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刷产业在数年来的发展沿革中,形成了实力颇强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印刷基地,而在这其中,以京、津两城为中心的"环渤海"作为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正在逐渐成为带动印刷产业发展的主力。据统计,2004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73家(包括副牌社35家),其中环渤海地区就占其中一半以上;国内最大的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企业的窗口和龙头企业---北人集团也位于这个区域;另外,环渤海地区对于印刷设备的高端产品---商业卷筒纸胶印机的占有率也为全国第一。
种种数据都说明,环渤海区域印刷基地在国内整个印刷产业中,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解该区域对于印刷产业发展的独有优势,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分两组对环渤海地区的京、津、冀、鲁、晋、辽六省市的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状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组分别听取当地的新闻出版部门领导和有关协会负责人,对当地印刷情况和"十一五"规划的介绍,实际考察了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部分印刷及设备器材企业,并听取这些企业的负责人的企业现状和发展情况的介绍。经过了为时长达两年的调研,近期,协会终于勾勒出这一地区印刷产业的现状、优势、问题的大体轮廓。
鼎立:"环渤海"区域魅力独特
相对于珠三角、长三角来说,环渤海区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而它却凭借着自己的独有魅力,能与它们并列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由于环渤海地区的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广告业、制造业较发达,因此在出版物印刷、商业印刷、包装装潢印刷、票证安全印刷、印刷设备器材制造等领域有雄厚的基础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据统计,该地区的书、报、刊的出版资源占全国的40%以上,广告资源占全国的30%以上,印刷设备产值占全国40%左右,印刷器材生产在国内也占有重要地位。新技术、新设备发展较快,全国的商业卷筒纸胶印机(不含二手机)截至2004年底共67台,其中珠三角(广东)21台,占31.34%;长三角(沪、苏、浙)14台,占20.90%;环渤海23台,占34.33%。环渤海地区的商业卷筒纸胶印机(不含二手机)占三大印刷基地之首。说明先进的印刷装备在环渤海地区有较大优势。
驱动:产业飞速发展的主要优势
在细致的、拉网式的调查过后,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总结出该区域以下几点有利于印刷产业成长的因素:
一、印刷行业门类齐全。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环渤海地区的印刷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印刷业的各种门类(书刊、报纸、包装、商业、票据安全、其他)、各种印刷方式(胶、凹、凸、柔、丝)齐全。已经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势力的大、中、小印刷企业。2005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中,环渤海地区有15家企业上榜。在环渤海地区内已经形成了一些全国有名的印刷基地。如印装基地三河,在这个仅仅是县级市内就有印装企业400家,拥有各类印装机械4500多台,2800万令纸的装订任务,占京津装订市场的1/3。
二、设备企业实力雄厚。印刷设备和器材生产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印刷设备的产值占全国的40%左右,并且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企业的窗口和龙头企业---北人集团就在该地区。一批有名的民营印刷设备制造企业如多元数码印刷技术产业有限公司、华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营口冠华胶印机有限公司、威海印刷机械有限公司、青岛美光机械等都在该地区。印刷器材生产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山东是我国重要的造纸工业基地。2005年山东省规模以上造纸企业的机制纸和纸板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了1192.1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2%,连续10年居全国行业第一位。
三、区位与后发优势强劲。环渤海地区拥有密集的城市群、港口群,比邻日本、韩国、朝鲜,离俄罗斯、蒙古也不远,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达到上述国家的海、陆、空交通十分发达。具有十分有利的区位优势。对于发展上述国家的海外市场,发展外向型印刷工业,组织来料加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天津宾海新区的开发就是北方的浦东,京、津、大连、青岛等沿海城市的开放和经济的强劲增长及该区域的人文优势、印刷资源优势、科技教育优势和奥运经济成果优势的充分发挥,具有最强劲的后发优势。
四、文化中心辐射明显。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是我国传统的印刷中心。京、津两市的图书和报纸印刷约占全国的19%,期刊印刷占全国的29%。环渤海地区的书、报、刊的出版资源占全国的40%以上,广告资源占全国的30%以上,印刷设备产值占全国40%左右,印刷器材生产在国内也具有重要地位。北京印刷学院是全国惟一的专业印刷高等院校,许多印刷界的专家、企业家都来自这所高等学府。京、津具有科研、教育和人才的强大优势。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和一大批先进实用的印刷技术、印刷设备和器材产品都在这里产生。北京拥有最多的印刷专业媒体和行业网站。
阻力:不能忽视的四点缺陷
尽管环渤海区印刷工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不可否认,目前环渤海区还是三大区域印刷基地中最为弱小的。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开放进程落后。由于各种客观和历史的原因,该地区的经济基础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步伐与上海、广东比还有差距。广东得益于首先改革开放和临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上海得益于浦东新一轮改革开放及上海深厚的经济基础和商品经济文化的积淀。因此环渤海地区应抓住各种机遇,加大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增强市场经济和商品意识,提高企业自我开拓市场、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加快企业改革重组及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对外合作合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意识和力度。
二、区域经济联系不强。环渤海区在历史上属于不同的行政区,辽宁历来属于东北区,京、津、冀、晋历来属于华北区,山东则属于华东区。区内的经济联系不够紧密。如辽宁与京津冀鲁的交流只占辽宁省际经济交流的10%,山东与京津冀辽的交流只占山东省际经济交流的12%。该地区虽然不乏经济发达城市,但缺乏自然形成的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不像上海在经济发展中自然形成了长三角的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
三、没有形成中心城市。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环渤海区还没有形成像上海那样具有带头作用的中心城市。对印刷工业来说也一样。因此,缺乏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再加上历史原因形成的区域壁垒,导致印刷产业难于实现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阻碍了印刷工业的发展壮大。
四、产业和企业结构不合理。出版物印刷较发达,包装和外向型印刷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产品结构单一,高质量名品牌少。合作合资的企业、民营企业比重较小,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多,大而强和小而专、特、精并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