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中国公开赛于10月8日在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圆满谢幕,然而关于机器人的话题却远未结束。看过比赛的人多数认为,机器人比赛还停留在表演阶段。那么—— 从最早的仿真比赛到现在的类人机器人比赛;从小型组到现在的中型组、四腿组;类人组机器人也由早期的表演赛变为2∶2足球对抗赛,可以看出机器人的水平在不断提高。然而在人们看来它依然还停留在表演和基础研究阶段。
机器人研究太高端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系的研究生刘龑参加了FIRA仿真机器人比赛。他说:“机器人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太高端的研究,相关的应用不多,商业回报也不明朗,这也是他目前研究人员比较少的原因,有的参加过机器人比赛的博士毕业出国后可能就不再做这个了。”
RoboCup中国公开赛组委会副主任、中国科技大学陈小平教授说:“国内部分人对人工智能研究比较悲观,认为它离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觉得应该换个角度,不要想让人工智能完全模拟人的思维,这样很难实现。应该从功能着手,进行实用技术研究,掌握了通用的方法后将可用于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源头创新,不能只看短期效果,要寻找好的方向,持一种相对长远的观点,逐步发展。国外现在领先的应用技术都是因为他们之前已经研发了10年或20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有两个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个是市场有没有需求,一个是技术上是否可行,后者需要靠基础研究,也许投入10个研究项目只成功了一个,但这一个就能发财。比如索尼的机器狗就是个成功的项目,它的停产是由于公司内部运作出现了问题。国内围绕教学和比赛发展的机器人产业应该说已经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行。”
与应用联系越来越紧
机器人大赛正在不断增加与应用联系更加紧密的比赛项目。陈教授说:“RoboCup救援组比赛自2001年出现后,参赛队伍越来越多,水平提高很快,这项技术和应用领域结合很密切。此外,从今年开始还增设了‘@Home(和人一起工作)’机器人比赛,其目标是让机器人能与人类在同一环境下工作,能够人机交互,共同工作。可能它的发展比救援组还要快。”
今年,微软也宣布涉足机器人研究领域,推出了“微软机器人工作室”软件。通过减少一些麻烦的工作和创建不同类型硬件的标准,这套软件将简化对机器人的编程。据介绍,它能够模拟机器人受到重力、摩擦力等物理规律影响的动作。同时,开发人员还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器来访问机器人体内的传感器,便于开发。微软的介入,让人们更有理由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
陈小平教授说:“智能机器人何时进入家庭?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比如现有的智能吸尘器,它在逐渐增加新技术,虽然每次只有一点,也不是最前沿的技术,但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在不断渗透到我们生活之中。”
刘龑告诉记者:“对于参加机器人比赛的研究生而言,由于智能机器人研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目前比较看重研究方面的成果。比如现在研究躲避障碍物的算法,将来可以用在探月项目中,也可以用于工厂货物搬运中。尽管目前在人工智能研究中有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等多种算法,但在模拟人的行为中还不存在一种通用的、比较完善的算法,在研究比赛机器人过程中,也是对各种算法的比较和改进。”
创新研究的练兵场
越来越热的机器人大赛正在成为创新研究的练兵场。陈小平教授说:“机器人大赛是学生竞赛而不是学术竞赛。学术竞赛研究的是学科的前沿问题,而学生竞赛更多的作用是检验研究成果,推进研究发展。比如在比赛中看到差距,思考新的方向,先追赶,再超越。”
带队参加RoboCup类人组的比赛,清华精密仪器系的刘老师说:“我们实验室更重视基础研究,比如稳定性控制、步态规划等,在研制大仿人机器人上具有丰富的经验,也想通过机器人大赛来检验一下水平。”
来自北大智能控制实验室的“功夫队”在本次RoboCup公开赛上获得了四腿组的冠军,参赛队员容春霞说:“我们实验室过去把精力集中在基础研究,比如仿生方面,我们的机器鱼、机器海豚、类人机器人都做得很不错。参加比赛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检验,理论研究的成果也可以移植到其他应用领域。”
RoboCup的计划是在2050年之前,用完全自主的人形机器人足球队战胜人类的世界冠军队。当这个目标完成时,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尽管制造一个会踢足球的机器人本身并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但是这种成功标志着机械电子、机器人学、传感器信息融合、智能控制、通讯、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的一批技术都已足够成熟,这些技术必将给我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RoboCup也将像登月计划一样,成为划时代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