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交通大学从2001年北斗卫星发射组网之时起,就开始了北斗卫星的民用研究,五年来在北斗卫星工业应用研究和推广领域一直处于领先水平。该校信息机电研究所、天地网重点实验室与北斗民用网管中心合作研制的基于北斗卫星的油气管线监控系统和油气井监控系统,可实现远程、广域空间的油气管道、油井、天然油气井的生产和储运过程的实时监控,覆盖面大、不受地域状况影响、不受天气影响。系统安装运行解决了长期无法录取每口抽油气井的大量资料的难题,使管理部门直接了解各抽油井的工作状态,缩短了资料的传递周期性,减少了人工报表的一系列弊端和差错,为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提供详细、及时、具体的第一手数据,使生产安排、调度科学化、合理化,从而达到高效、节能、增产的目的。
该系统先后在中石油管道公司所辖的全长900多公里的涩宁兰管道和陕西长庆油田采气二厂安装使用。业界人士认为,该系统能够对采油设备安全生产进行实时监测与控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迅速报警,防患于未然;系统具有价格便宜、设备体积小,安装、维护和使用方便的优点,管理部门通过计算机就可直接了解各抽油气参数的变化规律,及早进行分析、诊断,及时排除故障,减少停产时间,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提高油气井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该课题组项目负责人尚春阳、梁晋告诉记者,石油天然气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其安全性不仅指油气能源供给能够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生产的需求,还包括为油气生产和储运过程提供全程信息化监控。 输油气管线的安全运行关系到“西气东输、北油南调”的油气管网战略,对管道阀室的工作状态实时监控是保证管道运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我国西部新疆、长庆、成渝等富气区拥有气井近2万口,而这些地区通讯发展相对落后,适合北斗卫星数据通讯的特点;全国管线现有20000公里,拥有各种自动控制阀室及分输站2000余个。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还将新建原油管道5000公里,输气管线12000公里,利用卫星数据传输技术对各种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将对提高管线的现代化管理水平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