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回扣再多,国家对药品还有个限价,可是医疗器械呢?除了心血管介入耗材以外,其他医疗器械根本没有限价之说。”8月8日,淄博市一家医院一名老医生的话,指出了当前医疗卫生行业存在的弊端。他认为国家对药品的治理已经有了成效,应该在对医疗器械的治理上使把劲。
攻关瞄准4个人
记者了解到,医疗器械走进医院主要有3种方法,一是厂家直接和医院打交道,二是厂家的业务人员和医院打交道,这两种基本相同,最后一种是厂家通过代理商与医院打交道。不管哪种方式,医疗耗材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生产商,他们决定出厂价格,也就是底价;一个是医院,他们决定零售价格,也就是最高价。而中间的若干流通环节,物价部门是不过问的,一些常用手术耗材更是存在很大的价格监管漏洞。比如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一个室间隔缺损患者在解放军148医院治疗只需要2万元左右,而同样的手术在其他医院则需3万元-3.5万元,其中的缘由叫人费解。
业内人士透露,医疗器械想进医院,必须通过4个人:医院院长、分管院长、医疗器械科科长、相关医务人员。医疗器械进来后,相关医生拿的回扣最少,其他人员拿的回扣与医疗器械的价格有直接关系,“我们提供一个价格,他们愿意砍多少就砍多少,砍多了拿得回扣少,砍少了回扣自然就多。”一名销售医疗器械的业务员如是说。为了拿到高额回扣,一些医院进的医疗器械价格都非常高,更有甚者,为了获取高额的回扣,居然买一些医院基本用不着甚至不用的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进医院分三步走
淄川区一家医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和同行也经常聊起这些事情,一般来说,医疗器械进医院有三步。第一步是接触,即认识过程。一般是在饭桌上,这时候什么都不说,厂家业务员或代理商请客,通过这种方式认识科室主任。第二步就是“感情投资”。这时候就得投其所好,医院相关负责人喜欢唱歌,厂家业务员或代理商就安排他们唱歌,喜欢抽烟喝酒就送烟酒,喜欢喝茶的送好茶,实在没有“爱好”的,就送电话卡、购物卡、报销费用等。第三步就是攻关。这笔攻关费用是最大的,攻关的对象一般是医院院长、设备科长,有时还可惠及其妻儿,“红包”被冠以宣传费、劳务费、科研费等名目送到相关人物手中。
攻关成功后,医疗器械开始进医院。由于医疗器械定价缺乏统一标准,部分医院没有专门部门来监管此事,因此虽然有层层监督,可最后的具体价格还是由采购者即医院一把手说了算。这也正是医疗器械代理商和医生之间“灰色交易”的生存土壤。
对医疗系统不正之风极为愤慨的医生大有人在,陈医生就是其中一名,他虽然知道众多医院拿回扣的事实,但是空口无凭,他缺乏有力证据。医疗器械的回扣十分隐蔽,销售人员和医生单线联系,很难采集到证据,也给司法办案带来不便。
淄博市物价部门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医疗器械价格靠市场调节,属于市场行为,由双方协商定价。如今植入类医疗器械已频繁使用,但仍没有标准和法律认定目前的价格是否合理,消费者的利益是否受到侵害。这一监管真空势必造成高值医疗耗材价格的混乱。
[center]来源:鲁中晨报[/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