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第二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大会组委会了解到,数字城市建设将成为“十一五”期间信息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重点。
“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GIS、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它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
随着城市化、信息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方式急需变革,运用科学、整体、系统的思维来营造现代化城市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信息化已经成为21世纪新型城市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在改造并提升传统产业中作用重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并将城市信息化建设作为优选主题之一。
目前,美国有50多个城市正在进行全面数字城市建设,在欧洲一系列数字城市的规划和实践相继展开;在中国,数字城市建设已被列入信息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发展战略重点。随着香港、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数字化建设的启动,许多省市都将数字城市作为实现区域信息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高度重视、积极规划着。
建设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部科技司、科技部高新司、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国际数字地球协会、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等八家单位定于2006年6月10日—6月12日在苏州召开2006(苏州)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大会。
本次大会旨在推动“十五”城市信息化建设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全面研讨和交流国内外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技术、标准及应用经验;展示国内外信息化领域的数字、网络、通信以及相关技术与设备的应用成果,加强和推进城市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与合作交流,提高我国城市信息化工程的建设水平。本次大会将是继2001年在广州召开的数字城市大会后的又一届数字城市建设的盛会,将是一次具有很高学术水平和对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会议。届时将有近百名国务院相关部委领导、中外城市市长、国际机构代表和建设界、科技界、IT界、金融界、教育界人士到会。
通过本次盛会,让我们一起为推动我国数字城市建设产业的发展而努力,逐步打造数字城市产业的平台,把数字城市大会建设成为国际信息化产品推广交易平台;数字城市项目政府采购平台;现代城市数字规划建设管理技术交流平台;
城市信息化高科技成果洽谈平台以及数字城市产业链互动平台。
大会组委会副主席、建设部科技司司长赖明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体制创新来应对当前城市建设面临的许多难题。“数字城市”为我们重新认识物质城市打开了新的视野,并提供了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调控手段。
数字城市的建设,将现实的物质空间与虚拟的网络空间有机结合,将有效减少城市运行资源消耗和距离磨擦,保持城市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畅通、协调和高速,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美化城市的人居环境。数字城市无疑将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革命性的手段,对传统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这种手段是一种可持续、适应城市变化的手段,从而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改善和调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因此,数字城市的建设对于治理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病”,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数字城市不是一个纯技术、纯工程的概念,而是一个集技术、管理、人文、经济一体的范畴。数字城市建设不是高新技术产品和信息基础设施的简单堆积,而是信息化发展模式在城市运转中全方位的渗透与融和,是实现城市信息化的彻底革命。它更重要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是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行政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加高效地运作,并加强对政府业务运作的监管,实现政府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服务的目的。它能够提高政府运作效率,有效降低政府的整体管理成本,可以加强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各权力机构业务运作的监管,提高为公众服务的水平,全面提升政府形象,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推动国家信息化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