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6月以来,由于煤气供应不足,为民瓷厂的正常生产已经被完全打乱,整个厂的运转断断续续。从去年10月起,情况进一步恶化,一个月只能烧两回窑。尽管政府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但问题一时还不能根本解决,燃气紧张依旧存在。
在景德镇,有着为民瓷厂同样境遇的陶瓷生产企业还有很多。能源紧张让这个以陶瓷闻名的城市陷入了一片焦灼不安。去年上半年开始,该市焦化煤气供应就出现紧张,进入下半年后,这种供需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据景德镇瓷局去年年底的调查数据显示,陶瓷工业公司所属企业的10条管道煤气隧道窑,已经停窑7条。全市近400座管道梭式窑停气更为严重,像景德镇曙光、万能达等诸多瓷厂,自7月以来大都处于半停产状态,瓷窑开烧率只有原来的1/3。一些规模稍小的个体梭式窑更是几个月来一直没有煤气供应,处于完全停产状态。
一位瓷厂的负责人说,最糟糕的时候,由于各陶瓷生产企业都不肯停产让气,煤气输送的压力大幅下降,最终导致任何一家瓷厂都无法正常用气,景德镇以煤气为能源的陶瓷生产一度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能源危机成为笼罩在景德镇人心头的阴影。许多企业表示,煤气供应紧张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员工工资、房租和水电等一些固定的生产投入是不变的,在供气不足的情况下,生产效率普遍降低了一半甚至更多。虽然对能源紧张造成的危害还没有一个量化的说法,可以预见,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整个陶瓷产业将遭受沉重打击。
对于供气紧张,景德镇市焦化总厂厂长郝来春也是一脸无奈。“实在是无能为力了,我们现在都已把生产能力提高到了最大限度。厂里去年煤气供气量达2亿立方米,比2004年还增长了3000多万立方米”。“景德镇的能源危机,其实是国家能源问题的局部反应。国内油价一路飙升,随之而来的是液化气价格直线上扬,加上电价、煤价也不断涨价,而煤气价格相对较低,最终导致众多用户转向使用煤气。此前,煤气基本上全部用在陶瓷生产上,现在民用和其他工业用煤气量已经占耗气量的1/5左右了。就连景德镇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原本采用电烤漆,现在也转用煤气烤漆了。”郝来春说。
面对这一场持久的能源危机,景德镇市政府在积极地采取着各种办法,以求突围。景德镇市政府表示,将通过奖励措施鼓励陶瓷业主使用节能环保窑炉。焦化总厂也将在年内投入巨资进行新增焦炉的建设与原有焦炉的维修。按这种发展速度,2008年景德镇焦化总厂对城市的供气能力将达到最大,即年供气4.2亿立方米。
尽管如此,能源之痛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即使是在焦化厂的煤气供应量最大时也难以保证。记者在景德镇瓷局采访中发现,仅今年要保证陶瓷窑炉的正常运行,每月就需要总量2186万立方米的煤气,随着今年下半年一些新建成的陶瓷企业落座景德镇,预计用气量每月至少要在3000万立方米左右,而这个数字仅仅对陶瓷生产而言。
景德镇管道煤气供应缺口大概在7000立方米/小时左右。为了使陶瓷整体生产不受到牵连,景德镇焦化总厂在年初以每停一条隧道窑月补偿大约10万元的代价与该市部分瓷厂等企业达成协议,关闭了6条能耗高的隧道窑,以缓解压力。尽管还是瓷窑“喊饿”声一片,但比起最紧张的那会儿还是略有好转。据景德镇焦化总厂透露,还有一套新的方案正在操作当中,焦化总厂将通过发挥管网优势,组建陶瓷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同时从广东、浙江等天然气码头引入天然气与煤气混合使用,期待能够彻底解决制约景瓷发展的能源瓶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能源紧张只是浅层次现象,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景德镇目前陶瓷产业的整体发展思路还十分模糊。他说,这个深层次的问题,此前也曾经显现,虽然引起了关注和重视,但解决得还很不彻底。
对于一个产业来说,能源的选择本来可以是多样的,但在景德镇,许多日用瓷生产企业对煤气产生了过度依赖。极其有限的利润让他们除了选择较为便宜的管道煤气外,无力选择其他能源。
景德镇焦化厂厂长郝来春说,早在2000年,景德镇相关部门批准对陶瓷生产企业的供气价格为日用陶瓷隧道窑用气价格0.7元/立方米,其他工业窑炉用气价格应1.00元/立方米。可几年过去了,水、电、煤等煤气生产原料暴涨,煤气生产成本也大幅上扬,可煤气价格非但没有上涨,价格还远远低于正常的市场价格,平均在0.5元/立方米左右。“这是因为规定的价格,许多企业都无力承受,以致最终衍生出一系列价格。说白了就是,政府和焦化厂在补贴陶瓷生产。现在焦化总厂年少进账8000万元,早已不堪重负。”郝来春说。“景德镇日用陶瓷产品的利润本来就低,焦化厂10多种远低于正常市场价的供气价格,又致使用气价格相对高些的企业不得不压低销售价格,与用气成本更低的企业产品价竞争,形成恶性循环。”
景德镇市政府的一位官员表示,景德镇50万城市人口,有8万国有瓷厂的陶瓷工人,以一家3口计算,共有24万人和国有瓷厂紧密关联。要在这一半的人口中动大手术,将影响社会的稳定。这种保护的做法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有它积极的意义。但现在政府可以尝试着用其他更好的方法调控行业发展,用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