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一五”开局的第一年。“十一五”期间是水泥中小企业竞争最激烈的时期,面临着水泥生产过剩、经济运行进入高成本时代、市场价格竞争更加激烈。要想顺利地渡过这一时期,必须要认清形势,釆取有效措施,克服各种困难,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
一、认清形势,早下决心,才能跟上“十一五”发展步伐
1.“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水泥生产能力的过剩
经过“十五”期间的经济结构调整,水泥工业又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受固定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拉动,从2002年开始,水泥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投资热,不仅产业政策支持的新型干法发展迅猛,连限制发展的立窑水泥,也在讨:多地区随之发展。2004年全国水泥产量达到9.7亿吨,“十五”前4年净水泥产量3.73亿吨,2005年水泥产量10.64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超过4.2亿吨。再加上在建项目和没有发挥出来的产能,预计还有3亿吨左右。即使“十一五”期间不再发展,也够“十——五”期间消化吸收,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目前不少地区的企业正在抓紧项目技术改造,还会有干法项目再建,这样会大幅度地提高水泥的生产能力,造成产品过剩状况的进一步加剧,这是对全国而言。当然水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商品,它受销售半径的影响(公路运输不超过150公里;水运一般不超过300公里),地区之间发展是不平衡的。
2.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高成本增长期
主要原因有6个方面(宏观):
①资源成本提高。无偿使用自然资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自然资源是有偿出让和开采:国家并已加大征收矿产资源税,限制高能耗污染企业发展。
②资金成本提高。去年7月21日公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币还可能再升值,据了解企业贷款利息达到7%-8%,提高了企业财务成本。
③环境成本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要求环境跟上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治理环境要增加投入和运行成本,这样一来环境成本要大幅度上升。经济发展用水资源越来越多,造成我国水资源缺乏,全国现在就有420个城市缺水,将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
④土地成本提高。随着我国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扩大,城镇用地规模迅速增加,这样农民吃饭的钱就要加到企业的总投资中,所以土地资源交易价格也不断上涨。统计显示,去年第一季度土地交易价格比前年同期上涨7.8%。
⑤人力成本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入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1978年改革以来到2003年,25年平均工资翻了22.83倍。随着我国小康生活的要求,今后的职工工资和各项保险的增加,还要急剧增加入力成本。
⑥能源及运输成本提高(煤、电、气、油及运输价格的上调)。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油、气需要进口,国际油气价格在上升。国内也要加大与国际接轨的速度。煤是紧缺产品,为了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大煤矿要加大安全投入,不符合国家要求的小煤矿要关闭,这样就导致煤价上涨,带来水泥成本的增加,但水泥的价格上调不了,中小企业就承受不了。
3.4一步推广运用20项适用技术,促进立窑企业技术进步
立窑水泥企业在我国水泥紧缺时期,支撑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水泥的大量需求,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水泥产量从1949年的66万吨,经过35年的努力,到1984年达到10825万吨;之后,在近两个5年期间,每个5年增加1亿吨产量,1988年水泥产量达到21014万吨,1992年达到30823万吨;以后基本上是两年增加1亿吨产量;1995年水泥产量达到47591万吨。从此,水泥产量从数量上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告别了长达45年之久水泥短缺的年代。我国成为世界水泥发展最快,居世界第一的水泥产量国)。随着现代化、大型化生产方式的快速发展,立窑水泥逐步退出以数量为主体地位的格局,是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新一轮生产能力大量过剩的竞争中,立窑企业将加速分化为三类企业。
第一,关停、淘汰那些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管理粗放的立窑企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低、成本高、效益低,像这样的企业在新一轮中必然被淘汰出局。第二,与新型干法企业共存。基础条件好的立窑企业通过全面推广20项技术和加强企业种·学管理,达到和基本达到现代立窑企业生产水平(规模熟料生产线:年产30万吨、50万吨、75万吨;环保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在质量方面:28天熟料抗压强度大于55兆帕;全员劳动力指标:日产700吨大于1500吨,日产1000吨大于2500吨,日产1500吨大于3500吨水泥)。这类企业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可以与新型干法水泥共存一段历史时期,在边远交通不便地区共存时期更长。第三,与新型干法全面接轨的立窑企业,部分优势立窑企业通过发展规模新型干法生产线,成为既有立窑又有新型干法的复合型企业。目前,全国已有200多家立窑企业拥有新型干法生产线,这部分企业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二、在“十一五”期间,中小企业面临严峻形势
面对“十一五”的形势,我们中小企业如何去做?下面提出两点不成熟意见:
1.立窑企业还有一定生产空间
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新型干法占水泥总量的70%,要求“十一五”期间每年减少3000万吨立窑水泥。这个目标是一个规划,要通过很大努力才能实现。就是实现这个规划,5年后还有30%立窑水泥,而这5年每年减少3000万吨,这是一个5年的跨度。“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需要大量水泥搞建设,这是一个市场空间。希望大家珍惜,争取在这时间跨度与市场空间之中不被淘汰出局。
2.推广20项适用技术,促使立窑企业在一定阶段与新型干法企业并存
“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做好环保、节约、效益文章),这是对我们立窑企业提出的要求。目前大多数立窑企业技术、工艺,是不符合“十一五”规划要求的,企业要生存必须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20项实用新技术,如南京立窑研究所的立窑卸料篦子、新型球破机、大直径立窑,江苏科行公司的K型选粉机、大布袋除尘器,中国矿大张洪研究所的多用热量测定仪,上海福丰公司的微机配料控制系统,唐山鸿升公司的超细破碎机,无锡湖山节能公司的粉磨设备等,对提高水泥的产量、质量,特别是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以人为本、加强企业管理
“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培养高素质人才。有了先进工艺、设备,还要靠人去掌握。随着立窑工艺、设备、自动控制的技术进步,人才素质提高是不可缺少的,必须要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提高人员的各方面素质,适应立窑现代化,技术的要求、企业的管理也得上一个台阶。企业管理的先进与落后,对企业效益有直接关系,所以企业一定要加强内部管理。这一点特别在“十一五”期间更为突出和必要,它是现代化工业所要求的必备条件。(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 周汉清)
来源:中国建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