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发展综述

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06-01-17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电源 通信 高频开关

导  读:

摘要:介绍了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在工程应用方面的现状,概述了变换器拓扑、建模与仿真和磁集成方面的发展,阐明了数字化控制技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通信电源;建模;磁集成


  0 引言

  通信业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通信电源的发展,开关电源在通信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已成为现代通信供电系统的主流。在通信领域中,通常将高频整流器称为一次电源,而将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称为二次电源。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要求电源模块实现小型化,因而需要不断提高开关频率和采用新的电路拓扑结构,这就对高频开关电源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的发展

  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的发展基本上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变换器拓扑、建模与仿真、数字化控制及磁集成。

  1.1 变换器拓扑

  软开关技术、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及多电平技术是近年来变换器拓扑方面的热点。采用软开关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开关损耗和开关应力,有助于变换器效率的提高;采用PFC技术可以提高AC/DC变换器的输入功率因数,减少对电网的谐波污染;而多电平技术主要应用在通信电源三相输入变换器中,可以有效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同时由于输入电压高,采用适当的软开关技术以降低开关损耗,是多电平技术将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为了降低变换器的体积,需要提高开关频率而实现高的功率密度,必须使用较小尺寸的磁性材料及被动元件,但是提高频率将使MOSFET的开关损耗与驱动损耗大幅度增加,而软开关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开关损耗。目前的通信电源工程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有源钳位ZVS技术、上世纪90年代初诞生的ZVS移相全桥技术及90年代后期提出的同步整流技术。

  1.1.1 ZVS 有源钳位

  有源箝位技术历经三代,且都申报了专利。第一代为美国VICOR公司的有源箝位ZVS技术,将DC/DC的工作频率提高到1 MHZ,功率密度接近200 W/in3,然而其转换效率未超过90 %。为了降低第一代有源箝位技术的成本,IPD公司申报了第二代有源箝位技术专利,其采用P沟道MOSFET,并在变压器二次侧用于forward电路拓扑的有源箝位,这使产品成本减低很多。但这种方法形成的MOSFET的零电压开关(ZVS)边界条件较窄,而且PMOS工作频率也不理想。为了让磁能在磁芯复位时不白白消耗掉,一位美籍华人工程师于2001年申请了第三代有源箝位技术专利,其特点是在第二代有源箝位的基础上将磁芯复位时释放出的能量转送至负载,所以实现了更高的转换效率。它共有三个电路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可以采用N沟MOSFET,因而工作频率可以更高,采用该技术可以将ZVS软开关、同步整流技术都结合在一起,因而其实现了高达92 %的效率及250 W/in3以上的功率密度。

  1.1.2 ZVS 移相全桥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ZVS移相全桥软开关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中、大功率电源领域。该项技术在MOSFET的开关速度不太理想时,对变换器效率的提升起了很大作用,但其缺点也不少。第一个缺点是增加一个谐振电感,其导致一定的体积与损耗,并且谐振电感的电气参数需要保持一致性,这在制造过程中是比较难控制的;第二个缺点是丢失了有效的占空比[1]。此外,由于同步整流更便于提高变换器的效率,而移相全桥对二次侧同步整流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最初的PWM ZVS移相全桥控制器,UC3875/9及UCC3895仅控制初级,需另加逻辑电路以提供准确的次极同步整流控制信号;如今最新的移相全桥PWM控制器如LTC1922/1、LTC3722-1/-2,虽然已增加二次侧同步整流控制信号,但仍不能有效地达到二次侧的ZVS/ZCS同步整流,但这是提高变换器效率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而LTC3722-1/-2的另一个重大改进是可以减小谐振电感的电感量,这不仅降低了谐振电感的体积及其损耗,占空比的丢失也所改进。

  1.1.3 同步整流

  同步整流包括自驱动与外部驱动。自驱动同步整流方法简单易行,但是次级电压波形容易受到变压器漏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批量生产时可靠性较低而较少应用于实际产品中。对于12 V以上至20 V左右输出电压的变换则多采用专门的外部驱动IC,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电气性能与更高的可靠性。

  TI公司提出了预测驱动策略的芯片UCC27221/2,动态调节死区时间以降低体二极管的导通损耗。ST公司也设计出类似的芯片STSR2/3,不仅用于反激也适用于正激,同时改进了连续与断续导通模式的性能。美国电力电子系统中心(CPES)研究了各种谐振驱动拓扑以降低驱动损耗[2],并于1997年提出一种新型的同步整流电路,称为准方波同步整流,可以较大地降低同步整流管体二极管的导通损耗与反向恢复损耗,并且容易实现初级主开关管的软开关[3]。凌特公司推出的同步整流控制芯片 LTC3900和LTC3901可以更好地应用于正激、推挽及全桥拓扑中。

  ZVS及ZCS同步整流技术也已开始应用,例如有源钳位正激电路的同步整流驱动(NCP1560),双晶体管正激电路的同步整流驱动芯片LTC1681及LTC1698,但其都未取得对称型电路拓朴ZVS/ZCS同步整流的优良效果。

  1.2 建模与仿真

  开关型变换器主要有小信号与大信号分析两种建模方法。

  小信号分析法:主要是状态空间平均法[4],由美国加里福尼亚理工学院的R.D.Middlebrook于1976年提出,可以说这是电力电子学领域建模分析的第一个真正意义的重大突破。后来出现的如电流注入等效电路法、等效受控源法(该法由我国学者张兴柱于1986年提出)、三端开关器件法等,这些均属于电路平均法的范畴。平均法的缺点是明显的,对信号进行了平均处理而不能有效地进行纹波分析;不能准确地进行稳定性分析;对谐振类变换器可能不大适合;关键的一点是,平均法所得出的模型与开关频率无关,且适用条件是电路中的电感电容等产生的自然频率必须要远低于开关频率,准确性才会较高。

  大信号分析法:有解析法,相平面法,大信号等效电路模型法,开关信号流法,n次谐波三端口模型法,KBM法及通用平均法。还有一个是我国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丘水生先生于1994年提出的等效小参量信号分析法[5],不仅适用于PWM变换器也适用于谐振类变换器,并且能够进行输出的纹波分析。

  建模的目的是为了仿真,继而进行稳定性分析。1978年,R.Keller首次运用R.D.Middlebrook的状态空间平均理论进行开关电源的SPICE仿真[6]。近30年来,在开关电源的平均SPICE模型的建模方面,许多学者都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模型理论,从而形成了各种SPICE模型。这些模型各有所长,比较有代表性的有:Dr.SamBenYaakov的开关电感模型;Dr.RayRidley的模型;基于Dr.VatcheVorperian的Orcad9.1的开关电源平均Pspice模型;基于Steven Sandler的ICAP4的开关电源平均Isspice模型;基于Dr. VincentG.Bello的Cadence的开关电源平均模型等等。在使用这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变换器的主要参数进行宏模型的构建,并利用所建模型构成的DC/DC变换器在专业的电路仿真软件(Matlab、Pspice等)平台上进行直流分析、小信号分析以及闭环大信号瞬态分析。

  由于变换器的拓扑日新月异,发展速度极快,相应地,对变换器建模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可以说,变换器的建模必须要赶上变换器拓扑的发展步伐,才能更准确地应用于工程实践。

  1.3 数字化控制

  数字化的简单应用主要是保护与监控电路,以及与系统的通信,目前已大量地应用于通信电源系统中。其可以取代很多模拟电路,完成电源的起动、输入与输出的过、欠压保护、输出的过流与短路保护,及过热保护等,通过特定的介面电路,也能完成与系统间的通讯与显示。

  数字化的更先进应用包含不但实现完善的保护与监控功能,也能输出PWM波,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功率开关器件,并实现闭环控制功能。目前,TI、ST及Motorola公司等均推出了专用的电机与运动控制DSP芯片。现阶段通信电源的数字化主要采取模拟与数字相结合的形式,PWM部分仍然采用专门的模拟芯片,而DSP芯片主要参与占空比控制,和频率设置、输出电压的调节及保护与监控等功能。

  为了达到更快的动态响应,许多先进的控制方法已逐渐提出。例如,安森美公司提出改进型V2控制,英特矽尔公司提出Active-droop控制,Semtech公司提出电荷控制,仙童公司提出Valley电流控制,IR公司提出多相控制,并且美国的多所大学也提出了多种其他的控制思想[7,8,9]。数字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提供更好的通信介面、故障诊断能力、及抗干扰能力。但是,在精密的通信电源中,控制精度、参数漂移、电流检测与均流,及控制延迟等因素将是需要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1.4 磁集成

  随着开关频率的提高,开关变换器的体积随之减少,功率密度也得到大幅提升,但开关损耗将随之增加,并且将使用更多的磁性器件,因而占据更多的空间。

  国外对于磁性元件集成技术的研究较为成熟,有些厂商已将此技术应用于实际的通信电源中。其实磁集成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Cuk在提出Cuk变换器时就已提出磁集成的思想。自1995年至今,美国电力电子系统并中心(CPES)对磁性器件集成作了很多的研究工作,使用耦合电感的概念对多相BUCK电感集成做了深入研究[10,11,12],且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变换器中。2002年,香港大学Yim-Shu Lee等人也提出一系列对于磁集成技术的探讨与设计[13,14,15]。

  常规的磁性元件设计方法极其繁琐且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如磁心的大小选择,材质与绕组的确定,及铁损和铜损的评估等。但是磁集成技术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磁通不平衡的问题,因为磁通分布在铁心的每一部分其等效总磁通量是不同的,有些部分可能会提前饱和。因此,磁性器件集成的分析与研究将会更加复杂与困难。但是,其所带来的高功率密度的优势,必是将来通信电源的一大发展趋势。

  1.5 制造工艺

  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的制造工艺相当复杂,并且直接影响到电源系统的电气功能、电磁兼容性及可靠性,而可靠性是通信电源的首要指标。生产制造过程中完备的检测手段,齐全的工艺监控点与防静电等措施的采用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产品最佳的设计性能,而SMD贴片器件的广泛使用将可以大大提高焊接的可靠性。欧美国家将从2006年起对电子产品要求无铅工艺,这将对通信电源中器件的选用及生产制造过程的控制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目前更为吸引的技术是美国电力电子系统中心(CPEC)在近几年提出的电力电子集成模块(IPEM)的概念[16],俗称“积木”。采用先进的封装技术而降低寄生因素以改进电路中的电压振铃 与效率,将驱动电路与功率器件集成在一起以提高驱动的速度因而降低开关损耗。电力电子集成技术不仅能够改进瞬态电压的调节,也能改进功率密度与系统的效率。但是,这样的集成模块目前存在许多挑战,主要是被动与主动器件的集成方式,并且较难达到最佳的热设计。CPEC对电力电子集成技术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用的方法、结构与模型。

  2 结论

  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向集成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将是未来的主要趋势,功率密度将越来越大,对工艺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半导体器件和磁性材料没有出现新的突破之前,重大的技术进展可能很难实现,技术创新的重点将集中在如何提高效率和减小重量。因而工艺技术也将会在电源制造中占的地位越来越高。另外数字化控制集成电路的应用也是将来开关电源发展的一个方向,这将有赖于DSP运行速度和抗干扰技术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阮新波,严仰光. 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软开关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2] Yuhui Chen. Resonant gate drive techniques for power MOSFETs[M]. thesis of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2000.
[3] W. Chen, F. C. Lee, X. Zhou and P. Xu. Integrated Planar Inductor Scheme for Multi-Module Interleaved Quasi-Square-Wave (QSW) DC/DC Converter[C]. in IEEE Proc. PESC, 1999, 759-762.
[4] Middlebrook, R.D. 'Cuk, S. A general unified approach to modeling switching-Convergter power Stages[C]. in IEEE Proc. PESC, 1976, 18-34.
[5] 丘水生. 分析开关功率变换器的一种新方法[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1994, 22(3):74-81.
[6] L.G. Meares. New Simulation Techniques Using SPICE[C]. in IEEE Proc. APEC, 1986, 198-205.
[7] J. Abu-Qahouq, L. Jia and I. Batarseh. Voltage regulator module with interleaved synchronous buck converters and novel voltage-mode hysteretic control[C]. in IEEE Proc. MWSCAS, 2001, 972-975.
[8] K.D.T. Ngo, S. Kirachaiwanich and M. Walters. Buck modulator with improved large-power bandwidth[J]. in IEEE Trans. Aerosp. Electron. Syst., 2002, 38 (1):1335-1343.
[9] K. Lee, K. Yao, X. Zhang, Y. Qiu and F.C. Lee. A novel control method for multiphase voltage regulators[C]. in IEEE Proc. APEC, 2003, 738-743.
[10] Wei Chen, Guichao Hua, Dan Sable, Fred Lee. Design of high efficiency, Low profile, Low voltage converter with integrated Magnetics[C]. in IEEE Proc. APEC, 1997, 2(3):911-917.
[11] Peng Xu, Mao Ye, Pit-Leong Wong, and F. C. Lee. Design of 48V Voltage Regulater Models with a Novel Integrated Magnetics[J].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02, 17(6):990-998.
[12] Peng Xu, Mao Ye and Fred C. Lee. Single Magnetic Push-Pull Forward Converter Featuring Built-in Input Filter and Coupled-Inductor Current Doubler for 48V VRM[C]. in IEEE Proc. APEC, 2002, 2(3):843-849.
[13] Lenug-Pong Wong, Yim-Shu Lee, David Ki-Wai Cheng. A New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Integrated Magnetics[C]. in IEEE Proc. APEC, 2001, 2(3):1196-1202.
[14] Lenug-Pong Wong, Yim-Shu Lee, David Ki-Wai Cheng. Design,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Integrated Magnetics for Power Converters[C]. in IEEE Proc. PESC, 2000, 1(2):320-325.
[15] Lenug-Pong Wong, Yim-Shu Lee, David Ki-Wai Cheng. Simulation and Design of Integrated Magnetics for Power Converte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2003, 39(2):1008-1018.
[16] Shatil Haque, Kun Xing, C. Suchicital, Douglas J. Nelson, G-Q Lu, Dusan Borojevic and Fred C. Lee. Thermal Management of High-Power Electronics Modules Packaged with Interconnected Parallel Plates[C]. CPEC Annual Seminar, 1998, 5(2):75-85.

作者简介:胡炎申,1974年2月出生,男,湖北大冶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频开关电源磁集成与小信号建模技术。

附件:

通信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宝安26区创业二路61号艾默生大楼6楼雅达电源中国设计部通信电源组
邮政编码:518133

电子邮箱:soberhu@astec-asia.com(办公)
sober2003@126.com(公共)

电话:0755-27506196(办公)
013316495469(手机)


作者:胡炎申,谢运祥(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雅达电源实验室, 广东 广州510640) 摘自:《通信电源技术》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vtl.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电源产业及电源技术 将来往哪走

下一篇:PLC在织机设备上应用前景广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电源 通信 高频开关
  • 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观众预登记通道开启!

    本届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将于2024年7月8-1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展会今年重点梳理电子行业年度脉络,以新能源汽车、储能、智能驾驶、卫星通信、机器人、可穿戴、智能建筑、边缘智能、智慧电源、第三代半导体等应用领域为年度热门趋势,汇聚国内外优质电子企业加入,展示领域紧跟行业重点,并根据

  • 【CLNB倒计时】 SMM Tier 1 储能榜单将于CLNB正式发布

    中国新能源产业高歌猛进!2023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大幅增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分析,电源,新能源汽车,

  • 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解读电子行业10大热门趋势!

    进入2024年以来,“新质生产力”持续刷屏。作为更强调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尤其是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经历几年的低谷,终于迎来新一轮上升周期的特殊时刻。巨浪迎面而来,风口悄然而至。大势之下,2024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梳理电子行业年度脉络,分析预测即将到来的2024热门新趋势,

  • 广众牌空压机超温保护装置采用高精度测控技术

    这款保护装置还采用了高精度测控技术,能够准确地监测储气罐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并及时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它还具有数据存储功能,能够记录储气罐的运行数据,方便工作人员随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做出维护和保养。焊接,电源,智能化,

  • 欧姆龙耐环境方案:提高耐环境性,确保基础设施配套设备稳定运行

    用于建筑升降机自身的轿厢位置检测和门开关检测用的限位开关(WL-N),采用了欧姆龙油封结构,防止异物渗入。与以往设备相比,可以防止油等异物渗入,降低故障风险。WL-N(P1耐候型)也可在室外使用。耐环境,电源,继电器,

  • 差分晶振如何测量

    其实对于差分晶振怎么测量方式有很多种,主要还是要看自己选择什么样的方式了,因为选择不同的测量方式步骤和操作方式是不同的。有源晶振,晶体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电容,电源,万用表,

  • TM S系列新品发布,欧姆龙协作机器人产品阵容再升级!

    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新品【协作机器人TM S系列】正式发布。提供多种型号,丰富的工作半径和有效载荷,确保可满足不同行业、不用场景的应用要求;包含直流电源移动机器人、EtherNet/IP和PROFINET版本机器人供选择。照明,编程,安全,

  • 【技术新飞跃】安川电机矩阵式变频器U1000隆重推出

    2015年3月,超越传统变频器的新一代安川电机矩阵式变频器U1000隆重登场。U1000具有有效抑制电源高次谐波、充分利用再生能源、实现良好节能效果等卓越特点。

  • 智能与光伏时代的变压器产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近年来,电力市场的电力设备,尤其是配电变压器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 中恒电气计划募资用于智能高频开关电源升级

      中恒电气公司作为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商,中恒电气一直保持着不断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其公司生产的通信电源系统、电力操作电源系统在通信网络、电网、电厂、铁路、轨道交通、采矿、冶金、石化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创新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中恒电气公司自主开发的可应用于通信系统的电

  • 电源元件产品逐渐向高频开关式转变

      日本《电波新闻》讯:现在,全球电源元件产品中的变压器产品已经由以往的挂钩式产品开始向高频开关式的电源元件产品方向转变了。   另外,全球手机、笔记本PC、数码相机与便携式AV等产品的电池产品所使用的电源用半导体产品的开发工作目前正在向高性能化、高集成化、优秀的散热性与超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