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上半年塑料价格几乎一直处于上涨态势,为近几年所罕见。作为石化产业的下游产品———塑料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了原油价格外,自身的供求关系以及原料生产的垄断性也对塑料价格走高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油价高企推动塑料价格上涨
2005年以来原油一直呈震荡上扬状态,尤其是06年以后,基本上都是在60-70美元/桶的高位徘徊。国际能源署(IEA)石油产业及市场部主管Lawrence Eagles表示,除非经济前景有重大变化,否则石油市场价格环境在未来几年不会有大的改观。
长期的供不应求是导致
原油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因素。其次,紧张的中东局势也造成原油产量大幅降低,据设在伦敦的全球能源研究中心计算,自2000年以来, 伊拉克战争、尼日利亚战乱、伊朗核问题、俄罗斯政府干预和委内瑞拉、科威特等国局势可能已造成将近每天800万桶石油产量的损失,相当于全球消费量的10%。再者,投机基金仍在促使油价上涨;法国兴业银行认为,“套利基金”在石油市场上所占份额已达15%,而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不足5%。
另外,一些不确定的灾害性气候变化对油价上涨也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摧毁 墨西哥湾部分基础设施的“卡特里娜”飓风过去8个月后,美国南部钻井平台和炼油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生产。而如果这一地区再遭飓风,那么,油价在今年夏季将会再次飙升。 高企的油价直接拉升了塑料行业的成本,进而推动塑料产品价格上涨。
自身供求偏多
国内塑料市场的行情基本与外盘一致。今年以来,虽然原油屡创新高,带动塑料跌宕起伏,但是塑料市场的高位并没有出现在原油的最高点上;因此,原油是影响塑料市场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供需仍是塑料市场价格的决定因素。
2005年国内合成树脂的总产量为2141.9万吨,表观消费量达到3834.8万吨,进口量2141.9万吨,出口量185.9万吨,仍有缺口约1800万吨,55%依赖进口。中国塑料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塑料加工业的兴旺带动了消费的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塑料消费国。庞大的需求直接推动了塑料价格的居高不下。
原料生产具备垄断特征
目前国内原料生产集中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巨头手中,目前的定价方式有可能出现一天一个价的情况,源头频繁的价格变化为某些贸易商的价格炒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人为的囤积自然导致塑料价格巨幅波动。
另外,每个石化企业生产的树脂牌号都不一样,用途也有差异,制品企业采购原料的牌号基本固定,所以市面上经常会出现某种牌号暂时性短缺的情况。很多贸易巨头经营的牌号相对集中,很可能它的供应量可以占到某种牌号树脂的很高的比例,稍微囤货都可能导致价格的变动。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