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建筑业的鼎盛时期,2020年全国房屋建筑面积将接近2000年数量的2倍。目前我国建设高潮持续不断,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可见建筑规模极其巨大。遗憾的是,不仅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中的99%为高耗能建筑,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2002年全国空调高峰负荷已达到4500kwh,相当于2.5个三峡电站建成后的满负荷出力。这种只考虑眼前短期利益,放肆浪费能源的行为普遍存在。按照目前建筑能耗水平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89亿tce(吨标准煤),超过2000年的3倍;空调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出力。问题相当严重,情况十分紧迫,建筑节能已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问题,如果国家从现在起就下定决心抓紧建筑节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全面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对既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改造,则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35亿tce,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kwh(大约接近4.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相应可减少电力建设投资约6000亿元),由此造成的能源紧张状况必将大为缓解。如果再加大工作力度,要求2020年建筑能耗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末的水平,则节能效果将更为巨大。如果继续放任自流,错过当前这段大好机遇,不给予高度重视,不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则将长期大大加重国家能源负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障碍,对能源安全和大气环境造成重大威胁。
建筑能耗现状
建筑能耗范围
按照国际通行的分类,建筑能耗是指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以及服务业)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主要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空调通风能耗约占2/3左右。
房屋建筑规模
我国房屋建筑规模十分巨大,近几年每年建成房屋达16亿~20亿平方米。如此巨大的建筑规模,在世界上是空前的;在我国历史上,这几十年是房屋建设高潮期,这段高潮过后,很可能不会再度出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城镇化将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1世纪头20年内,建筑业仍将迅速发展。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2002年底共计为388亿平方米,其中城市131.8亿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面积为519亿平方米,其中城市171亿平方米;估算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面积达686亿平方米,其中城市为261亿平方米。
建筑能耗现状及展望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建筑能耗数量十分巨大,所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也在逐步升高。
目前,全世界建筑能耗约占能源总消费量的30%,其中住宅能耗约为商用建筑的2倍。建筑能耗与人民生活水平关系甚大,工业化国家建筑能耗占全球建筑能耗总量的52%,东欧和前苏联占25%,发展中国家占23%。我国建筑能耗比例也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上升。
近几年,建筑能耗增长幅度较小,是由于许多家庭炊事和热水用能由煤炭改为燃气或电,能源效率有了很大提高,炊事、热水用能有所减少,抵消了一部分其他建筑能耗的增加量。建筑能耗中,以采暖、空调用能所占比例较大,照明、家电用能也在不断增加。
今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必然较快增长,但其增长速度与节能工作进展关系甚大。尽管我国人均建筑能耗将成倍增加,但由于发展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将处于较低水平。例如,美国1999年建筑能耗为12.5亿tce,人均建筑能耗458tce,约为中国人均建筑能耗的16倍。我国不可能也不应该采用这种高能耗的发展模式。
空调制冷与采暖高峰负荷
冬季采暖与夏季空调,是造成电力负荷峰谷差最主要的因素。2002年全国各电网空调制冷负荷共达4500万kw,相当于2.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尽管加紧进行电力建设,2003年夏季,高温酷暑,多数电网负荷连创历史新高,全国电网差不多全面告急,至少有10个省市不得不拉闸限电。由于空调制冷的日益普及,预计到2010年,全国制冷电力高峰负荷将增加一倍以上,即达到约相当于5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预计到2020年,全国制冷电力高峰负荷还要再翻一翻,达到约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因此,电力系统的峰谷差问题将更为严重。
由此可见,抓紧建筑节能,认真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仅建筑冬暖夏凉,舒适性大为提高,空调负荷可降低一半,电力建设投资也可大为减少,电力工业的经济效益可大大提高,安全运行也更有保障。
差距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衡量建筑热工性能的主要指标。根据建筑标准要求,不仅新建建筑保温隔热性能越来越好,还对既有建筑进行了大规模高标准的节能改造。同时,还在建筑比一般标准能耗低得多的超低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包括住宅和商用建筑,其中许多利用了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事实上,我国目前虽然发布了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标准,但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标准也只有京、津、唐山等少数城市执行得较好,山东等省也有较大进展,而大多数地区只是局部执行,有些地区甚至完全没有执行。大体上说,与发达国家对比,我们的外墙、屋顶单位面积能耗为它们的3-5倍,窗户能耗为它们的2-3倍。
当然,中外建筑有其各自的特点:发达国家住宅中独户住宅、联户住宅很多,体形系数(建筑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容的体积之比)较大,这类建筑能耗相对较高;而我国住宅以多层、高层公寓式建筑居多,体形系数较小,即冷天散热面积相对较小,在大体相同的围护结构保温条件下,以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计,大约只要用一半的采暖能源。从节能的角度看,我国的建筑较为有利。
建筑能耗
近30年来,发达国家致力于建筑节能,一步一步抓,越抓越紧,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减排温室气体,要求更高,在建筑热舒适性继续改善的前提下,单位建筑面积的能源消耗量进一步减少。而我国到2002年只在城市中累计建成节能建筑2.3亿平方米(包括节能率30%及50%的建筑),仅占全国城市建筑面积的2.1%,其中约有一半建在北京和天津。因此,从总体上说,我国现在的建筑能耗水平与传统建筑相比变化并不大,有些地方甚至还不如以往的传统建筑。
节能潜力分析
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节能潜力
我国城乡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气密性能差、采暖空调系统的能源效率低下,与发达国家不断提高的建筑节能要求相比,差距越拉越大。我国已经编制了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都是在原有能耗基础上,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以及提高设备和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做到节能50%的。按照标准建造的节能建筑,不仅节约能源,还提高了建筑热舒适性,做到冬暖夏凉。这些标准都已经通过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是符合我国国情、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做得到的。现在,就是要通过执行节能标准把节能潜力挖掘出来。应该说,这只不过是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第一步。当前的问题是起步十分艰难。尽管好些地方认真执行建设部发布的建筑节能标准,仍有不少地区把这些节能标准当做“耳旁风”,不予理会,或者敷衍应付一下了事。如果这种情况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实现建筑节能目标就无从谈起。这是当前问题的关键。当然,即使做到了节能50%,与发达国家目前要求的能耗水平相比,仍然高得多,按照发达国家当前节能标准,还会有再节能50%甚至更多的潜力,这是后话。在2020年以前,只能希望首先把节能50%的标准贯彻执行好,新建建筑全部按节能标准建造,既有建筑有计划地每年按标准改造一批,逐步增加到每年能改造3~4亿平方米。这样做的结果,其效益将极为显著。在工作进展良好的条件下,2010年以后再逐步在各地实施节能65%和75%的标准,节能成果就将更大了。
实践证明,只要采取经济实用、切合实际的节能措施,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投资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成本,约为80~120元/平方米,一般可以通过产生的节能效益在5年左右得到回收。公共建筑由于能源费用要高得多,尽管单位建筑面积节能投资会高一些,其节能效益会更为显著。
还要看到,由于建筑能耗减少,即采暖空调照明负荷相应减少,因而所需设备容量减小,新建建筑可以减少这部分初始投资,改造既有建筑则可将节省下来的这部分负荷移用于其他建筑。在节能50%的情况下,设备容量相应减少50%,可见建筑节能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住宅家用电器节能潜力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和住房面积的扩大,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家用电器品种类型增多,拥有量大幅度增加。但是,我国家用电器的能源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明显差距,节能潜力很大。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制定新的家用电器能效标准,新标准以节能技术为基础,规定各类家电产品的最低能效限定值,由此可测算出实施新标准的节能率和节能量。节能量等于某种产品基年总用电量乘以实施新标准的节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