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致命的建筑节能“科技恐慌症”

致命的建筑节能“科技恐慌症”

发布时间:2006-07-05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建筑节能 科技恐慌

导  读:

    目前房产界普遍存在"建筑节能科技恐慌症"。 

  自2005年7月建设部公布《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至今,楼市已经普遍建立了强烈的节能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在面对节能建筑所要采取的新科技和新技术时,却变成了盲目与恐慌。新科学、新技术无法推行,对建筑节能的推进也是致命的。 

  "科技恐慌"日渐蔓延专家认为,技术的困惑,对开发商来说,主要是对建筑节能在开发项目上的技术及应用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过去由于我国对建筑物保温并没有很严格要求或节能标准较低,所以,不仅目前绝大部分建筑项目都属于高能耗建筑,而且对开发商甚至包括购房者而言,都缺乏对节能建筑技术、标准及效果的真正了解和把握。一直以来对建筑节能技术的不了解造成了开发商以及购房者的恐慌和疑惑。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主要发达国家就对建筑节能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研究。经过几十年的能源开发及利用,现已形成了非常完善和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体系和产品市场。我国在节能建筑研究与开发问题上也有几十年的历史,只不过由于当时的经济水平和实力的原因,这些技术很难得到推广和使用。 

  在强制执行建筑节能新标准、大力普及节能建筑条件下,推行新技术、新材料的效果是明显的。不仅能够大大降低我国建筑高能耗状况。而且同时也会全面提升我国房屋的建筑质量。因此开发节能建筑的价值,不单体现为能耗降低,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节能资源,为开发出更具高技术含量的建筑产品创造条件。 

  成本的博弈按新建筑节能标准开发新的节能建筑项目势必会增加工程造价,也可能会增加市场销售价,但是过多的担心投资太大或房价飞涨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的建筑项目大都是按照节能50%标准开发的,其属于建筑主体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的投入也已经摊入了整个工程造价之中,由此决定了现行的商品房市场售价中包括了节能50%标准的投入。实行新的建筑节能标准后,属于建筑主体围护结构的投入势必会增加,但是这种增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因此这种增加是有限度的。以北京商品房项目为例,按建筑节能50%的标准,投入在围护结构上的成本大约为220-240元/平方米,按节能65%的标准,投入在围护结构上的成本大约为300-330元/建筑平方米,两者相差仅为80~90元/平方米。这种范围内的提高,对开发商和业主来讲还是可以接受的。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节能建筑直接成本的增加,对开发商而言,是可以通过工程技术优化消化及适当增加售价来实现平衡的。对购房者而言,节能建筑可以节省很大的能源消耗费用,从长期的效益来讲,也非常划算。因此,建筑节能为社会发展节省资源、为开发商提升价值、为使用者节省费用,是三者共赢的好事。 

  建筑节能不是阳春白雪其实,我国政府对节约能源问题早就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在全民接受节能意识,特别是在大力推广节能建筑,强制执行节能政策等方面,目前还缺乏广泛的普及和实施的深度。 

  建设部自2005年7月1日开始,先后公布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对节能建筑提出了明确的指标和规范,并已制定了对新开发建筑项目的节能验收标准。 

  在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上,没有达到节能建筑标准的项目不可能得到验收,更不可能允许上市。因此,对开发商而言,及时掌握建筑节能技术,认真组织落实节能规范,是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效益和发展的大问题。政府的强制性政策及严格的验收标准是对购房者购房最可靠的保证。伴随着整个社会对节能建筑标准的深入了解和普及,再加上居住者在居住环境里的直接体验和对比,完全可以释然当前所面临的困惑。 

  节能高科技并非乌托邦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建筑节能科技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只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充分得以推广。因此,大众不必对节能高科技"望而生畏"。 

  目前在欧洲等先进国家,为满足居住者高舒适健康需求,已在广泛普及和推广高舒适度、低能耗辐射采暖制冷系统,它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满足人体需求为标准,集温度、湿度、新风、采光、噪音控制等为统一系统,使室内实现更适合人体居住的恒温恒湿环境。而采用这套系统的建筑能耗也只有20瓦/平方米,大大低于我国目前建筑平均能耗80瓦/平方米的水平。 

  进入21世纪后,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节能建筑,有些经典项目,其节能技术水平和实际效果已经达到和超过了欧洲国家标准。因此,现阶段在我国推行建筑节能新标准,已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技术、规范和产品,在建筑行业内大力普及和开发节能建筑的条件下,国外先进、成熟的技术、产品的大量引进以及国产技术、产品的大量出现都会为新的建筑节能项目开发提供广阔的技术资源和市场平台。而在这一过程中,对属于建筑节能在技术、产品的投入,使用效果等方面的问题,都将会逐步走向成熟。并且还将能够在节能建筑平台上创造出更高、更新的价值。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n8eq.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鞍钢成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创新典范

下一篇:清华同方综合布线助力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建筑节能 科技恐慌
  • 十三五助推山东省加快发展数控装备,建筑节能一体化与可视化工厂并行

    山东省在建筑领域大力推进建筑装装备的数控改造提升,并积极定制节能率高达75%的行业指导规范,紧跟北京建筑节能一体化与节能公布的标准。大力推进节能技术、数控装备的应用,及时推广到一线工地。

  • 建筑节能2015年计划节约1.16亿吨标准煤

    《“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里面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节能1.16亿吨标准煤,相对“十一五”增加16%,按照每吨标煤700元计算,建筑节能计划节省800亿元以上。

  • 中国建筑节能之路需走出自己的模式

    建筑节能目前有两种路径可走,一是“与国际接轨”,即高标准、高舒适,然后通过太阳能和高技术实现“零能耗”,这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节能途径。另外一种路径则是继承传统,坚持绿色使用模式,在目前用能水平条件下通过技术创新来全面提高建筑的服务水平。

  • 楼宇经济vs建筑节能:自动化产业将兴起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楼宇经济各方投资有望达到5000亿,而作为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智慧社区建筑节能的发展前景也不容小觑;在社区智能化的过程中,除综合布线、社区安防等主导性要素外,“楼宇自控”这一专有名词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 喷涂聚氨酯泡沫塑料市场需求巨大

    目前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十分重视的大事,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充分重视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切实做到从节约资源中。

  • 绿色建筑是我国未来发展趋势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其中包括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

  • 挖掘建筑节能潜力 助力节能增效

    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国家坚强型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开展对“配、用电”环节的智能化、高效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合理满足“三个需要” 专注提高核心技术

    智能仪表是楼宇能源管理系统的数据信息源头和节能降耗的控制终端,是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设备之一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