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建筑节能、保温隔热、隔音、绿化、水资源利用等问题常被忽视,我们所赖以生活居住的建筑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很多住宅冬不暖、夏不凉,冬天暖气已经烧得很热了,主人却抱着被子打哆嗦,夏天空调温度即使再低,室内温度也很难降下来;楼上人家养狗,由于楼层隔音效果差,楼下邻居苦不堪言;以景观、人工湖作为卖点的社区很多,但有些小区使用自来水进行补水,不但给业主带来经济负担,同时更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如今,居住品质日益被关注,建筑的“绿色化”正在走入人们的视野。看准这种需求之后,一些投机取巧的项目开始大肆渲染“绿色”,单凭某项特点而号称自己为“绿色建筑”,实际却没有经过严谨的优化设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有为表示,这种行为纯属欺骗,真正的“绿色建筑”应通过全方位综合评定:保护环境,少受污染,节约资源,提供一个人性化的空间。按照现在我国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绿色建筑应该从建设方针、建筑节能、水资源利用、绿色
建材和绿化五个方面来评价。
在我国,尽管尚未出台“绿色建筑”的评估体系,但是包括《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讨论稿)、《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住宅(建筑)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等都对“绿色建筑”涉及的内容进行了引导与规范,中国建研院也在其中为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后,“绿色建筑”发展将有章可循,同时人们也急切盼望着相关法规政策的正式出台。
王有为院长的看法令人耳目一新,在记者采访中,就绿色建筑他具体阐述了这样的观念。
■“新、奇、特”与绿色建筑背道而驰
“难怪国外有媒体讥讽我们的某些项目是世界建筑师的实验场,牺牲功能,施工难度大,大肆消耗材料和能源,建筑造价大幅上升,维修成本加大,这与‘绿色建筑’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王有为认为,在我国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正视一些地方和某些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某些业主不把建筑的适用功能、内在品质、节能环保及经济实用性作为建筑追求的目标,而把“新、奇、特”的“视觉冲击”作为片面的追求目标。
“改变暴发户的建筑美学,不要以为闪闪发亮的建筑就是时髦,不要接受繁华热闹的建筑造型,不要鼓励富丽堂皇的装饰”,王有为说,在新的地球环保意识下,过度建设,过度装潢,过度表现的建筑是罪恶的、丑陋的。
■超大户型过于泛滥
有钱也不能无限制地享受资源现在的住宅,无论是大量出现的豪宅,还是城市中一般住宅区建设,其主力户型为100-12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关数据显示,除美国以外,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套型面积也就在90平方米左右。王有为认为,我国人口众多,可利用的土地面积有限,没有理由将住宅套型越建越大。
有人常问,虽然中国实现了市场经济,有人建大套型,有人买大套型,但是这不意味着有钱就可以无限制地享受资源。如果用均价来购大套型,这部分人肯定是沾了他人的光,其中存在着政府用税收杠杆来控制的政策。为保证国家资源有节度地享用,同时体现市场经济的特点,国家在给定的适用套型面积后超量部分应增收一定的税费,这对广大老百姓来说应该是会拥护的。
■建筑节能设计是“绿色建筑”之母
有数据显示,工业产品要想达到10%到20%的节能效果并不容易,而建筑通过维护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可以轻松地达到50%到60%的节能效果。王有为介绍说,由于我国建筑物普遍保温、隔热性能差,城市能源结构不合理,供热空调系统效率低等原因,致使我国单位建筑能耗是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的2到3倍,建筑能耗所排放的室温气体二氧化碳占到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给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我国出台了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四个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门窗产品实行淘汰制,保温隔热建筑材料层出不穷,但在提倡绿色建筑的今天仍必须强化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应该明确发展目标和规划,建立“节能省地型”住宅标准,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实施现有的节能标准。同时,落实分户计量,抓紧对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积极采用
新能源。
■绿化是“绿色建筑”的心肺
绿化也是“绿色建筑”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按照我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新建设区应不低于30%的绿化率,旧城改造绿化率应不低于25%。绿地到了30%以后,最热的时候可以降下来2℃,树能够吸收热量,陶冶生活,净化空气,调节生态平衡,另外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在实践中,王有为发现现在的绿化存在一定的误区。有些小区绿化主要是人工草地,草地是不产生氧离子的,却大量吃水,因此人工草地是不够环保的,也称不上“绿色建筑”。
住宅区绿化最好是将乔木、灌木、草、藤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植物链,让植物与建筑很好的搭配。现在很多小区引进名贵树木,从南方拉到北京,成本很高,每平方米由原来的100元到150元增加到400元到500元,这也是一种浪费,而这些钱都要由老百姓进行支付。所以,绿化要实行本土化、城市化。
■水系统被看作“绿色建筑”的血脉
水对于人来说几乎等同于生命,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谈及到绿色建筑,就会涉及建筑内的供水、排水、卫浴水具、建筑外的景观用水、绿化用水等。南京有专家对41个已建的居住小区进行调查,其中有27个建了水景,规模不一,除个别的人工湖为自然降水外,其余均来自城市管网的自来水,人工湖使用自来水是对城市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目前在《住宅(建筑)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已经明确的规定,人工水体严禁使用自来水,这就意味着,将来任何小区人工湖不得使用自来水补水,一旦违反将触及法律,执行力度的加强将有效改善水资源的浪费,使“绿色建筑”真正能够血脉畅通。
何为绿色建筑
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讨论稿中“绿色建筑”有明确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