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上海”的目标是用信息技术来促进上海这个国际现代大都市的不断发展。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信息、知识和技术将是决胜的关键要素。“数字上海”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围绕信息技术移动化、微型化、多媒体及融合型的发展趋势,“数字上海”提出了两大应用方向,7项战略产品和功能,以及11项关键技术。若把“数字上海”比拟做人,则其中与集成电路有关的部分好比是“细胞”,与网络和通信有关的部分好比是“血管”,与安全和可信计算有关的部分好比是“免疫力”,智能代理和知识处理好比是“头脑和神经”,基于传感网等技术的智能家庭、智能社区、智能交通等好比是“身体”。
人们对集成电路的技术水平往往通过其刻线尺度来评价,最早用的是“头发丝粗细”,如今用的是“头发丝的几百分之一”,而未来的集成电路精密度将更为提高,甚至可能达到纳米级,头发丝已经无法用来比较。随着集成电路的不断微型化,其成本也大大降低,这使其用途大大增加,甚至可以做到无所不在的地步。譬如今后有可能每个人身上都会嵌入体积仅为一粒芝麻几十分之一大小的若干集成电路芯片,它们会分分秒秒地记录、传输个人的健康信息。同样,几乎所有家电、玩具以及生活用品都将会嵌入这种芯片,除了用于智能控制以外,还可记录其生产、包装、存储、运输等各种信息,如此就可有效地防范假冒伪劣产品。
“数字上海”的另一大亮点当属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今年即将应市的3G手机已令很多人望眼欲穿,其传输速率虽然比现有的2G提高很多,但带宽仍然小于1兆,所以尽管可以看影片,但效果还不理想。下一代网络技术能提供的将是100兆带宽的手机传输速度,这就为将现有的手机网、无线局域网、光纤网、电视网、电话网等都一网打通奠定了基础。今后手机、电视机和电脑的区别几乎就不存在了。如电视机可以用来收发Email,也可以检索各种信息,还可以接听可视电话;同样手机也可以上网、收发Email,看新闻。手机和电脑、电视的区别只是屏幕大小、拿在手上和放在家里之分。这种变化使得信息随时随处可用成了现实。前些时候媒体上讲的“三网合一”概念已经不足以讲清或描述因下一代网络技术带来的彻底打破现有媒介界限、各网无障碍并通的全新格局和变化。而这种变化近几年就有可能实现。
对于上海这样一个特大型城市,城市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数字上海”将通过高生存能力的网络通讯基础设施,新型智能监控识别技术,具有导航、交换、发布、融合和协同功能的情报交换与会商系统,具有预警、预案、评估、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的应急指挥平台等技术,全面提升上海在发生自然和人为灾害、公共卫生、网络安全事件、恐怖活动、对抗以及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各类突发事件时的反应和处置能力。
“数字上海”给百姓生活带来的便利,将在智能交通方面很快体现出来。在上海现有的道路面积很难再拓宽的情况下,智能交通给人们带来解决交通阻塞的希望。有关部门测试结果表明,在上海现有的道路面积不增加的情况下,主要依靠信息技术提升交通效率的效果相当于上海新增约30%的道路面积。这主要是通过导向定位系统的指引少走弯路,通过对交通流量的监测统计、及时疏导,使车速加快带来的。未来随着技术和设备的进一步改善,驾车者可实现智能驾车,包括出行路线的选择,目的地的交通情况等都能了然于胸。
总之,“数字上海”将引领和支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构建上下游的垂直产业链,带动与信息相关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的数字化,使上海从信息港走向智能港。
嘉定区成立文联
嘉定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代表大会昨天召开,这为嘉定由经济大区迈向文化强区翻开了崭新一页。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此前为嘉定区文联揭牌,市文联领导到会祝贺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