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视点:让"电子蚂蚁"准确"追踪"断层(下)
发布时间:2006-11-02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
行业资讯
人浏览
"蚂蚁追踪"算法的工作流程分四步:增强边界特征,突出特殊的地层不连续性,预处理地震资料;生成蚂蚁追踪立方体,提取断层;确认、校验断层;创建最终断层解释模型。
流程的第一步包括利用边缘探测手段,增强地震资料中的空间不连续性,并通过噪声压制技术,随意预处理地震资料。
第二步建立蚂蚁追踪立方体。蚂蚁追踪算法遵循类似于蚂蚁在其巢穴和食物源之间,利用可吸引蚂蚁的信息素(一种化学物质)传达信息,以寻找最短路径的原理。在最短路径上,用更多的信息素做标记,使随后的蚂蚁更容易选择这一最短路径。
该技术原理就是在地震体中设定大量这样的电子"蚂蚁",并让每个"蚂蚁"沿着可能的断层面向前移动,同时发出"信息素"。沿断层前移的"蚂蚁"应该能够追踪断层面,若遇到预期的断层面将用"信息素"做出非常明显的标记。而对不可能是断层的那些面将不做标记或只做不太明显的标记。"蚂蚁追踪"算法建立了一种突出断层面特征的新型断层解释技术。通过该算法可自动提取断层组,或对地层不连续详细成图。
流程的第三步需要人工交互操作。提取的断层必须要经过评价、校正和筛选,才能得到最后的解释结果。这一过程需要利用交互式立体网络和柱状图滤波器来完成。
流程的最后一步,确定的断层既可用于进一步地震解释,也可直接输入到断层模拟中。
利用Petrel自动构造解释模块,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人员不需要人工逐一勾绘断层面,从而可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断层面走向、分析自动提取断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该技术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构造解释精度,改善地质细节描述;大大缩短枯燥的人工解释时间;提供客观、详尽、可重复的地层不连续性构造图;充分利用地质模拟技术,更好地建立复杂构造模型,优化应用三维地震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