多人参加了仪式。而在不久前北京举行的“2006长城国际可再生能源论坛”上,沈阳工业大学也向国内外同行展示了其1.5兆瓦风电机组样品。
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的孙传宗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介绍说,1.5兆瓦风电机组的研制开发,是在国家“863”计划1兆瓦变速恒频风电机组项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用了世界先进的风电机组设计理念,可在风速变化的条件下,通过双馈异步发电机,相应变化风电机组的转速,以获取最大的能量,并结合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保持机组电压和频率的平稳输出。
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潘建介绍说,该1.5兆瓦风电机组除变流器从国外进口以外,机组的整体设计和总装生产以及控制系统、变桨距系统、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均由国内企业提供,其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85%以上,满足国家发改委有关风电项目国产化率70%以上的要求。
成立于1983年的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一直专门从事风电技术研究,曾多次承担并出色完成国家或省级科研项目。经过3年半的艰苦努力,2005年7月率先在国内研制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兆瓦变速恒频风电样机,在营口仙人岛风电场一次并网发电成功,在风速达到3米/秒以上便可发电,机组多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兆瓦级风电机组零的突破。在此基础上,又用一年多的时间,自主完成了1.5兆瓦风电机组的研制工作,缩短了我国在风电技术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对促进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有关专家表示,风电是目前技术最成熟、最具产业化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风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量约10亿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加快风电发展,对于增加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国家已确定了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我国风电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但总体来看,我国风电研发技术比较薄弱,风电设备生产能力不足,大型风电设备仍依赖进口,制约着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
潘建告诉记者,为了促进1.5兆瓦风电机组的实际应用,沈阳工大风能所和青岛国电蓝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组建了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致力于创造我国风电的国际品牌,打造国内外知名的风电制造产业基地。目前公司已接到国内风电场1.5兆瓦风电机组定单60台。
风电专家、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也为首台自主产权1.5兆瓦风电机组研制成功感到欣慰。但他表示,目前该1.5兆瓦风电机组仍处于样机阶段,实际技术水平和整机性能如何,还有待在野外风电场中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