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微信

    CA800二维码微平台 大视野

  • 工控头条

    CA800二维码工控头条App

当前位置:自动化网>自动化新闻>产业分析>“十五”期间中国石化工业得重大进展

“十五”期间中国石化工业得重大进展

发布时间:2005-12-13 来源:中国自动化网 类型:产业分析 人浏览
关键字:

中国 石化工业

导  读:

     核心技术对于化工产品的分量到底有多重?MDI产品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案例。

    MDI产品作为生产聚氨酯最重要的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国防、航天、医疗、电子等领域。虽然它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的市场需求又连年攀高,1996年-2001年需求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2%,但是核心技术却始终被控制在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手里,我们大部分产品都要依靠进口。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的答案是,“只有坚定不移地走技术创新的道路,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才能打破国际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才能改变我国化工产业在竞争中的被动地位。”“十五”期间,他们成功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I制造技术,一举改变了我国聚氨酯原料基本依赖进口的局面。到今年底,年产16万吨的生产装置建成后,烟台万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MDI制造企业。 

    令人可喜的是,过去的五年里,在石油和化学工业领域,一批像烟台万华这样的企业成了自主创新的“主角”。 

    腾飞:创新是企业的翅膀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会长李勇武告诉记者,“十五”期间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在4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打破了一些重要领域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一批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动了产业升级,2004年与“九五”末相比,我国的精细化工率从35%提高到了40%;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的形成,有效地提高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批重大化工技术装备研制项目的成功提高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 

    这些成绩的取得,李勇武认为,最主要动力就是企业的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企业逐步成为石化行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目前,全行业已经拥有一大批企业技术中心,包括3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中心的建立不仅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烟台万华等一批企业主动承担并出色完成了国家级科技项目,为整个行业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 

    自主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实惠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投入研发资金数千万元,自主开发的62项新产品中有19项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建立起以氟化工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天津赛象科技股份公司从一个十几个人、十几万元的小企业发展成为800多名职工、200多名科技人员、年产值5.6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跻身世界像机行业前8强,出色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任务。成功的秘诀还是两个字:创新。
成长:“十一五”搭建创新体系 

    虽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化工科技有着巨大的需求,但是目前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我国化工科技的下一个五年应该怎么走? 

    李勇武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制定的“十一五”科技发展纲要提出:力争到2010年,科技贡献率达到60%,科技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5%,重点骨干企业达到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通过自主创新及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突破30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自行研制5-8套大型成套化工装备,使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明显提高,整体技术水平接近本世纪初国际先进水平;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一批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新产品,精细化工产值率达到45%左右;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格局。 

    在上一个五年里,企业成了科技创新的“主角”,在接下来的五年里,这场大戏将更加波澜壮阔。李勇武说,“十一五”期间,确立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就要建立和壮大企业研发机构;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培养、发现和充分发挥优秀科技创新人才作用的有效机制;确保技术创新工作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坚持实行从销售额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技术开发费用的做法;加强产学研结合,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强机制创新,建立与技术创新工作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认真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自觉保护科技创新成果,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摘自慧聪网



本文地址:http://ca800.com/news/d_1nrusj6oamu70.html

拷贝地址

上一篇:中国将加强钢铁产能过剩市场供需预警

下一篇:2005年11月份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运行总体情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自动化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来源网络如有误有侵权则删。

相关新闻
中国 石化工业
  • 智能制造引领新型石化工业发展

    以“智能制造引领新型石化工业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近日在京召开。“在传统增速下降、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要素推动日益减弱、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的新形势下,加快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是一条很重要的出路。”

  •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近60% 原油战略收储力度加大

    中国石化工业联合会8月3日发布报告称,今年上半年,国内石油消费增速回落,市场疲软,销售不畅,给石油石化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系列困难

  • 建国60年:石化工业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国的石油、石化和化学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从小到大的发展,从落后到先进的飞跃。1949年我国原油产量只有12万吨(其中天然石油7万吨),天然气产量为0.07亿立方米;石油探明储量2900万吨。2008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972.8万吨,天然气产量为760.8亿立方米,分别是1949年的1581倍和10869倍。我

  • 30年风雨历程 石化工业形成强大工业体系

      石化工业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改革开放给这个行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30年来,我国原油增长77%,天然气增长4.1倍,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为1978年的3倍和36倍;乙烯生产能力从1978年的45.9万吨/年跃升至2007年的996.5万吨/年,是1978年

  • 国内最大聚丙烯装置于广东茂名石化正式投产

    广东茂名石化公司22日晨传来喜讯,该公司一百万吨/年乙烯改扩建新建的四套装置之一、目前国内单线生产能力最大的三十万吨/年聚丙烯装置正式投产。按预测,这套新装置投产后,每年可增产市场紧缺的高品质聚丙烯产品三十多万吨。  据了解,聚丙烯是广东消费量最大的塑料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轻纺、家电、电子、汽车等领域

  • 石化工业电动仪表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下)

        用好在线质量分析仪,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优化控制为了提高在线质量分析仪应用水平,首先抓好现有的在线质量分析仪的应用,对长期没使用的在线质量分析仪,摸清情况,组织力量,解决仪表的薄弱环节如仪表的预处理系统,使仪表投运。制造商应采用新技术、提高仪表质量。炼油、石油化工装置包括常减

  • 石化工业电动仪表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上)

    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对仪表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动仪表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DCS向现场总线方向发展,计算机系统向网络化、 开放化发展。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仪表与控制系统。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大型乙烯厂、炼油厂和化纤厂所用的仪表、控制系统数量大、品种多,而国内配套仪表的

  • 中国石化工业增速将在15%以上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发布预测报告。这一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石化工业预计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5%-20%的水平。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能源供应出现紧张状态。而报告认为,今年我国能源供应总体状况仍趋于紧张。煤电紧张,价格上扬,加

更多精彩信息看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