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满载出口货物的小型船舶在收到大铲海关发送的直航指令后驶离大铲湾,向香港驶去;与此同时,另一艘满载进口货物的小型船舶从香港驶入关境,在接收到了中途监管站大铲海关发来的直航指令后,该船不需停留在大铲海关锚地候验而直接向广州方向进发,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
这是广州海关开发的“来往港澳小型船舶快速通关系统”的杰作,它成为实现有效监管与高效运作有机结合的典型范例。近日,这套系统在广东各海关全面推广后,正在广西、海南、福建推广。
“来往港澳小型船舶快速通关系统”是以船舶和船员信用管理为基础,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公共数据网络和信息平台以及移动通信等高科技手段,对在广州海关备案的小型船舶实行快速通航和动态实时监控的管理体系。它包括“船舶和船员分类管理子系统”、“船舶舱单管理子系统”及“全球卫星定位子系统”三大核心模块,具有电子海图、卫星定位、船舶资料备案、电子舱单提前申报、分类处理、综合查询、统计等功能;安装有该系统设备的船舶,可在行船过程中完成各种相关手续。
“海上文锦渡”年监管进出口船13万艘
广州海关隶属大铲海关和大铲缉私分局坐落在珠江入海口的大铲岛上,毗邻港澳,扼守珠江口的咽喉要道,是珠江水域跨关境水上物流的重要门户,素有“海上文锦渡”和“打私桥头堡”的美誉。 据统计,2005年广东省外贸进出口额为4279.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量的30.1%;大铲海关监管业务量占全国4个中途监管站监管任务的85%,年监管进出口船舶131272艘次,日监管量最高峰达到629艘次。2005年,广州海关监管进出口货物总值为568.9亿美元,其中85%的货物通过大铲海关监管。大铲海关恢复中途监管职能以来,共查获走私违规案件3000余宗,案值约3亿元,有效遏制了珠江口走私的猖獗势头,守护了祖国经济南大门。
通关提速降低成本
2001年10月,为节省国家投资,广州海关以“借助社会力量,利用公网资源”为原则,积极与经济、技术力量雄厚,有信息安全资质的广东电信实业集团下属广东南方海岸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合作,依托现代科技,坚持自主创新,成功研发了“小型船舶快速通关系统”。 2001年11月,“小型船舶快速通关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在大铲海关试点。它的使用实现了中途监管与途中监管的有效连接,缩短了航行时间,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较好地实现了有效监管与高效运作的有机结合。2004年3月15日,海关总署以112号总署令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了小型船舶快速通关系统的法律地位。
2002年6月底,“来往港澳小型船舶快速通关系统”开始在广州关区推广,广东各海关已先后启用该系统,广西、海南、福建两省的推广工作也正在铺开。
目前经大铲海关监管的小型船舶98%通过小型船舶快速通关系统验放。小型船舶快速通关系统已成为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下跨省区合作,促进“大物流,大通关,大关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