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行业资讯>中国工程机械何去 机械巨头支招

中国工程机械何去 机械巨头支招

发布时间:2005-12-15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行业资讯 人浏览
关键字:

工程机械 论坛

导  读:


     2005年11月,厦门,沉默已久的中国工程机械终于爆发。 
    “改制”与“出售”,“合资”与“谈判”,这些一度让整个行业压抑得几近窒息的字眼,因第四届中国工程机械发展高层论坛的召开契机而被频频提及。人们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甚至那些一向稳重老练、精明内敛的行业巨头们,也显出在公共场合鲜见的激情。毕竟这个敏感的话题,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命脉生死攸关,我们无法忽视这个问题,直面并且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在现今显得如此必要。
    本期我们组织了两个版数篇文章,对高层论坛的精彩言论作了忠实记录,努力呈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生态,希望能在这样特殊的时刻坚持自己的“深度报道”的理念。不管如何,正如一位行业权威人士在会上表意,事实上,无论是那些已经改制的公司,或者可能正在进行改制探索的企业,或者对发展民族品牌孜孜追求的民营企业,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或许只是方式不同,但是企业的共同目标仍然是打造工程机械产业的民族品牌。我们真诚期望好愿成真。
    有记者问我,在协议上签完字后是什么感觉,我认为徐工就是要走出泥潭,甩掉包袱,不然徐工怎么能有竞争力,怎么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我们要用美元打造中国品牌,打造徐工品牌。

    徐工集团董事长 王民
    徐工今年总的情况可以用喜忧参半来形容。
    今年徐工出口创汇近一亿美元,但徐工科技预亏损1.2亿。这和我1999年接任徐工董事长时正好相反,那时徐工科技好,而徐工重型机械不好。
    徐工改制也受到了业内业外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2003年,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在南京开会审议国企改制的问题,在82家需要改制的企业名单中,徐工排在第一个。
    改制确实是徐工生存发展的需要。徐工集团是一个国有老企业,成立于1989年,又位于江苏北部一个不发达地区,他承担了很多不应该由企业承担的责任。可以说徐工的负担是很多企业所没有的,徐工现在在册职工有25000人,还有3000名下岗人员、6000名退休职工,这个规模庞大的包袱加在徐工身上,徐工必须改制。
    有记者问我,在协议上签完字后是什么感觉,我认为徐工就是要走出泥潭,甩掉包袱,不然徐工怎么能有竞争力,怎么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
    至于徐工如何改制,之前我们研究过很多企业,世界最大的企业(卡特彼勒),也想跟我们合作,但是因为很多原因没有成功。
    卡特提出的一些条件我们不能接受,包括管理团队问题、职工队伍问题、市场分工问题,卡特还提出经过几年的技术改造以后,发动机、液压元件、都要用他的,那么不仅是徐工,包括很多配套件企业都要受到影响。那肯定不行。
    国内的企业我们也选择过,曾经和德隆也有过接触,但是最后也没谈成。
    我们还想过是不是由徐工职工团队买下来,或者是选择徐州市的民企,诸多想法都不成熟,最后实行招投标,选择国外资本。
    我们团队决定要保留民族品牌,经营民族品牌。因为我们干了一辈子,对这个行业很有感情。选择85%的股份出让,主要是改制的成本,减少了国有负债。徐工现在有22家已改制企业,有4家待破产企业的8000名职工,所以我并不轻松。
    徐工改制确实是徐工生存发展的需要,是必须要走的道路。
    另外徐工要建立良好的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这样才能把徐工的平台做大,建立机制和需要资金减负同样重要。
    由于有85%的股份出让,大家都很关心徐工未来会怎样,我们在协议上有严格的规定。首先是品牌,继任者也不能改变我们的品牌。大家也不用担心凯雷会和其他的外国公司合作,我们已经在协议上做了规定,我们列了一些公司是坚决不能合作的。徐工就是要保持民族品牌,等徐工上市以后,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再买一些股份回来,再买15%,拥有30%的股份,那时的徐工就将经过一个蜕变过程,和现在的徐工完全不一样。那时职工的思想观念、企业的机制、企业的财力、国际化影响都是一个很大的改变。我们要用美元打造中国品牌,打造徐工品牌。
    其实企业各有各的问题,各有个的高招,但是殊途同归,我们的共同目标是要打造工程机械产业的民族品牌,要有改革开放的思想,有坚定的追求。我们要把国家意志、政府目标和企业的追求结合起来。用开放的眼光、开放的思维、改革的办法进行企业改革,不能退守,要进取。
    有句话说得好,“能举起来又能放下来叫举重,能举起来不能放下来叫负重”,我希望徐工改制能像前者一样。
    有人问我徐工改制内部有没有阻力,在徐工举行的两届职工代表大会上,对徐工改制进行无记名投票,220人投票,2票反对,1票弃权。徐工机械职代会上,199名代表投票,12票反对,11票弃权,3票废票。这点就是很好的明证。
    可以说徐工改制于国于民于企业都是有利的,徐工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工程机械行业的竞争,最终会落到品牌上。
    
    柳工集团公司 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晓华
    几十年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通过学习与模仿,模仿与创新,在培养技能娴熟的各类设计人员时,不断积累提炼“自己”的经验。足够的经验已经让我们可以制造出价格很便宜、并且可以与国际工程机械相媲美的产品。这几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虽得益于中国宏观经济的拉动,生产规模以惊人的速度得到扩张,但是面对国际工程机械跨国公司的步步紧逼,我们并没有彻底摆脱随时可能被“吞并”的窘境。
    问题出在哪里?柳工以自身发展经验得出的结论是:问题出在品牌上。
    我们先要看国际工程机械跨国公司的表现。这些年他们通过贴牌加工、外资合作建厂,整合品牌文化的强势宣传,使我们看到的卡特、日立这些国际名牌不仅仅再是高价的代名词,而是在高价的背后,有着鲜明的国际品牌内涵,提到卡特、日立、小松,VOLVO这些国际知名的品牌,人们都能感觉到名牌的“突出风格”。卡特代表了一种信赖感,VOLVO代表了它一贯的“安全”。
    再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表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机械工业中最活跃的行业之一,进入了工程机械生产大国行列。但这几年,在国际工程机械“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呈现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情况下,国内同行却仍在产品同质化、低水平价格战竞争上纠缠不清。在2003年工程机械行业最火爆时,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意识到品牌问题,或者说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支撑品牌的打造。在市场高速增长、群雄纷争的局势下,国内整机厂对市场推广出手都很大方,但企业的宣传重点是在产品而不是在品牌上。而外资则利用其品牌优势在工程机械的高端市场上赚得钵满盆满,并把手伸向中低端市场。事实证明,工程机械行业的竞争,最终会落到品牌上。
    柳工正是在市场激烈的竞争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品牌对工程机械行业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就有意识的以品牌为目标,酝酿把柳工打造成中国的工程机械第一品牌,并探索如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没有一批优势企业作为脊梁,国家的装备制造业将失去竞争力,也将失去持续发展的支撑力。
    
    厦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昆东
    立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自主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是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业内同仁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目前跨国公司对中国装备制造业进入的力度、深度、广度和所追求的目标,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都把首要目标瞄准行业排头兵企业,其战略意图昭然若揭:它的目的已不仅仅是占领中国市场,而是要从全球产业链的角度在中国整合市场和资源,把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从根本上消灭其潜在竞争对手,确保它在全球市场的绝对优势。在这样的历史关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振兴正面临严峻挑战。如果不积极应对,对我们苦心经营几十年的民族品牌和优势企业不加保护,不加快进行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那么我们的装备制造业将沦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加工车间,“拉美现象”就有在中国重演的危险,这是相当可怕的后果,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国家安全都将造成严重威胁。
    企业、行业和政府都应增强危机感,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从世界各国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历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积极应对,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装备制造业振兴之路。
    在品牌战略方面,要努力打造一批民族自主品牌,使之成为与跨国公司品牌抗衡的利器。在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经过几十年的打拼,出现了不少令国人为之自豪的民族自主品牌,工程机械行业就有徐工、柳工、厦工、三一等品牌进入了2005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列。这些民族自主品牌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来说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民族品牌生于本土,长于本土,扎根于本土,经受了激烈市场竞争的洗礼,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当前仍然是我们向世界知名品牌叫板的本钱。
    就拿我国装载机民族品牌来说,在跨国公司强势品牌的重重包围之下,不仅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发展壮大,而且长期牢牢控制了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以行业整体的力量成功地筑起了抵御跨国公司品牌进入的防线。最近几年来,我们的国产装载机品牌以过硬的品质和出色的性价比优势,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打开局面,这说明我们工程机械的民族自主品牌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实力。因此,我们有信心在这个基础上,把它们进一步打造成世界级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和跨国公司的知名品牌进行正面较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是提高国家竞争力,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的重要途径。企业是国家经济竞争力的载体,没有一批优势企业作为脊梁,国家的装备制造业将失去竞争力,也将失去持续发展的支撑力。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相当知名度品牌的,基本上都集中在行业排头兵企业。这样一批企业,是支撑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脊梁,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是要把它们做大做强,同时还要通过它们来带动更多的企业发展,形成更多的优势企业,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发挥国家立法、政策引导、行业协调的作用外,企业自身也要面向市场,迎接挑战,做强自己。
    装备制造业中的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改制的任务还很重。引资改造是一条必由之路,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来选择合作伙伴,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构造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高效而富有活力的经营机制,为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国家应加快产业安全方面的立法,制定关于维护产业安全的政策法规,提高外资进入关键行业的门槛,建立国家对外资控制行业资产的审查机制,切实维护国内关键产业的安全。特别是跨国公司对我们行业排头兵企业的并购活动,要严格把关,划定合作底线,确保中方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将行业发展的主动权和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在国际上都是普遍的做法,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关键产业的控制十分严格,它往往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一些外国公司对本国企业的并购业务。前不久美国通过法案否决中海油并购案就是一个最新的例证。
    同时,我们也希望行业组织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反映企业的要求和愿望,增强产业的凝聚力,为民族工业的发展鼓与呼。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装备制造业的广大企业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要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为己任,组成战略联盟,努力寻求利益的共同点,加强在竞争中合作,积极作为,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承担起我们应尽的一份责任。
    中国企业家如果在当前这样有利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条件下,不能实现企业的高积累和高盈利的话,我们还指望在什么时候去打开这种局面呢?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向文波
    我们现在面临一个大好形势,企业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机会。
    首先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市场经济成就显著。十五期间我们的行业规划是650亿,但是到目前达到1157亿,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预期,这个机遇是任何国家的企业所没有的,目前美国和日本的工程机械行业是萎缩的。
    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给我们带来的市场机遇无法想象。我们目前处在无边界的竞争环境下,广阔的国际市场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机会,今年整个行业的进出口额增幅巨大,整个国际市场是我们广阔的天地。
    一方面国家战略产业的制造业,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问题,涉及到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所以振兴工程机械行业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讲是民族大业。 
    中国拥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中国的发展涉及到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发展。作为一个政治大国,如果没有强大的制造业,没有强大的军事工业是不行的。国外有的先进技术是禁止向国内转让的,现在只有俄罗斯卖武器给我们,其他好的武器我们买不到,好的机床我们买不到,好的资源我们也买不到。因为世界害怕中国的崛起。我们买不回来一个现代化。
    第二方面,办好我们的企业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如果不能够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一个坚实基础的话,我们是在践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国企业家如果在当前这样有利的市场条件、竞争条件下,不能实现企业的高积累和高盈利的话,我们还指望在什么时候去打开这种局面呢?
    所以抓住历史机会,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工程机械行业是我国少有的拥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促进这个行业的发展,是当前义不容辞的。
    目前行业发展值得我们骄傲,是建国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通过参加近年的展会我们发现,我们的产品跟国际产品在某种意义上没有太大的、一眼能看出来的区别,这是很大的进步。另外目前这个行业也是国内投资的热点,一些汽车企业也在搞工程机械的产品。
    但同时值得忧虑的是我们还很弱,主要表现在盈利水平还很低。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盈利,就相当于这个企业没有血,盈利少就是贫血,企业“贫血”就不可能从事需要大力投入的科技技术产品的开发,就不可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样企业就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次我们的行业还很小,但我认为做强和做大相比,做强更重要。强就是我们的竞争力,就是我们的盈利能力。
    另外我们的行业竞争秩序还比较乱,恶性竞争在行业里还继续存在。
    我建议大家要一起共同支持行业协会的工作,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争取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外部条件,这一条件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包括这种宽松的环境,包括生产秩序、企业竞争的规则。
    另外行业内企业要加强联系。行业里的领头企业、标兵企业经常联系,协同竞争,共同规范行业秩序,这点对行业的龙头企业来说,责任感尤其重要。有些时候这个行业竞争秩序的维持,并不一定表现在协议。协议往往是没有用的,但是老大的行为更重要。
    比如说在装载机行业,如果厦工要搞恶性竞争的话,其他企业只能自认倒霉,因为小企业无法扭转,如果厦工能够主动维持行业竞争秩序的话,就是行业之福。所以行业的老大对维护行业竞争秩序来讲,责任重大,行业之间要加强协调,要倍加珍惜行业现在好的发展机会,要倍加珍惜行业的未来。这是行业的责任,是行业领头企业的责任。 
 

































































本文地址:http://www.ca800.com/news/d_1nrusj6oamuag.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塑料机械业朝高、大发展

下一篇:丰田通过虚拟组装大大消除了冲模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工程机械 论坛
  • 中国工博会最新打卡路线出炉!来5.2馆感受欧气满满的一天!

    工业人的年度盛会,5天时间带你看到应用于不同制造行业最前沿的解决方案及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论坛,智能,工业软件,

  • 中国工博会智慧能源展 | 展商名录、系列论坛盛启预告!

    在这个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每一缕绿色光芒都预示着更加可持续的未来。随着2024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的盛大启幕,旗下专业展之一的智慧能源展,即将携一系列前沿行业论坛,引领我们共赴一场关于能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盛宴!交流,清洁能源,

  • 关于召开 2024(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的通知

    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践行国家新材料自立自强新战略,着力解决关键战略材料领域的“卡脖子”核心问题,以及新材料研发、应用、需求脱节的问题,进一步促进石墨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由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GIA)和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 年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于 2024 年 11 月 1 日

  • 2024华南测试测量产业大会暨展览会在深圳圆满闭幕!

    6月21日,2024华南测试测量产业大会暨展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闭幕。仪器仪表,论坛,智能,新能源汽车,

  • 东北大学吴志伟详解工业PON“一网到底”:向下融合,向上赋能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智能制造变得日益重要。在这个背景下,工业PON(无源光网络)传输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通信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天下午,由CIOE、C114与中国电信(601728)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共同合作主办的“工业PON技术研讨会”,作为2024中国高质量发展论坛的第

  • 富士胶片再登澳门BEYOND Expo 多元展示技术创新理念和成果

    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胶片(中国)")再度亮相企业展台和论坛环节,呼应展会主题"拥抱未知"带来了旗下充满未知的种子技术和产品,同时借BEYOND Expo 2024这一国际性的舞台,寻求与业务合作伙伴深入交流沟通的机遇,携手以创新驱动价值创造。"富士胶片(中国)共创加速计划"还获颁"Beyond Impact Aw

  • 富士胶片再登澳门BEYOND Expo 多元展示技术创新理念和成果

    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胶片(中国)")再度亮相企业展台和论坛环节,呼应展会主题"拥抱未知"带来了旗下充满未知的种子技术和产品,同时借BEYOND Expo 2024这一国际性的舞台,寻求与业务合作伙伴深入交流沟通的机遇,携手以创新驱动价值创造。"富士胶片(中国)共创加速计划"还获颁"Beyond Impact Aw

  • 富士胶片再登澳门BEYOND Expo 多元展示技术创新理念和成果

    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士胶片(中国)")再度亮相企业展台和论坛环节,呼应展会主题"拥抱未知"带来了旗下充满未知的种子技术和产品,同时借BEYOND Expo 2024这一国际性的舞台,寻求与业务合作伙伴深入交流沟通的机遇,携手以创新驱动价值创造。"富士胶片(中国)共创加速计划"还获颁"Beyond Impact Aw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