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路怎么办?问警察,问街边卖报纸的阿姨,问路人。现在在北京,找不到路可以去问数字信息亭。半月前,分布在北京市区的671台数字信息亭新版电子地图正式开通,新增的找地点、查公交线路、查公交换乘、打路条、查周边等五项功能,让市民在使用电子地图时充分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捷。更有用的是,市民在查完电子地图后可以将查询结果免费打印下来,边比对着边走,方便多了。
据相关人士介绍,北京信息亭还提供公交、地铁、城铁间的混合换乘,将换乘线路显示在地图上,包含途经车站等。使用者在使用时可先查看、比较各种公交换乘线路方案优劣,再选择并打印自己的换乘线路。信息亭还提供目标地点周边17类服务机构和设施信息的查找,包括医院、药店、银行等的地点。另外,信息亭还为外国朋友提供了英文提示。到下个月,北京所有公厕信息都将收录到信息亭上,只要登录信息亭的地图,就能查找到距离最近的公厕所在地。
当北京的信息亭被人诟病过很多次后,高科技产品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真正为百姓服务了。
其实,几年前北京开始建信息亭的时候,市民是对它们寄予厚望的。 当时的建设者给我们描述了如此美丽的场景:出门可以查信息,信息亭上可以交电话费、买演出票。这让我们不得不相信,高科技就在我们身边。
但当各个部门都开始建设各种各样的信息亭之后,我们发现,它们能提供的无非是抬头就能看见的公交车路线、一些景点信息等。而真正我们需要的查询、找地方等功能一概没有。所谓的信息亭,成为古老、固定信息的“缓慢查询地”,系统慢且信息旧。
之后,各部门就像在做政绩工程一样,纷纷树立了属于自己的信息亭,比如,国展附近有一个估计是法律相关部门竖起来的法律查询信息亭,于是,信息亭成为街头的一道风景线,“亭亭玉立”也成为当时媒体形容这些形象工程的专用讽刺词汇。不过说实话,这些信息亭倒真有不少好处,比如,下雨天可以避雨。那天在长城饭店门口,我还看见两个贴小广告的孩子躲在信息亭里分剩余的小广告。该信息亭比较封闭,外人看不见。号称高科技为民的众多信息亭是为民了,但是压根没有发挥它高科技的用处,基本上和遮雨棚、公交车站没什么太大差别。
很明显,硬件已经投入进去了,如果不发挥作用就是浪费。政府相关部门肯定也看到了这些信息亭的浪费,于是开始出台一系列的服务措施。可是要先研究,到底为什么百姓不买账呢?很多人反映,那里面的信息实在是太旧了,而且也没什么用处。
于是,政府决定从最实用、也最好解决的信息查询入手。市民究竟对信息亭有什么要求?最起码问个路、查个公交车总可以吧。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出门找厕所的事情得帮助解决吧。没问题。从技术上,信息查询本来就不是什么问题,无非就需要那些建设者们真的将百姓需求放在首位,而不是拍脑袋就想,不调查就做。
另外,现在的建设者还想到了细节问题。比如,信息亭的打印纸用完后,后台网络能自动监测到并发出警报,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去装打印纸。而且,从输入打印内容到输出路条,大约只需要1分钟。
高科技,也得知道百姓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否则,就只能是高科技摆设,既没用,又遭百姓骂,说乱花钱。当然,作为投桃报李的回报,百姓也得注意,信息亭打印路条属政府提供的便民设施,不要恶意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