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站在高岗上
根据国家电网的预测,我国将在2006年底实现
电力供需平衡。电力供需平衡后,我国每年的装机容量将会逐步回落,其中新增火电装机容量2007年以后将下降到2200万千瓦左右,降幅达到50%以上。火电设备市场容量的迅速萎缩将导致行业内竞争加剧,相关企业盈利能力将会下滑。笔者了解到,技术水平领先、行业内竞争优势较强的东方电机的订单目前下滑趋势明显,从中可以看出火电设备行业景气高点的来临。
对于生产小火电机组的相关企业来说,由于小火电机组煤耗高、排污量大,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国家以后将会逐步限制该类机组的投产,设备提供商的市场空间将会受到进一步挤压。国家四部委2005年7月份联合公告宣布停止建设32家违规电站项目,已经给相关设备生产企业敲响了警钟。
太阳能发电:面临内忧外患
我国2004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达3.5万千瓦,约占世界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3%。由于我国太阳能发电的成本高达3~4元/度,短期内我国大规模负担太阳能发电的可能性并不大,到2010年我国的太阳能发电容量目标仅为200万千瓦,因此目前我国太阳能发电设备厂商更多实行的是来料加工、两头在外的生产形式。
太阳能电池片/组件的主要原料是高纯度硅,大约每千瓦电池片用硅量为12~15公斤。由于太阳能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电子行业景气度的回升,硅原材料价格的涨幅非常大。太阳能级多晶硅的价格已经从年初的40美元/公斤涨到目前的99美元/公斤,涨幅高达147.5%。而与此同时电池组件的价格涨幅却很小,美国和欧洲电池组件的价格分别从2005年年初的5.04美元/瓦和5.68欧元/瓦,涨到目前的5.3美元/瓦和5.78欧元/瓦,涨幅仅仅为5.16%和1.76%。因此笔者认为2006年太阳能电池行业将因为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短缺而出现利润率的下降。
水电和核电:后来者居上
根据国家的绿色能源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增加水电和核电的建设规模,2010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6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4%左右,核电装机容量125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左右,平均每年投资额将分别在350亿元和200亿元左右。虽然水电和核电投资规模较目前的火电低,但由于生产水电和核电设备的企业较为集中,而且随着国产化率的逐步提高,相关设备的生产厂商可以从中获益较大。
“十二五”期间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大水电和核电投资规模,“十二五”期末我国水电和核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3亿千瓦和3600万千瓦,分别占到总装机容量的25%和4%,期间年均投资额将分别达到750亿元和350亿元。
风电:概念多于实质
风能作为一种典型的可再生资源,目前,我国的风电装机虽然突破100万千瓦,但这也仅相当于一台较大功率的火电机组。而在累计的市场份额中,国内产品仅占到18%,其余均是进口。经过不断的努力,我国风电设备在成本控制上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目前国产机组的造价已经降低到7000~8000元/千瓦,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300万千瓦,增长率为300%。
笔者对未来5年我国国产风电设备年市场容量进行分析,认为2006~2010年国产风电设备的每年平均市场容量仅为13亿~23亿元之间,而2010~2020年期间年均市场容量为62亿~98亿元。
我国国内主要风电设备制造厂家有新疆金风科技股份公司、大连重工机械公司、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公司、西安维德风电设备公司等,这些公司均为非上市公司。所以风电设备市场份额的大多数又将主要被这些风电非上市公司所分享,上市公司中主要有湘电股份、特变电工等公司涉及风电机组的制造,但笔者认为他们的收益有限。
2006年以后我国电源建设的速度将会放缓,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电力供需平衡以后,我国电源建设的重点将放在结构的优化上,因此我国下一步电源建设的重点将会放在大容量、高参数的火电机组和水电、核电、天然气发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兴环保电力项目上。所以,前几年那种所有电源设备制造企业业绩普遍高速增长的局面将不会持续,只有那些涉足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电站设备生产厂商能够熨平波动周期,未来成长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